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體驗400公里後,再說為什麼7.5代高爾夫是最好的A級兩廂車

當我們拋出“最好的A級兩廂車”這個概念之時, 招來口誅筆伐是肯定的, 甚至有觸動廣告法之嫌。 當然, 我們也有充足的理由解釋:首先這並不是廣告(僅僅是一次試駕), 再者在“A級兩廂車”這個細分市場中, 有更豪華且性能更好的, 但是在性能、舒適性、價格方面能做到非常均衡的, 我再也想不到比高爾夫更好的了。

​這次的新高爾夫試駕由一汽-大眾西區主辦, 地點選擇在了貴陽和西江千戶苗寨之間, 往返全程超過400公里, 在此期間, 城市道路、高速、國道、盤山公路、碎石路應有盡有, 可以算是最完美的試車場。 而在這400公里的駕乘體驗之後, 我們再來說說7.5代高爾夫是最好的A級兩廂車的幾個論據。

老少皆宜

很少有一輛車能夠做到“老少皆宜, 男女通吃”, 高爾夫絕對算是其中之一。 車主的年齡分層, 從外觀上就能清晰地剝離開來, 但是在高爾夫身上, 我們很難猜出打開車門走下來的是什麼人,

或許是一個打扮新潮的小年輕, 也可能是一個拿著保溫杯的中年“油膩男”, 當然, 達到這樣的效果, 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高爾夫的造型設計師。
​7.5代的高爾夫相比幾年前的第七代高爾夫有了一些更精緻化的改變,
比如中央格柵的鍍鉻飾條與大燈相連, 下進氣格柵與霧燈區域則經過重新設計, 看上去更加精緻。 尾燈內部的LED光源採用了全新的設計佈局, 並加入了漸變式的轉向燈, 而前大燈的樣式也發生了改變, 只是那款雙段式LED日間行車燈並沒有全系普及。
​雖然有一些精緻化的新改變, 但是它更多表現出來的是經典的傳承, 比如厚實的C柱讓你立馬能認出它的身份。 從外觀來看, 新高爾夫依然延續了樸實無華的風格, 在保持時尚幹練的同時儘量保持家族化設計項目, 既討得了年輕消費者的歡心, 也不至於讓年紀稍大的人覺得浮誇而拋棄它。 盡可能地保持各個年齡階層都喜歡的設計, 依然是新高爾夫改變的主題。

增色加配

這次的新高爾夫不僅帶來了普通版本, 還有R-line、GTi, 除此之外, 還首次將時尚、活力的“卡庫金(Kurkuma)”車身顏色引入國內, 與此同時, 造型更為漂亮的鋁合金輪轂也出現在新高爾夫身上, 讓它看起來更加精神。

​​新高爾夫的內飾設計與現款基本一致,主打簡潔的風格,但加入了全新的12.3英寸全液晶儀錶盤以及9.2英寸多媒體顯示幕,遺憾的是,這些都是選裝或僅僅在GTi上面有所配備,而那款經典的Clark格子布座椅也回歸到GTi的懷抱。對於普通版本的用戶來說也不用擔心,像我們試駕的這款230TSI自動豪華版還配備了Alcantara反絨皮座椅,主駕駛增備了電動調節、座椅記憶、後視鏡電動折疊和記憶、LED日行燈等等。

駕乘均衡

新高爾夫在動力總成上並沒有變化,新車搭載了1.6L、180TSI、230TSI、280TSI、380TSI五款發動機,與之配合的是5速手擋、6速手自一體、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其中180TSI車型的功率從81kW提升到了85kW。值得一提的是,在萬眾期待中,新高爾夫的230TSI和280TSI車型終於搭載了多連杆獨立後懸架。
​我們這次試駕的車型為2018款 230TSI 自動豪華型,也就是230TSI+7速DSG雙離合變速器的組合。從表現來看,這套動力總成依然保持著效率與舒適性的統一,在坐上了四個人的情況下,起步也很輕快,此前低擋位元頓挫的情況也得到了緩解,D擋在日常駕駛中儼然一副“買菜車”的樣子,想超車時深踩油門,變速箱乾脆俐落的降擋速度立刻給予你回應。
​當然,如果你嫌棄它在D擋還是比較慵懶的話,那麼S擋和手動模式則可以讓你的腎上腺素稍微飆升一些,近3000轉才換擋的設定讓它擁有了充足的扭矩來應對你隨時可能的地板油。在貴州這種多山路的地區,掛上S擋在崇山峻嶺至之間左右穿梭,這感覺會讓你著迷。當然,精准的操控和線性的刹車依然是高爾夫的拿手好戲,所以在駕駛層面,這台高爾夫幾乎沒有任何問題。
​而新加入的獨立懸架,對於乘坐舒適性的幫助更大。其實老款車型的扭力梁懸架也調校得十分出色,從普通駕駛者角度來看,是不容易分辨其中的區別的,而獨立懸架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慰藉。但是從後排來看,獨立懸架的加入則讓整個底盤顯得厚實了許多,彈跳也更富有韌性,對於碎石路面和坑窪的處理更加遊刃有餘,不會顯得太單薄而給人底氣不足。

金字招牌

從1974年高爾夫誕生至今,歷經七代更迭,風靡全球43年,坐擁著兩廂車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但創新與傳承從未停止,獨特而包容的高爾夫文化也枝繁葉茂。如今,作為大眾汽車的“金字招牌”,高爾夫在全球得到了超過3000萬的車主肯定,這是一種認可,也是一種激勵。
​喜歡高爾夫的車迷將其視為傳奇,視為一把永不熄滅的烽火,而每一代高爾夫的面世,也都預示著一種新生活的到來。以高爾夫長期積累下來的口碑,加上本次改款的提升,在性能、舒適性、價格方面的均衡表現,給它一個“最好的A級兩廂車”稱號絲毫不為過。

​​新高爾夫的內飾設計與現款基本一致,主打簡潔的風格,但加入了全新的12.3英寸全液晶儀錶盤以及9.2英寸多媒體顯示幕,遺憾的是,這些都是選裝或僅僅在GTi上面有所配備,而那款經典的Clark格子布座椅也回歸到GTi的懷抱。對於普通版本的用戶來說也不用擔心,像我們試駕的這款230TSI自動豪華版還配備了Alcantara反絨皮座椅,主駕駛增備了電動調節、座椅記憶、後視鏡電動折疊和記憶、LED日行燈等等。

駕乘均衡

新高爾夫在動力總成上並沒有變化,新車搭載了1.6L、180TSI、230TSI、280TSI、380TSI五款發動機,與之配合的是5速手擋、6速手自一體、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其中180TSI車型的功率從81kW提升到了85kW。值得一提的是,在萬眾期待中,新高爾夫的230TSI和280TSI車型終於搭載了多連杆獨立後懸架。
​我們這次試駕的車型為2018款 230TSI 自動豪華型,也就是230TSI+7速DSG雙離合變速器的組合。從表現來看,這套動力總成依然保持著效率與舒適性的統一,在坐上了四個人的情況下,起步也很輕快,此前低擋位元頓挫的情況也得到了緩解,D擋在日常駕駛中儼然一副“買菜車”的樣子,想超車時深踩油門,變速箱乾脆俐落的降擋速度立刻給予你回應。
​當然,如果你嫌棄它在D擋還是比較慵懶的話,那麼S擋和手動模式則可以讓你的腎上腺素稍微飆升一些,近3000轉才換擋的設定讓它擁有了充足的扭矩來應對你隨時可能的地板油。在貴州這種多山路的地區,掛上S擋在崇山峻嶺至之間左右穿梭,這感覺會讓你著迷。當然,精准的操控和線性的刹車依然是高爾夫的拿手好戲,所以在駕駛層面,這台高爾夫幾乎沒有任何問題。
​而新加入的獨立懸架,對於乘坐舒適性的幫助更大。其實老款車型的扭力梁懸架也調校得十分出色,從普通駕駛者角度來看,是不容易分辨其中的區別的,而獨立懸架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慰藉。但是從後排來看,獨立懸架的加入則讓整個底盤顯得厚實了許多,彈跳也更富有韌性,對於碎石路面和坑窪的處理更加遊刃有餘,不會顯得太單薄而給人底氣不足。

金字招牌

從1974年高爾夫誕生至今,歷經七代更迭,風靡全球43年,坐擁著兩廂車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但創新與傳承從未停止,獨特而包容的高爾夫文化也枝繁葉茂。如今,作為大眾汽車的“金字招牌”,高爾夫在全球得到了超過3000萬的車主肯定,這是一種認可,也是一種激勵。
​喜歡高爾夫的車迷將其視為傳奇,視為一把永不熄滅的烽火,而每一代高爾夫的面世,也都預示著一種新生活的到來。以高爾夫長期積累下來的口碑,加上本次改款的提升,在性能、舒適性、價格方面的均衡表現,給它一個“最好的A級兩廂車”稱號絲毫不為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