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兩人同為曾國藩門徒,左宗棠為什麼不如李鴻章,這句話就是答案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都是晚清重臣, 為清政府立下了赫赫戰功, 挽救清政府多哦走了十年。

而左宗棠、李鴻章都師出曾國藩, 同為曾國藩幕僚。 周後左宗棠, 李鴻章都官至高位, 都為清政府做事, 但在當時清政府可謂一瑜一亮, 可以說兩人爭鬥了一輩子。

功績上, 都為整幅立下汗馬功勞, 左宗棠收復新疆, 可是在後世影響上, 左宗棠在這場鬥爭中可以說是一敗塗地。

左宗棠天下大公, 一輩子不懂得培植私人勢力, 結果為國做了偌大貢獻, 卻被排擠出政治中心, 在福州鬱鬱寡終。 左公脾氣不好, 甚為執拗自負,

當世時候甚惹人厭。

他們的老師曾國藩有一句名言

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群居守口, 獨居守心。

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

大處是戰略, 小處是戰術。 它告訴我們, 凡事都應該從“大”和“小”兩個方面去謀劃, 才會減少或避免失誤, 使事情做得順利圓滿。 眼高手低,

那是誇誇其談, 不重細節, 要知道細節同樣決定成敗,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手高眼低更難成大事之人。

這一點左宗棠、李鴻章兩人得到老師的真傳, 都能領兵打仗, 且都官至高位, 都做到了晚清重臣。

筆者以為在這方面李鴻章做的非常好, 李鴻章具有政治家風度, 不會輕易說三道四。

左宗棠像

左宗棠性格直爽, 一生為公, 不在乎個人名利, 一生得罪很多人。 平時為人處世, 一言不合可能就罵娘, 甚至對老師的不滿, 也掛在嘴上, 甚至背後大說老師的不好, 這在官場是大忌, 好在老師曾國藩不太計較, 並且囑咐家人不要和左宗棠正面起衝突。

群居守口, 獨居守心。

群居守口, 獨居守心是修養之要。 群居守口, 獨居守心就是不說大話, 不背後指責人, 守的是一顆修養之心。

通過左宗棠和李鴻章的對比, 我們理解這句話蘊含很深的處世哲理。

論左宗棠與李鴻章的爭鬥, 表面看是兩人性格不合, 政見不同。 李以巧 , 左以直。 李以變, 左以真。 李以忍耐勝, 左以豪邁勝。 李像個棉花, 借力打力,

縱橫捭闔。 性格看左宗棠像個鋼鑽, 豪氣沖天, 所向披靡。

李鴻章是絕頂官僚, 政治家, 無論是守口, 還是守心, 得到了老師的真傳, 在為官做事上做的比左宗棠好。

李鴻章像

在曾府三年時間, 李鴻章從老師身上學到了如何帶兵打仗, 如何處理政務等等。 最重要的是學到了老師這種“群居守口獨居守心”為人處世之道,

和老師“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在處理大事小事的的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 和勤勤懇懇做小事小事的親躬楷模。

群居守口, 獨居守心。 當今對於我們也非常有借鑒意義, 在日常工作中, 守住原則, 講正氣,要嚴於律己,首先,不說違反原則的話,不講違背良心的話。其次,不議論他人是非,不吹噓個人瑣事。第三,不責人小過,不尋人隱私,不念人舊惡。這樣不會得罪人,說明你有人場,機會得到別人的賞識或幫助。

左宗棠、李鴻章;兩人的教訓是慘痛的,一個晚年被逐出京城流放,悲憤逝去。一個官運亨通,在政治中心周旋一輩子,真實性格決定命運。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曾國藩這句哲理名言,對我們的現實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講正氣,要嚴於律己,首先,不說違反原則的話,不講違背良心的話。其次,不議論他人是非,不吹噓個人瑣事。第三,不責人小過,不尋人隱私,不念人舊惡。這樣不會得罪人,說明你有人場,機會得到別人的賞識或幫助。

左宗棠、李鴻章;兩人的教訓是慘痛的,一個晚年被逐出京城流放,悲憤逝去。一個官運亨通,在政治中心周旋一輩子,真實性格決定命運。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曾國藩這句哲理名言,對我們的現實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