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中醫角度為你解讀小兒遺尿,寶媽必看!

3歲以上的小兒睡覺時, 不隨意地將小便尿在床上, 謂之“遺尿”, 又稱“尿床”。 多由腎氣不足, 下元虛冷, 病後體弱, 肺脾氣虛不攝或因不良習慣所致。 3歲以下的小兒, 由於腦髓未充, 智力未健, 或正常的排尿習慣尚未養成, 而產生尿床者不屬病理現象。

遺尿症必須及早治療, 如病延日久, 就會妨礙兒童的身心健康, 影響發育。

病因病機

(1)下元虛寒, 腎氣不足:

腎為先天之本, 主水, 藏真陰而寓元陽, 下通于陰, 職司二便, 與膀胱互為表裡, 膀胱為津液之腑, 小便乃津液之斜, 小便排泄與貯存, 全賴于腎陽之溫養氣化。

若小兒腎氣不足, 下元虛冷, 不能溫養膀胱, 膀胱氣化功能失調, 閉藏失職, 不能制約水道, 則為遺尿。

(2)脾肺氣虛, 膀胱失約:

肺主一身之氣, 有通調水道的作用, 膀胱的氣化功能也依賴於肺的肅降功能。 脾位中焦, 五行屬土, 性喜燥惡濕而能制水。

脾肺功能正常, 則能維持機體水液的正常輸布和排泄。

若肺氣虛弱, 治節不行, 氣虛下陷, 不能固攝, 則膀胱不約, 津液不藏;若脾氣虛弱, 不能散津於肺, 則水無所制。

故當肺脾氣虛時, 上虛不能制下, 下虛不能上承, 小便自遺, 或睡中小便自出。

(3)肝經濕熱, 火熱內迫:

肝主疏泄, 調暢氣機,

通利三焦, 疏通水道。 若肝經濕熱鬱結, 熱鬱化火, 迫注膀胱則致遺尿。

鄭州的吳女士家的孩子今年6歲了,但是還是晚上頻繁的尿床,早期還只是幾天尿一次床,而且一尿床就感冒,感冒剛好,等下次尿床了感冒又重新接上,來來回回這樣折騰了很長時間。 孩子的免疫力也在不斷地下降, 家長每天晚上睡不好覺第二天特別沒精神。

去檢查, 結果是小兒遺尿症, 吃了很多藥效果都不怎麼好, 最後經過介紹認識了我們的老師, 在老師的指導下使用了小周祛尿方, 持續使用了兩個療程後, 現在吳女士家的孩子的遺尿症已經完全好了。

小孩得遺尿, 千萬不能忽視, 嚴重會影響其之後的發育, 所以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有這一狀況, 可以直接餿“小周祛尿方”來進行瞭解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