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的官員為何對付不了張獻忠?絕招其實很簡單!

古裝照

崇禎八年(1635年), 大隊農民軍兵臨桐城, 百姓簞食壺漿, 以迎“義師”——掙扎于死路的平民, 以為這回看到了活路。 一個老農攔住幾名兵士,

向他們傾訴自己的苦難, 民軍一個小頭目說:“哎呀——既然那麼苦, 何必活在世間?”順手一刀, 把老農殺了。

置民於活路, 又置民于死路, 張獻忠拉起的就是這樣一支隊伍……

(本文為連載, 相關閱讀請搜索頭條號)

買回腦袋

明代文物

張獻忠這一跑, 將近一年,

四川、湖廣, 最後又到了河南。 那些地方不能呆, 主要是“官軍太盛”, 加上災情不重, 群眾基礎自然差了許多, 儘管能搶的東西很豐富。 至於到河南, 那完全是逼的。 老家陝西有洪承疇在等著, 山西曾是曹文詔的地盤, 往人家槍口撞的事不能幹。 幾個省瞎轉悠, 雖然沒被官軍給砍了, 給官方添的麻煩那是肯定的。

對付民軍的跑, 朝廷想到了圍。 崇禎七年, 崇禎帝設立五省總督, 就是山西、陝西、河南、湖廣、四川五省成立大防區, 你就算跑五個省, 還在一個地盤。 任五省總督的, 是陳奇瑜。

陳奇瑜, 萬曆四十四年進士, 後外放陝西任職, 洪承疇是左參政時, 他是右參政, 對付民軍早有了經驗。 陳奇瑜上任四個月, 打了二十三仗, 沒有一次失手。

陳奇瑜的觀點與洪承疇非常接近, 就是光打勝仗不行, 關鍵要把人口基數降下來。 人越少, 矛盾與問題就越少。 必須想辦法把民軍趕到一塊, 最後一網打盡。

最適合作大型屠宰場的是車廂峽。 車廂峽位於陝西南部, 四面山石陡峭, 中間長達四十裡, 易進難出。 民軍誤入其中, 官軍在山口壘起了石寨, 切斷了他們的通路, 只要山上扔塊石頭, 下面都要死傷個把人。 老天又下了二十天大雨, 弓箭都丟失了, 馬也沒有草吃, 沒等官軍動手, 民已經死去過半。 民軍困在這裡, 挨宰只是個時間問題, 時間主要看官軍的工作效率。

陳奇瑜最大的成果, 還不是圍進車廂峽的人多, 而是這裡面有張獻忠、李自成這樣的民軍“領頭羊”。 中國的農民“起義”,

很多都不是一種有計劃、有意識、有組織的行動, 更多的是無路可走時出現了一人領頭, 群起響應。 領頭的一死, 差不多都散了, 自生自滅。 有了張獻忠、李自成這樣的 “領頭羊”, 民軍集體車廂峽等死也是不可能的。

不願等死, 又沒有活路, 沒關係, 還有第三條路:投降。

民軍想到這第三條路並不難, 當年楊鶴就教過他們。 但是, 陳奇瑜不是楊鶴, 他的思路是要把人給解決掉。

一個要投降, 一個不讓投降, 民軍的韌勁上來了:堅決投降!

但這不是打口水仗的問題。 好在張獻忠、李自成都在體制內混過, 知道其中的潛規則——花錢買投降。 可惜, 陳奇瑜素質太好, 根本不收錢。

總有素質不好的, 這就是領導身邊的人。 民軍順利買通了陳奇瑜的左右,

買賣成交。 這場投降是怎麼回事, 張獻忠、李自成知道, 陳奇瑜心裡沒底。 三萬六千多民軍, 好歹算是投降了。 但民軍詐降的可能性, 陳奇瑜肯定想到了, 他選擇了一個自認為萬無一失的方法:遣送民軍回鄉時, 平均每一百人派一個安撫官護送, 發佈檄文要求所經過的州縣拿出糧草供應他們, 遞接遣送他們還鄉, 各地將領不得攔截, 以免惹怒了這些人, 逼他們重新造反。

這個方法似乎很幼稚, 其實很合情理。 民軍基本上全是老百姓, 一個官兵看一百個老百姓, 甚至看一千個老百姓, 都是足夠的。 問題是現在的這些老百姓有點特殊, 況且沒有遭受大的損傷。 走過棧道, 脫離了險境, 那就叫魚游大海, 飛鳥入林, 張獻忠就反了, 五十多個安撫官被殺了個淨。

張獻忠腦袋,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的脖子上。陳奇瑜的腦袋,就差點掉了。好在陳奇瑜腦子好使,罪名全推到別人身上。民軍一路攻打,沿途的州縣全都背了黑鍋,陳奇瑜根本不提自己工作失誤,反而責怪寶雞知縣李嘉彥及鳳翔鄉官孫鵬等,破壞了招安大局,造成民軍複叛,這五十多人當了替死鬼。陳奇瑜的下場也不好,被貶到邊疆充軍去了……

明代文物

張獻忠腦袋,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的脖子上。陳奇瑜的腦袋,就差點掉了。好在陳奇瑜腦子好使,罪名全推到別人身上。民軍一路攻打,沿途的州縣全都背了黑鍋,陳奇瑜根本不提自己工作失誤,反而責怪寶雞知縣李嘉彥及鳳翔鄉官孫鵬等,破壞了招安大局,造成民軍複叛,這五十多人當了替死鬼。陳奇瑜的下場也不好,被貶到邊疆充軍去了……

明代文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