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陝西是中國抗日之地“咽喉”,日寇為何沒有佔領陝西?

抗日戰爭時期, 陝西對於中國來說, 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首先陝西是全國模範抗日基地, 同時也是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位置所在, 又是全國抗日後方大基地。

這麼一塊重要的地方, 日軍當然不會放棄, 所以在侵華戰爭全面爆發之後, 日軍兵分兩路, 第一路是沿著華北平原南下, 從石家莊、濟南、徐州、合肥, 然後進攻南京, 拿下江浙地區。

最後把中國海域全部封鎖, 這樣一來, 中國軍隊得不到任何物質補給, 只能自給自足。

另外一路侵華日軍則是從山西出發, 沿著陝西、甘肅、再下到四川, 取道貴州、雲南, 在轉東進攻兩廣, 最後兩路大軍, 勝利會師, 這樣才能把中國征服, 當時的日本司令部, 制定大戰略之時, 確實如此規劃的。

如果是有心人, 不難發現, 日軍的進攻路線, 與隋朝滅陳、元朝滅宋朝、清朝滅明朝路線是一模一樣的, 由此可見, 日本確實把中國研究的恨透側, 所以現代專家說:“日本人瞭解中國, 比中國人更瞭解中國”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日本人的想法很好, 但真等到實施計畫之時, 卻出現了天大的難題, 向西進攻的日軍, 到陝西之後卻遇到了極大的阻力。

之前已經說過, 陝西是中國“咽喉”之地,

日本人能夠看到陝西的重要性, 中國領導人自然也能看到陝西的重要性, 在國共兩黨合作之下, 抗日軍民在陝西修築大量工事, 遏制住了日軍企圖佔領陝西之決心。

其實日軍之所以沒有佔領陝西, 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因為有黃河這道天險在。

日本21師團長山口看到黃河之後, 忍不住大呼道:“世界上竟然還有如此雄偉的河流。 ”即便如此, 仍然沒有擋住日本人佔領陝西之決心。

日本軍隊先是呼叫空軍, 對我軍工事、人員進行狂轟亂炸, 等到我軍沒有還手之力的時候, 日軍運輸船開始強行登陸, 想法很美好, 現實卻很殘酷。

由於陝西基本都是黃土, 在我軍修築工事之時, 就考慮到了日本空軍會輪番轟炸, 因此在修築工事之時, 戰壕又窄又深, 盡可能的保存有生力量, 等到日寇強行登陸之時, 就開始把迫擊炮拿出來, 等著日本船到河中心之時, 組織開炮還擊。

根據記錄,從1938年到1939年,日軍從府古渡口到潼關渡口,先後發動了大小30多次強行渡河戰鬥,但均以失敗而告終,1939年底,日軍不得不放棄佔領陝西之計畫。

根據記錄,從1938年到1939年,日軍從府古渡口到潼關渡口,先後發動了大小30多次強行渡河戰鬥,但均以失敗而告終,1939年底,日軍不得不放棄佔領陝西之計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