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我是這樣一個崇高又卑賤的人

(讀後感, 可以收藏, 說不定以後有用喔)

我是這樣一個崇高又卑賤的人

——讀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記》有感

這是第一次接觸陀思妥耶夫斯基, 也是第一次讀他的書。 在這之前, 我不曾想過有一天有一本書會帶給我如此的震撼, 會讓我讀著那些文字時這般地感同身受。 在讀《地下室手記》之前, 我以為這是一本不會讓我喜歡的書, 可是, 當讀了書的前幾句“我是個病人······我是個兇狠的人。 我是個不討人喜歡的人”、“我想, 我的肝臟有病。 但是, 我絲毫不懂得我的病情, 我確實不知道我有病”以後, 我便知道我一定會愛上這本書,

一定會認同作者這個人。

整本書內容不多, 也就分為兩個部分。 前部分主要講了地下室主人公幾近病態的精神世界, 以及對自由意志的追求, 對人的非理性、歷史非理性的探討。 而後一部分則是在追溯往事, 結合地下室主人公現實中具體發生的事情來表現主人公的精神與行為。


我是讀完這本書幾天以後才來寫的這篇讀後感。 剛讀完之時, 我還尚且無法冷靜地寫出自己的感受, 大概是因為這本書太過於接近我的內心世界, 以至於我有一種被脫光了暴露於眾人之下的羞恥感和恐懼感――雖然我知道沒有人知道我的內心世界――我喜歡這本書, 喜歡這個作者, 甚至喜歡著這個“崇高著又卑賤著”的病態的地下室主人公。 喜歡著又可憐著。

在他看來, 金錢權利不值一提, 唯有自由才是最為可貴的東西, 只有“一切美與崇高”才是他應當去追求的。 於是, 他不收受賄賂, 他也瞧不起自己的同事、同學, 瞧不起所有對金錢權勢趨之若鶩的人, 他離群索居, 搬進自己的地下室,

享受著這一方天地專屬的自由。 可是現實的孤寂、貧窮又讓他沒有瞧不起所有人的權利。 他反而被所有人嘲諷, 被所有人瞧不起。 他自我寬慰, 他給他人難堪, 他想打破所有不公正的法則。 可是, 他又困於自己的軟弱, 困於自己的自卑, 困于自己無法成為兇惡的人的折磨裡。 他渴望美與崇高, 追求自由, 卻又被現實打敗, 以至於做下一件又一件讓自己後悔的事, 後悔以後又開始搖擺不定, 搖擺不定以後又開始繼續墮落, 墮落著自己, 折磨著自己。


在第一部分裡。

他說:“我會對他們嗤牙咧嘴, 而當發現有人因此感到難受時, 我便會獲得一陣難以抑制的快感。 ”、“在最為憤怒的時刻, 也會可恥地意思到, 我不僅不惡毒, 甚至還是一個凶不起來的人, 我不過是在嚇唬嚇唬麻雀並以此自慰罷了。 ”

他通過對別人的嗤牙咧嘴來獲取一種病態的快感, 又悲哀的認識到自己其實是個軟弱的人。 所有裝模作樣的兇狠不過是為了掩飾內心這清晰的軟弱而已。 這軟弱甚至不僅只是一份軟弱,

更是一種強烈的自卑和自我否定, 一種自己”甚至不能成為任何一種人”的絕望。


他說:“我越是意識到善和所有這一切“美與崇高”, 便越深入地陷入我的泥潭, 越是難以自拔。 ”、“在這冷漠的、可憎的半絕望和半信仰之中······蘊含著我所說的那種奇特的快感的瓊漿。 ”、“所有這些懺悔,所有這些感動,所有這些改過自新的誓言,都是謊言。”

因為他對“美與崇高”越是深入的瞭解,所以他深知什麼是美,什麼是崇高。可是與現實相悖,他無法實現這些美與崇高,並妥協與醜與低賤,所以他羞辱自己,折磨自己,反省自己,發誓悔改,可最終又沒有悔改,反而做越來越多違背美與崇高的事情,墮入越深的羞辱自己的深淵,並以此獲得一種自我懲罰式的快感。這個地下室人是病態的,也是悲哀的。認識到一切自我和現實的醜惡,卻無力改變,一再退讓與自己所恥的,從而越加厭惡和憎惡自己的醜惡和一無所處。這種自我折磨的病態,是他沒有辦法後無力的反抗。

他說:“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他是何許人,都希望如他所希望事物那樣去行動,而絕不想按照理智和利益所吩咐的去行動。”、“人永遠不會拒絕真正的苦難,也就是說,永遠不會拒絕破壞和混亂。”、“有可能完全做到坦白嗎,即使是面對自己?有可能不怕全部真相嗎?”

人的本質到底是熱愛和平還是渴望混亂?我們每一個人是否都是如表面的那麼和善?我們到底是在按自己的意志生活,還是為了利益而活?我們能夠認識到最真實的自己嗎?包括自己無法接收的最黑暗的真相。這是這些話給地下室主人公對人非理性的認同,也是他自我折磨的根源——對自己的一切不符合“美與崇高”的本性太了然於心。

第二部分裡。

最開始是地下室人對自我內心的解剖。他自虐式的精神世界,是因為他理想中的“崇高”與現實裡的“卑賤”之間的強烈反差。“恨自己下流的臉”又竭力讓它顯得“高貴”,“蔑視所有人”又“害怕所有人”。

在之後的三個故事裡,這樣的矛盾得到了更為具體的驗證。

因為無法原諒那位軍官將他挪了地方,卻連看都不看他一眼,所以他覺得自己受到了屈辱,他感到憤恨,可他卻是選擇懷著怨恨偷偷的溜走。而這樣一個怨恨卻讓他一連持續憤恨了數年,他為此跟蹤那個人、寫他不敢寄出的決鬥信、每天被這種屈辱所折磨,甚至決定用“不給軍官讓路”的方式來獲得尊重。而僅僅為了“撞”這一簡單的動作,他卻籌畫許久,臨到了最後一刻還是停止了這個有害的計畫。

他無法容忍自己被不平等對待,他覺得自己比所有人高貴有修養,他講究體面,但他又說自己是“一隻遭受所有人屈辱、遭受所有人欺淩的蒼蠅!”,他又是最卑賤的昆蟲――這是一個如此矛盾的心理!


因為被同學忽視,遭受那些只崇拜成功的同學的冷漠,所以即使他厭惡這場聚會,深知自己貧窮地連參加聚會的一件體面的衣服都沒有,他還是主動要求參加。而後,聚會上,他被狠狠地嘲笑,但是他沒有勇氣如自己所想的那樣憤然離開,他在心裡對那幾個蔑視他的人進行狠狠的報復,但是現實裡他毫無作為,然後他又開始昧著良心侮辱自己,直到最後,顏面盡失。

他被自己的虛榮打敗,他被自己厭惡的所打敗,他認同的崇高被卑賤所打敗。所以,他不得不把自己打敗。

又因為被同學嘲弄,使得他將所有憤懣加在遇到的妓女麗莎身上,他用假裝的真誠揭露麗莎所有的不幸,就為了尋求發洩。而麗莎卻以為他是真誠地來拯救他的。而後,他發現他和她其實是同樣不幸的一類人時,他似乎愛上了她。可當麗莎來到他家,他又因為自己的落魄而貧窮羞愧,甚至殘忍地打破麗莎的幻想。最後,他又被麗莎美好的精神世界所打敗。

仿佛地下室人一生都在不斷的被打敗,被權利、被金錢、被友誼、被愛情,甚至被自己,而這一切都是他所憎惡的。面對這樣的被打敗,他是無力而膽怯的,他又是虛榮而孤獨的。面對這樣無力改變的一切,他只有一遍一遍的進行自我精神上的迴圈自虐,厭惡所有人也厭惡自己,沒有信仰還害怕限制,渴望自由而躲在地下室裡與世界隔絕,責怪自己的過錯又不斷犯錯······


我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這樣的文字,喜歡這部作品裡這樣的人,我也害怕這樣的文字,憐憫這樣的人,甚至憐憫這樣的自己。

追求崇高,無奈低頭與醜惡;害怕被別人瞧不起,所以裝著比所有人高貴;當被別人瞧不起,下定狠心要報復,想了一萬種報復的方法,折磨了自己一萬次,最後卻全部不了了之;愚蠢的安慰自己,我是不同的;當發現自己所以為的美好的東西,包括我自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時,便開始懷疑和自卑,開始自己踐踏自己······

自信著、矛盾著、懷疑著、自卑著、唾棄著,甚至自虐著,渴望自由又限於束縛,追求崇高卻身處卑賤······我想,這樣的心理不僅地下室人有,應該每個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注釋裡作者說:像《手記》作者這樣的人,不僅可能、而且甚至一定會存在於我們的社會。我欲以一種較平常更為醒目的方式將不久前的一個人物帶至公眾面前。

最開始看這段注釋時,我沒想到“像《手記》作者這樣的人”裡會包括了我,也包括了像我這樣的人。原來,他是這樣一個崇高又卑賤的人,原來,我也是這樣一個崇高又卑賤的人!

”、“所有這些懺悔,所有這些感動,所有這些改過自新的誓言,都是謊言。”

因為他對“美與崇高”越是深入的瞭解,所以他深知什麼是美,什麼是崇高。可是與現實相悖,他無法實現這些美與崇高,並妥協與醜與低賤,所以他羞辱自己,折磨自己,反省自己,發誓悔改,可最終又沒有悔改,反而做越來越多違背美與崇高的事情,墮入越深的羞辱自己的深淵,並以此獲得一種自我懲罰式的快感。這個地下室人是病態的,也是悲哀的。認識到一切自我和現實的醜惡,卻無力改變,一再退讓與自己所恥的,從而越加厭惡和憎惡自己的醜惡和一無所處。這種自我折磨的病態,是他沒有辦法後無力的反抗。

他說:“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他是何許人,都希望如他所希望事物那樣去行動,而絕不想按照理智和利益所吩咐的去行動。”、“人永遠不會拒絕真正的苦難,也就是說,永遠不會拒絕破壞和混亂。”、“有可能完全做到坦白嗎,即使是面對自己?有可能不怕全部真相嗎?”

人的本質到底是熱愛和平還是渴望混亂?我們每一個人是否都是如表面的那麼和善?我們到底是在按自己的意志生活,還是為了利益而活?我們能夠認識到最真實的自己嗎?包括自己無法接收的最黑暗的真相。這是這些話給地下室主人公對人非理性的認同,也是他自我折磨的根源——對自己的一切不符合“美與崇高”的本性太了然於心。

第二部分裡。

最開始是地下室人對自我內心的解剖。他自虐式的精神世界,是因為他理想中的“崇高”與現實裡的“卑賤”之間的強烈反差。“恨自己下流的臉”又竭力讓它顯得“高貴”,“蔑視所有人”又“害怕所有人”。

在之後的三個故事裡,這樣的矛盾得到了更為具體的驗證。

因為無法原諒那位軍官將他挪了地方,卻連看都不看他一眼,所以他覺得自己受到了屈辱,他感到憤恨,可他卻是選擇懷著怨恨偷偷的溜走。而這樣一個怨恨卻讓他一連持續憤恨了數年,他為此跟蹤那個人、寫他不敢寄出的決鬥信、每天被這種屈辱所折磨,甚至決定用“不給軍官讓路”的方式來獲得尊重。而僅僅為了“撞”這一簡單的動作,他卻籌畫許久,臨到了最後一刻還是停止了這個有害的計畫。

他無法容忍自己被不平等對待,他覺得自己比所有人高貴有修養,他講究體面,但他又說自己是“一隻遭受所有人屈辱、遭受所有人欺淩的蒼蠅!”,他又是最卑賤的昆蟲――這是一個如此矛盾的心理!


因為被同學忽視,遭受那些只崇拜成功的同學的冷漠,所以即使他厭惡這場聚會,深知自己貧窮地連參加聚會的一件體面的衣服都沒有,他還是主動要求參加。而後,聚會上,他被狠狠地嘲笑,但是他沒有勇氣如自己所想的那樣憤然離開,他在心裡對那幾個蔑視他的人進行狠狠的報復,但是現實裡他毫無作為,然後他又開始昧著良心侮辱自己,直到最後,顏面盡失。

他被自己的虛榮打敗,他被自己厭惡的所打敗,他認同的崇高被卑賤所打敗。所以,他不得不把自己打敗。

又因為被同學嘲弄,使得他將所有憤懣加在遇到的妓女麗莎身上,他用假裝的真誠揭露麗莎所有的不幸,就為了尋求發洩。而麗莎卻以為他是真誠地來拯救他的。而後,他發現他和她其實是同樣不幸的一類人時,他似乎愛上了她。可當麗莎來到他家,他又因為自己的落魄而貧窮羞愧,甚至殘忍地打破麗莎的幻想。最後,他又被麗莎美好的精神世界所打敗。

仿佛地下室人一生都在不斷的被打敗,被權利、被金錢、被友誼、被愛情,甚至被自己,而這一切都是他所憎惡的。面對這樣的被打敗,他是無力而膽怯的,他又是虛榮而孤獨的。面對這樣無力改變的一切,他只有一遍一遍的進行自我精神上的迴圈自虐,厭惡所有人也厭惡自己,沒有信仰還害怕限制,渴望自由而躲在地下室裡與世界隔絕,責怪自己的過錯又不斷犯錯······


我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這樣的文字,喜歡這部作品裡這樣的人,我也害怕這樣的文字,憐憫這樣的人,甚至憐憫這樣的自己。

追求崇高,無奈低頭與醜惡;害怕被別人瞧不起,所以裝著比所有人高貴;當被別人瞧不起,下定狠心要報復,想了一萬種報復的方法,折磨了自己一萬次,最後卻全部不了了之;愚蠢的安慰自己,我是不同的;當發現自己所以為的美好的東西,包括我自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時,便開始懷疑和自卑,開始自己踐踏自己······

自信著、矛盾著、懷疑著、自卑著、唾棄著,甚至自虐著,渴望自由又限於束縛,追求崇高卻身處卑賤······我想,這樣的心理不僅地下室人有,應該每個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注釋裡作者說:像《手記》作者這樣的人,不僅可能、而且甚至一定會存在於我們的社會。我欲以一種較平常更為醒目的方式將不久前的一個人物帶至公眾面前。

最開始看這段注釋時,我沒想到“像《手記》作者這樣的人”裡會包括了我,也包括了像我這樣的人。原來,他是這樣一個崇高又卑賤的人,原來,我也是這樣一個崇高又卑賤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