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14年德國經比利時打巴黎,巧了英法聯軍在同樣方向進軍柏林

我們人類打過的這些仗第39期

1914年8月1日德國借奧匈帝國向俄國小弟塞爾維亞宣戰的機會, 以履行1882年簽訂的同盟國義務為由向俄國宣戰, 而此時俄國跟英國、法國有協約義務, 假如俄國被進攻, 英法有義務全力進攻德國。

因此當德國向俄國正式遞交宣戰書那一刻, 標誌著近代最大的軍事集團三國協約和三國同盟徹底撕破臉。 其中在歐洲南部戰場, 主要交手雙方為中歐新興霸權德國和西歐老牌霸者英國、法國。

由於德法在此之前斷斷續續的互毆了數百年, 德法交界線上雙方都構建了“固若金湯”的防禦工事, 假如強攻無疑將是一件愚蠢到極點的事, 因而戰爭正式宣佈開打前, 英法德將軍們就為了假想開戰後的進攻線路愁的頭髮一夜白。

1914年8月4日, 德國人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德法邊境代價太大那就迂回包抄。 由於比利時戰前是個乖巧的“小白兔”且跟法國、德國關係都較好,

因而比法邊境、比德都沒有特別堅固的防禦工事。

經過比利時突破法國正面防線進而直插法國首都巴黎成為最“實惠”的進攻之路, 因而在8月4日這天, 德國人悍然入侵了比利時。 面對德國如此“不要臉”。

原本希望德國和俄國拼個兩敗俱傷後好漁翁得利的英國, 沒能忍住正式向德國宣戰了, 它認為這個德國野心太大了, 北擊俄國南踢法國這不是要一統歐洲大地嗎?

英國出於自身立國之本“大陸平衡政策”的考慮, 萬萬不能讓德國佬一統歐洲。 8月21日, 德國大軍成功拿下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法國的西北大門洞開, 同時自盧森堡出發的德國軍隊收益也頗豐, 打入法國隆維地區。

如此一來德國先手取勝, 但是面對德國勝利, 法國人依仗著英國人當後援並沒有絲毫的慌張, 畢竟英法是兩個大國, 任你德國有百般手段, 始終是雙拳難敵四手。

英法聯軍在集結完畢後, 迅速在法國境內沿埃坦、蒙梅迪、梅濟耶爾、迪南、那墓爾、沙勒羅瓦、朗德勒西一線佈防,

朝著比利時國境線方向用血肉之軀建起“銅牆鐵壁”。

且考慮到英法合力後國力、資源將遠超德國, 當時的聯軍總指揮霞飛的思維並未局限在守住就好, 他要反擊來犯的德國人, 若條件允許他要打進柏林, 揚英法國威。

至此德國和英法聯軍在比利時邊境的生死之戰正式拉開序幕,

當時德國拿出了編號自1到5的5個集團軍, 法國拿出3、4、5三個集團軍, 英國有一支約2個集團軍編制的遠征軍。

戰役正式打響時, 英法聯軍拿出第5集團軍和英國遠征軍在比利時邊境正面牽制德國1、2、3集團軍, 第3和第4集團軍負責反擊, 奪回失去的法國本土隆維地區以及攻入訥沙托, 將德國4、5集團幹掉。

然而尷尬的是英法聯軍高估了自己的實力, 原本去幹掉德國人的第3和第4集團中了德國人誘敵深入計自己全面潰敗——德國人佯裝打不過不停撤退, 法國士兵求功心切不停追, 最終在一地形凹點被伏擊損失慘重, 逃到凡爾登地區才重新站穩腳。

而他們這一潰敗直接造成第5集團軍和英國遠征軍的右翼完全暴露, 德國士兵趁機合圍之,好在因是本土作戰,依靠對地理的足夠瞭解,英法聯軍逃出了包圍圈。

然而雖然英法聯軍避免了被全殲,但他們抵禦德國而建立的比利時邊境防線徹底崩潰了,德國士兵得以大批在法國境內安營紮寨,巴黎成為士兵眼中唾手可得的“玩物”。

配圖來源網路,沒發現版權申明,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

德國士兵趁機合圍之,好在因是本土作戰,依靠對地理的足夠瞭解,英法聯軍逃出了包圍圈。

然而雖然英法聯軍避免了被全殲,但他們抵禦德國而建立的比利時邊境防線徹底崩潰了,德國士兵得以大批在法國境內安營紮寨,巴黎成為士兵眼中唾手可得的“玩物”。

配圖來源網路,沒發現版權申明,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