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經稱霸北方的民族,從不南下掠奪,如今人口逾千萬

翻開中國歷史, 大多呈現南北對峙的格局, 南方是以漢族為主的中原王朝, 北方則是遊牧民族。 不論是匈奴、鮮卑, 或是突厥、契丹, 遊牧民族都喜歡南下, 騷擾和掠奪以農業為主的中原王朝。 但是有一個民族, 曾經統治過北方, 卻從不南下, 它就是回紇。

唐朝時期的回紇

回紇又稱烏護、烏紇、韋紇、回鶻, 其前身為敕勒。 西元前3世紀, 分佈在貝加爾湖以南的袁紇、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的聯合體稱為敕勒, 因為是同一發音, 在歷史上又稱狄曆、敕勒、鐵勒、丁零。 隋朝時期稱韋紇, 後來為了抵抗突厥的壓迫, 與僕固、同羅、拔野古等族建立聯盟, 總稱回紇。

維吾爾族的女子

唐朝天寶三年, 以骨力裴羅為領袖的回紇聯盟, 在唐朝的支持下, 推翻了突厥汗國, 建立了漠北回紇汗國, 王庭(牙帳)設于鄂爾渾河流域, 居民仍以遊牧為主, 這時改名為回鶻, 有“迅捷如鶻然”之意。

維吾爾族的一家人

立國之後, 不像其他的遊牧民族, 揮兵南下對中原王朝進行騷擾和掠奪, 回紇與大唐關係一直很好, 還幫助平定安史之亂, 後來因為長期與吐蕃的戰爭, 加上不斷的內訌, 西元846年, 回紇被部屬黠戛斯所亡。

裕固族的女子

政權被推翻後, 少部分回紇人南下避難, 融合後成為漢人, 大部分回紇人向西遷移。 分為三支, 一支遷往吐魯番盆地, 稱高昌回鶻或西州回鶻;一支遷往蔥嶺西楚河一帶, 稱蔥嶺西回鶻;一支遷往河西走廊, 稱河西回鶻, 就是現在的裕固族;而前兩支定居新疆的回紇, 就是如今的維吾爾族。

裕固族的一家人

如今, 維吾爾族人口超過千萬, 成為中國第五大民族, 主要居住在新疆;而裕固族人口較少, 近2萬人,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黃泥堡地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