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簡政放權迸發城市新活力

新設立企業1148戶, 同比增長9.33%, 在新設立內資企業中, 批發和零售業465戶, 占40.79%;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48戶, 占21.75%;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103戶, 占9.04%……電腦裡的資料有些枯燥, 可劉衍通卻感覺蓬勃的活力從螢幕中噴湧而出, 1148戶, 在西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上半年的企業註冊數量已超過2014年以前的全年數量。 一座城市有許多張面孔, 而經濟活躍度是彰顯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在過去幾年中, 各級政府積極推進營商環境建設, 簡政放權加強服務, 激發市場主體積極性, 為城市注入新活力。

我見證——

3年3次變樣企業少跑腿15天

2015年3月, 全市推行“三證合一”, 2016年10月推行“五證合一”, 2017年10月推行“26證合一”, 在過去的三年中, 西崗區市監局辦公室副主任劉衍通深感自己的工作每一年都在變化。 “過去登記註冊一家公司起碼要20天時間, 現在最多只需要5天。 ”劉衍通表示, 在改革之前, 公司註冊需要到工商、稅務等多個部門辦理各項手續, 如今均簡化到一張紙上, 許多環節實現網上認證, 為企業節省大量時間和人力成本。

“這樣的城市活力不像廣場、建築或文化活動那樣直接呈現在眼前, 讓人能直觀地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魅力, 但它是實實在在的。 ”劉衍通說, 蘊藏於城市之中的經濟新活力源自於各級政府機構的服務升級和角色轉變。 而市場准入程式的變化給市場注入的活力是顯而易見的。

我參與——

為減一道手續各級政府全力以赴

打造優質的城市建設環境中, 政府部門究竟做了什麼?也許人們很難理解各種資料解讀所提供的資訊, 而在市國稅局駐市公共行政服務中心視窗負責人張晶看來, 在這些資料的背後是政府實實在在的工作。

在建築行業中, 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 企業在跨區經營時需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 “比如說, 一家莊河的建築企業在市內承接工程, 需要在當地辦理稅收手續。 ”張晶說, 去年全市辦理該項手續共6.9萬餘戶次, 今年9月, 大連市政府取消了這項手續, 此項工作可為企業節省時間成本大約1周時間。 “這項決策出臺前的統計資料就是我們做的。

”張晶說, 當時他們針對這部分稅收做了一個統計上報給市政府, 在全市總體稅收不變的情況下, 取消這項手續將使縣區政府的稅收受到一定影響。 但為了讓企業的經營活動更加便捷, 激發市場活力, 縣區政府做出了巨大讓步。

我付出——

多問一句話多解決一個問題

“不能讓企業等咱們。 ”金普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處負責人龍洪君每天8點前就會趕到單位, 審批視窗從8個變成了16個, 儘管如此, 龍洪君和同事們時常要工作到晚上七八點鐘。

截至目前金普新區今年企業註冊數量已達到2.3萬個, 如果加上個體工商戶的話, 這個數字將更加龐大。 如何讓這些個體順利成長, 在龍洪君看來, 多問一句話或許將為企業多解決一個難題。

龍洪君告訴記者, 不久前他們曾接待了一位企業主, “他想要註冊公司, 但不清楚如何辦理相關業務。 ”龍洪君說, 行政人員問了一句才知道他是想註冊一家集團公司。 “大家幫助他理順了集團公司架構、股權拆分等業務。 ”龍洪君說, 這家企業不到10天就完成了註冊。 事後, 龍洪君才瞭解到, 這位企業主在大連打拼了十多年, 從房屋仲介開始做起, 如今已涉足多個領域。 “這是一個非常勵志的創業故事。 ”龍洪君說, 通過他們的付出讓更多企業得到發展機會, 這就是這份工作的意義。

我收穫——

廣播雙創種苗結出累累碩果

創業工坊運營孵化部總監李佳像是一個大管家, 她主要的工作就是將雙創企業與政策對接,

在她看來,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福音, 同時也是一個良性迴圈。 “政府出臺各項政策扶持初創企業和孵化器的發展, 不但讓企業得到實惠, 也會讓雙創種苗茁壯成長, 吸引更多企業進駐孵化器, 形成良性迴圈。 ”對此, 李佳深有體會。

去年, 創業工坊曾經進駐了一家研發人工智慧的企業, 在不到一年時間裡, 該企業便拿到了千萬級的投資, 業務對象拓展到華為、騰訊、清華大學等, 企業迅速從初創期跨級成長為成熟期。

李佳告訴記者, 近年來, 高新區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推進創新創業的發展, “比如針對海歸人員的‘海創工程’, 針對科研院所的‘科創工程’, 針對孵化器的‘眾創十二條’等等。 ”李佳說, 精准地政策引導讓企業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 同時獎勵政策的兌現也讓企業感受到政府的誠信和支援。

■文明資料

截至目前,大連市公共行政服務中心有438項網上辦理事項,18個部門的106個事項實現全程網上辦理。

今年1至10月份,通過審批平臺網上辦理事項29687件線上審批監管平臺項目共辦理審批、核准、備案項目1381個,總投資額3333.1億,同比增長129.9% 半島晨報、海力網首席記者王博文

新聞連結

●2015年以來,各審批部門成立審批辦,整建制進駐大連市公共行政服務中心,30個部門減少1204個簽字環節,13個部門取消43枚行政審批印章,20個部門停用24枚公章的審批功能。

●十八大以來,本市先後分10批取消調整了1611項行政職權,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2016年調整職權專案268項,最終保留行政職權3069項。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企業累計實有223480戶,註冊資本(金)23868.16億元,同比增長12.13%和22.64%;個體工商戶累計實有413792戶,資金數額281.45億元,同比增長5.44%和8.59%。

同時獎勵政策的兌現也讓企業感受到政府的誠信和支援。

■文明資料

截至目前,大連市公共行政服務中心有438項網上辦理事項,18個部門的106個事項實現全程網上辦理。

今年1至10月份,通過審批平臺網上辦理事項29687件線上審批監管平臺項目共辦理審批、核准、備案項目1381個,總投資額3333.1億,同比增長129.9% 半島晨報、海力網首席記者王博文

新聞連結

●2015年以來,各審批部門成立審批辦,整建制進駐大連市公共行政服務中心,30個部門減少1204個簽字環節,13個部門取消43枚行政審批印章,20個部門停用24枚公章的審批功能。

●十八大以來,本市先後分10批取消調整了1611項行政職權,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2016年調整職權專案268項,最終保留行政職權3069項。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企業累計實有223480戶,註冊資本(金)23868.16億元,同比增長12.13%和22.64%;個體工商戶累計實有413792戶,資金數額281.45億元,同比增長5.44%和8.5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