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英國史上最恥辱一戰,國王、半數貴族陣亡,被法國吊打到滅國

請大家想像一下, 當你完成了一天工作, 靠在陽臺上看著城市中的點點燈火。 突然, 天空劃過一道光亮, 你異常興奮, 忙不迭地閉眼許願。 打開朋友圈, 發現那居然是75年才能一遇的哈雷彗星, 於是你心滿意足地進入夢鄉。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美?

但在一千多年前, 不管你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 如果親眼一顆帶著尾巴, 從天而降的星星, 那你的心底一定十分恐懼:因為那象徵著不祥與厄運。 只要掃把星出現, 那一定有個天大的災禍在前方等著。 現在的我們, 可以用科學解釋這樣的想法是迷信思想在作祟。

但對於1066年經歷過哈雷彗星回歸的英國來說, 確實有一場史無前例的厄運在前方招手。

那麼這場厄運到底是什麼呢?

對於英國人來說, 本來他們在自己的地盤上生活, 卻被來自海峽對面的法國貴族入侵, 征服者威廉率領軍隊與英國國王哈樂德在一個叫赫斯廷斯的地方開戰,

並最終大獲全勝, 成為了英國新的國王, 並開創了諾曼王朝。

遊戲中表現的諾曼征服

歷史書上的寥寥幾筆, 就把英國歷史上最後一次被外族入侵的恥辱寫完了。 但今天我想做的, 是把這場古英國史上, 由多國國王及貴族主演的,

最激動人心的古裝、宮鬥、爭權、對戰歷史大戲完完本本地講給你聽。

危機四伏的童年

如果你一出生就背負了一個“雜種”的名字, 你會覺得童年生活異常悲慘嗎?

如果再加上, 從你八歲開始就知道隨時有人要殺你滅口, 你還能順利長大嗎?

這個問題, 威廉公爵會給我們答案。 請大家記住這個人, 因為他就是我們的男一號。

威廉是諾曼第公爵羅貝爾一世的私生子。 據說是某一天, 羅貝爾公爵見到了一位在河邊洗衣服的漂亮姑娘, 一見鍾情, 非要占為己有。 但在當時, 一個公爵是絕不能娶一個鞋匠的女兒的, 所以, 當這個姑娘懷孕後, 她甚至都不能在城堡當中生下孩子。

1027年, 他們的兒子威廉降生, 圍觀群眾馬上就送給這個孩子一個禮物。 他們叫他“雜種威廉”。

雖然沒有正式的“皇室玉牒“, 但威廉的父親卻給了威廉非比尋常的疼愛。 羅貝爾一世早就昭告天下, 要讓他這唯一的兒子成為諾曼第的繼承人。

反對之聲不絕於耳, 可是公爵卻一意孤行, 他用盡了明面上、暗地裡的手段來威逼利誘各路人馬承認威廉的繼承權。

可沒想到, 這個父親是個短命人, 他在兒子還沒滿8歲時, 就突然死在了朝聖之路上。

伴隨著父親的突然離世, 我們的小威廉開始了“羊入虎口“的生活。 在這個城堡中, 無數雙眼睛盯著他的爵位, 大大小小的人都要將他置於死地。 我們不禁要問, 有什麼理由要對一個八歲的孩子痛下殺手呢?

諾曼第公國位於法國的北部沿海

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比“小雜種”擁有更合法的繼承權,更有資格承襲爵位,這個小雜種,讓他生下來已經是個錯誤了,難道還要讓他踩在我們頭上嗎?讓他當我們的公爵嗎?這個時候威廉能做的,就是在繼承父親爵位的同時,面對那些隨時到來的殺身之禍。如今我們來看威廉當時所經歷的數次謀殺事件,真可謂是險象環生。

某次,當他在臥室睡覺時,一個刺客突然闖入,因為錯誤地刺中了睡在威廉旁邊的孩子,他這才保下一條命。10歲那年,他又親眼目睹了自己親愛的管家被殺害,那些好心幫助他的監護人,也一個個地被暗殺。他的叔叔為了保護他,常常需要把他藏在諾曼第的村民家中。

我真的很難想像,幼小的威廉到底生活在一種怎樣的恐懼之中。

這一幕我們似曾相識

不過,當威廉在弱肉強食的森林中成長起來時,他已經完全變成另一個人了。成年之後的他,變得冷酷而堅毅。他帶領自己的軍隊,在諾曼第地區鏟平那些叛亂的貴族。照理說,這樣一個逆襲的故事是應該值得稱頌的,但現實與之相反。

對於“雜種威廉“的羞辱卻永不停息。雖然他戰功赫赫,但那些無知鄉民仍然把獸皮掛在城牆上,以此嘲笑他是鞋匠的後人。

來自對岸的許諾者

法蘭西和英格蘭就隔了一條海峽——英吉利海峽,也叫拉芒什海峽。

英格蘭的情況就有點複雜了,因為他們的國王——懺悔者愛德華心裡正在醞釀一個驚天的大計畫。

當時的英國國王懺悔者愛德華

這位愛德華每天就在他修建的教堂裡虔誠地誦經。因為對基督教無比的虔誠,後來他也被稱作懺悔者愛德華。

但是,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決心投身宗教的,而是因為這個時候的他,雖為一國之王,實際上卻被人當做傀儡娃娃一樣操控。你一定想問,誰這麼大膽,敢控制國王?

這個人名叫戈德溫,是英格蘭的伯爵。如同電視劇裡所有手握權力的重臣一樣,他雖然自己當不了皇帝,但他希望權利永不旁落。

戈德溫強迫國王愛德華娶自己的女兒伊迪斯為妻,這樣就能保證自己的孫子能夠登上皇位。愛德華手上沒有任何實權,只能聽命,但他也不傻,一直進行著無聲的反抗。

首先,他把伊迪斯娶進門,卻告訴伊迪斯:“我是絕對不會跟你圓房的,這樣你就不能剩下帶有你們那個戈德溫家族血液的孩子。” 再然後,他搶走了伊迪斯的所有財物,並把自己的妻子關進修道院。我覺得最諷刺的是,這個終日懺悔的愛德華,一邊道貌岸然地追隨上帝,一邊又使出下三濫的手段折磨妻子,算不得什麼君子。

如果你以為愛德華的驚天大計畫就是不跟自己老婆圓房,那你可就小看他了。

愛德華和他老婆伊迪斯

他是這麼想的:“既然你戈德溫想要一個人來繼承皇位,那我會親自幫你找一個。而且這個人是聽我的!”

到底誰來當國王,最能打戈德溫的臉呢?

他突然想到了在對岸的威廉。這個孩子,是當年羅貝爾一世拜託給我的, 這個孩子,也是我的表親,血統上他是擁有繼承資格的。誰知道,就是他的這一個決定,不僅讓戈德溫家族幾乎全部覆滅,更是把整個英格蘭推下深淵。

中世紀時的英格蘭

1051年,24歲的威廉公爵受到邀請,他帶著大隊人馬踏上英格蘭的土地,他們受到了國王愛德華的盛情款待。

因為這件事,當時在英格蘭的諾曼第人也就愈發囂張起來了,是啊,諾曼第人在國王面前都這麼有本事,他們更不把英格蘭人放在眼裡,而英格蘭人也越來越討厭他們。

英法兩國的矛盾就從這個時候開始生根發芽,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以後再慢慢地講。 反正愛德華許諾給威廉: “以後,我會把英格蘭的國王讓給你。”當然,在這個國家,現在還沒人知道這個秘密。

兩年以後,英格蘭皇室發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我們這場大戲的男二號提前登場了。

戈德溫本來想等著愛德華掛了,可以親眼看到自己的族人能夠繼續當國王,結果,他自己在陪愛德華吃飯時,突然中風死了。他的兒子們沿襲了他的爵位,也繼續操控著英格蘭。

而主持這個家族帝國的正是他的長子: 哈樂德。這是被神選中的男人,他似乎擁有一切:權利,金錢,土地,一位貴族妻子,一群由忠誠的弟弟統帥的軍隊,他甚至還擁有宗教的支持,真是秒殺清宮戲裡的霸道王爺。

在這片土地上,大家心照不宣地認為: 一旦國王愛德華撒手人寰,那麼這個皇位一定屬於哈樂德。

哈樂德

可是,歷史怎麼會讓眾人猜到他的發展呢? 哈樂德好死不死地決定出海,不僅自己遇到風浪,船隻擱淺,成為俘虜,也為後來諾曼第人入侵英格蘭埋下了一顆最大的定時炸彈。

有人猜測哈樂德突然橫跨英吉利海峽去諾曼第,是為了營救其中一個被威廉抓去當人質的弟弟。可沒想到自己倒被人給逮住了,他只能求助威廉,威廉二話不說就把他們接到自己身邊。

在那裡,威廉把哈樂德當成了貴賓,隆重地迎接了他。這又是為什麼呢?大家請記住,這部大劇裡面的男人,每一個都是心機頗深、精於算計的。

男人版的宮鬥

威廉深知英格蘭的國王已經天不假年,雖然國王跟他許諾過王位歸屬,但眼前的這個哈樂德一旦有不臣之心,一定會是個強大的對手。於是,他召集了一大幫貴族,當眾封哈樂德為騎士,並把自己的女兒許給這個英國人做妻子,話說,你們怎麼老是喜歡強迫別人娶自己的女兒。

他明確地告訴哈樂德,自己打算在愛德華死後繼承英格蘭王位。並且,他要求哈樂德當著眾人的面宣誓,一定會效忠威廉,幫他打下英格蘭的江山。

可能我們會覺得,宣誓嘛,動動嘴巴就行了。可這是在中世紀啊,宣誓,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最為莊重而嚴肅的事。 對於哈樂德來說,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軟,更何況,自己身在諾曼第:人為刀俎,己為魚肉,只好硬著頭皮照辦。

剛剛說了這裡面的男人個個精于算計,威廉趁著哈樂德發誓竟然又安排了一個小把戲。當哈樂德宣誓完畢後,桌子上的布被人扯下,哈樂德才發現:這群諾曼第人根本沒把祈禱書放在桌子上,而是將它放在了於一個木箱上。

中世紀時的聖骨箱

這個木箱可不是普通的木箱,打開箱蓋後裡面竟然裝著聖人們的骨頭。

聖骨箱是個什麼概念呢?

你想想把你老祖宗的骨頭放在一起,讓你對著他們發誓,你滲不滲地慌?威廉對自己的伎倆沾沾自喜,他相信:有了這樣一個廉價又誇張的把戲,哈樂德的誓言更具約束性了。

如果要讓我找一個詞來形容哈樂德,那就應該是兩面三刀了。關於這一點,請聽我細細講來。哈樂德總算逃出了威廉的魔爪,回到了英國。他雖然沒有忘記自己的誓言,但王權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他不得不心存愧疚地選擇自己鋪路當國王。

可能有人會說,哈樂德這麼做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人家也是為了守住英格蘭的名譽:自己國家的國王怎麼能讓一個外國人來當呢?這不是欺我朝中無人嗎?

但是,他馬上要做的一件事,就可以用見利忘義來形容了。

事情是這樣的:哈樂德有個弟弟,叫托斯提戈,小夥子生性魯莽,四處搜刮財物,還曾經主動挑起過一場北部叛亂,哈樂德呢,受到國王派遣去解決這場紛爭。

這時,一個兩難的選擇擺在他的面前:如果支持弟弟與當地反抗貴族為敵,那定會引發內戰。如果支持弟弟的敵人,雖然會被認為不顧兄弟之情,但貴族們一定會心懷感激。

當他準備奪下王位之時,這些曾經受益過得貴族一定會效忠於他。如果是你,你是選親情還是權利呢?我們的哈樂德幾乎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他立馬決定犧牲弟弟來換取王權。 這就樣,哈樂德贏得了北方貴族的支持。

中世紀英國士兵的裝束

對了,那個老奸巨猾的國王愛德華在1065年終於還是不行了,他做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夢。雖然當時沒有任何人去理會他的夢境,但從後來的事情我們可以講說,愛德華臨死的這個夢預言了英格蘭未來的悲慘命運:有兩個僧人走到他的床邊,告訴他:因為子孫們的所犯下的罪行,上帝已經將英格蘭交給惡靈。我就想知道:這個惡靈是誰呢?哈樂德,還是威廉,還是有其他人?

這個時候的大家,都倒數著日子等愛德華離開,想擁護新君。終於,在1066年的一月,懺悔者愛德華還沒來得及宣佈繼任者,就閉上了雙眼。可是,若是你在場,看到他最後的樣子,你也會和在場人一樣堅信,下一任國王就是哈樂德。

懺悔者愛德華的墓

因為彌留之際的愛德華緊緊拉著哈樂德的手,這個行為已經足夠了。於是,在愛德華主張修建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中,清晨,大家參加老國王的葬禮,下午,哈樂德就迫不及待地宣佈自己是英格蘭新的主人。

叛我者死,公爵起兵

不知道哈樂德在加冕的時候,心裡會不會打鼓呢? 這個皇位是拿到手了,可這個皇位我能坐多久呢?

當時,正在打獵的威廉公爵聽到愛德華加冕的消息,頓時暴跳如雷。背叛誓言、背叛國王、背叛聖人、背叛上帝,這樣的人啟能容許他安坐踏上? “我,威廉一定要打到英格蘭去, 讓這個背信棄義的人得到教訓。”可那個時候打戰都是要有個理由的,就算在今天,也不能說我看你不順眼就把你打一頓吧。威廉絞盡腦汁想到了一個絕妙的理由。

這個理由,不僅可以使他有理由出兵,而且還能讓那些貴族支持他,更重要的是,可是讓士兵為自己肝腦塗地。

你還記得當時哈樂德發誓時威廉耍的那個小伎倆嗎?

聖骨箱可是個神物啊! 威廉找到了羅馬教廷,先控訴哈樂德出爾反爾的行徑,再說他搶了自己的國王,最後說他背叛神物,背叛上帝,是個十惡不赦的異教徒。這麼一聽,羅馬教皇當即同意威廉出兵的請求。

於是,本來是英國皇位之爭無聲無息變成了一場國際征討,威廉身負權戒與旌旗,正式宣告對異教徒哈樂德的討伐。

我不得不佩服威廉想出這個一箭三雕的理由,有了這個懲治異教徒的名義,之前那些反對他出兵的男爵們,紛紛高舉旗幟支持威廉,的確,英格蘭的土地與財富有這個資本讓他們動心。

更重要的是,哈樂德是曾經當著所有人在聖骨箱上發了誓要幫助威廉爭奪皇位,如今卻自己坐了上去。所以,我們要以上帝的名義去懲治他。

下一步該幹什麼了呢?當然是開始籌建遠征隊伍了。諾曼第人是誰的後代? 維京人的後代。 所以他們製造工具,行兵打戰都是好手。諾曼第的樹木一一倒下,滿載著鎧甲、弓箭、梭鏢的400艘龍頭船很快建造完畢。士兵和馬匹整裝待發。

當然,我們再去看看英格蘭新的國王哈樂德那邊的情況。他知道以威廉的脾氣是肯定要來搶皇位的,所以知道威廉在籌建隊伍後,他也沒閑著。

英格蘭的3000戰斧騎兵迅速集結完畢。他手下的5000英格蘭領主又召集了13,000名兼職民兵,雖然這些民兵每年只服役兩個月,但他們也有著不可估量的戰鬥力。

8月10日,在英格蘭新主登基7個月後,英吉利海峽的兩端,威廉和哈樂德,兩個充滿軍事天分的王者都只想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讓對方全軍覆沒。可是,威廉卻久久未能出海,哈樂德也久久等不來威廉。

我們想問,威廉怎麼能在這個時候掉鏈子呢?

原來,是老天爺不給力了。 對於威廉,要從諾曼第到英格蘭,他需要一陣強勁的南風,可現在的情況卻是:萬事俱備,只欠南風。

沒有南風,威廉焦頭爛額,可男二號哈樂德也不輕鬆:秋收季節已到,雇傭的民兵需要返鄉勞作,他們已經比預期歸家的日子晚了兩個禮拜了,民怨難平,哈樂德萬般無奈,只能在9月8日暫時解散上萬名民兵。

諾曼征服的路線圖

可誰也沒有想到,11天之後,哈樂德沒有等來對岸的威廉,卻等來了另一隊也要將他們置之死地的不速之客。

三方決戰,誰主沉浮

來的人是誰啊?想想這裡面出現的人物,個個都是狠角色。 那個曾經被哈樂德狠心拋棄的弟弟托斯提戈回來了,一起回來的還有挪威國王和他的上萬名士兵。當年那個頑劣的孩子一點兒沒變,在被放逐的年月裡,他一直在尋找機會,要報復哈樂德。終於,那個時代最出名的勇士——挪威國王哈拉爾達成為了他的靠山。

來自挪威的300艘船隻,載著一個想要復仇的弟弟,一個想要王位的勇者就這樣一步步逼近。對於兇悍的維京人來說,區區英格蘭不在話下,畢竟他們已經征服過天下了。

他們需要考慮的是,在勝利之後,應該用怎樣殘酷的手段去折磨活下來的人,或者是,在勝利過後,他們應該喝多少天的酒,唱多少天的歌。

所以,古話說的好,真的不能高興太早。 這群維京人在諾森伯蘭郡的海岸登陸之後,輕鬆佔領了約克郡。這可把挪威國王和托斯提戈高興壞了。下一步幹什麼呢?當然是繼續往下打啦!

沾沾自喜的兩人帶著三分之一的軍隊來到了距離約克以東13公里的斯坦福橋,想再俘虜500名人質。然而,哈樂德給了他們一個巨大的驚嚇。 他們看到的並不是毫無反抗能力的人質,而是一大群訓練有素的士兵。

我想兩人到死也沒能想通, 他們明明是秘密登陸的,遠在倫敦的哈樂德怎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趕過來與之對戰。 這裡,我來告訴大家,當時的斯坦福橋見證了一個奇跡:當得知挪威的入侵後,哈樂德帶著所有他盡其所能召集來的領主與士兵一刻不停地前往斯坦福橋。

當年記錄這場戰役的畫作(真的不是兒童畫)

4天內,他的隊伍從倫敦到約克郡,一共行進了300公里,用突破人類極限的速度去保衛家園。

從這個時候開始, 英格蘭的數千士兵馬上要面臨兩場最血腥的戰爭。第一場他們要面對的是曾經在自己祖國上肆意妄為的維京人,幾百年來的突襲和掠奪,這一次英格蘭人不會再輸了 ,他們衝破了防線,維京人潰不成軍,挪威國王喉部中箭,摔落馬下。

伴隨著最後一個北歐海盜的離去,將近300年的北歐海盜時代也畫上了句點。隨後,托斯提戈隨後也被亂斧砍死。這群挪威人輸了,300艘船就剩下24艘,載著剩下的士兵返回到了北歐的極寒之地。

不過,親兄弟畢竟是親兄弟,哈樂德還是在屍橫遍野中找到了弟弟托斯提戈的遺體,並把他安葬在約克大教堂內,這一次,希望他安靜地躺在英格蘭的土地上吧。

約克大教堂

可還沒來得及喘氣的哈樂德不知道,死神已經悄悄來到了英格蘭,要帶他去和弟弟會合了。英格蘭早期時代中最為慘烈的戰爭——赫斯廷斯戰役的號角終於要吹響了。

威廉來了,他終於等來了南風,軍船也迅速在英國佩文希登陸了。看書的時候,有個關於威廉登上海灘後的傳說十分有趣,威廉一下船就猛地摔倒,當時他為了不在大家面前出醜,就雙手捧起了地上的沙石喊道:“我現在擁有了英國的土地!”

征服者威廉

你有沒有覺得這句話有點耳熟,其實這句話是在向他的偶像致意,那誰才是威廉公爵的偶像呢?

正是多年前說出“VENI VIDI VICI (我來 我見 我征服)”的凱撒大帝。 不過,比起凱撒大帝,威廉的手段要殘忍的多,他的目的很簡單,殺了哈樂德,成為英國國王,其他的一概不管。所以他的軍隊,修建碉堡,徵用糧草,燒殺搶掠,姦淫擄掠,無惡不作。

凱撒

為了讓大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現在假設一下,你是英格蘭的一名士兵,你明白馬上有一場浴血之戰在等你,可是你覺得很累,因為才跟隨哈樂德戰勝了挪威國王,體力已經有點不支。

但畢竟是護國之戰,看到大家都拿出破釜沉舟的氣概,你也要為國王而戰。戰爭開始了,你手中的盾牌堅不可摧,輕鬆躲過了那群諾曼第人的弓箭。

接著,你和你和同伴又用長矛、標槍、戰斧向對方發起衝擊。站在高地的你,清楚地知道你們占了地利的優勢,加上兵器銳利,只要能好好防守,應該還是有獲勝的希望。

如果你真的這麼想, 那麼不好意思,對岸的法國人,他們要的不是有獲勝的希望,而是要讓英國人徹底殲滅。

那我們來換個思路,這個時候,你又變成一個法國士兵,跟隨威廉伯爵來到這個叫做赫斯廷斯的地方。在這裡你會想到些什麼呢?

想到威廉公爵曾經承諾給你們,貴族們可以用金錢和物資換得英格蘭的領地和頭銜。普通士兵可以得到現金和戰利品,表現特別優異的,還可能得到英國的封地。

於是,10月14日一早,你看到威廉公爵向英國人展示他的排兵佈陣:軍隊分為左中右三路,每一路又分為三個方陣。第一線是弓箭手,第二線是重裝步兵,第三線是騎兵。他親自指揮中央的戰士,並將教皇所賜的聖旗立於隊伍之中。

法國人的攻勢

剛開始,你發現自己的矛攻不進英國人的盾,同伴們也嚴重被傷。連威廉公爵也突然墜馬。情勢膠著,但是你們的威廉伯爵卻迅速清醒。老天啊,感謝他的墜馬,讓他發現了哈樂德的這支軍隊致命的弱點。

排兵佈陣,講究的是一個資源整合。 我方手上多少兵,敵方手上多少兵,我方優勢與劣勢,敵方長處與短處。對於我們的男一號來說,這是他登基前最英勇的時刻。所以,請大家跟著我一起去看看他是怎樣利用“詭計”贏得戰爭的。

威廉注意到了英軍士兵喜歡盲目追敵,他想著是時候安排一場血腥的表演開始了。每一次諾曼第人都好像被英軍打敗,就在英軍乘勝追擊時,諾曼第人便會立刻反攻、回頭殲滅。

就這樣,一分一分損耗著哈樂德的兵力。哈樂德聲嘶力竭地喊道“不要追了,不要追了”,但他的命令卻越來越混亂,也越來越不能掌控自己的軍隊。諾曼第人突然停止了攻擊。

難道是他們的主帥落馬了嗎? 或是他們的軍隊沒有兵器了呢?

都不是,他們重新集結,開始正面全力攻擊英軍盾牆。

我一直很想知道,矛盾相爭,究竟是矛刺穿盾,還是盾擋住矛。1066年這一次,是矛占了上風。英軍防線全面崩潰。

全軍潰散的英國人

威廉公爵發起最後攻擊,用弓箭掃蕩戰局。英國國王哈樂德眼睛中箭,無法支撐,最終陣亡。至此,赫斯廷斯戰役以英國人的全面潰敗結束。在這場戰役中,雙方共有2萬人參戰,英格蘭傷亡慘重,全英國有半數以上的貴族都喪命于此。所以,我說這是一場早期時代中最為慘烈的戰爭。

看到這裡,你肯定想問贏了以後呢?是不是威廉就去當英國國王了。 對,1066年12月25日 , 威廉公爵加冕成為英格蘭國王,開啟了英國新的篇章——諾曼王朝。

諾曼第公國位於法國的北部沿海

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比“小雜種”擁有更合法的繼承權,更有資格承襲爵位,這個小雜種,讓他生下來已經是個錯誤了,難道還要讓他踩在我們頭上嗎?讓他當我們的公爵嗎?這個時候威廉能做的,就是在繼承父親爵位的同時,面對那些隨時到來的殺身之禍。如今我們來看威廉當時所經歷的數次謀殺事件,真可謂是險象環生。

某次,當他在臥室睡覺時,一個刺客突然闖入,因為錯誤地刺中了睡在威廉旁邊的孩子,他這才保下一條命。10歲那年,他又親眼目睹了自己親愛的管家被殺害,那些好心幫助他的監護人,也一個個地被暗殺。他的叔叔為了保護他,常常需要把他藏在諾曼第的村民家中。

我真的很難想像,幼小的威廉到底生活在一種怎樣的恐懼之中。

這一幕我們似曾相識

不過,當威廉在弱肉強食的森林中成長起來時,他已經完全變成另一個人了。成年之後的他,變得冷酷而堅毅。他帶領自己的軍隊,在諾曼第地區鏟平那些叛亂的貴族。照理說,這樣一個逆襲的故事是應該值得稱頌的,但現實與之相反。

對於“雜種威廉“的羞辱卻永不停息。雖然他戰功赫赫,但那些無知鄉民仍然把獸皮掛在城牆上,以此嘲笑他是鞋匠的後人。

來自對岸的許諾者

法蘭西和英格蘭就隔了一條海峽——英吉利海峽,也叫拉芒什海峽。

英格蘭的情況就有點複雜了,因為他們的國王——懺悔者愛德華心裡正在醞釀一個驚天的大計畫。

當時的英國國王懺悔者愛德華

這位愛德華每天就在他修建的教堂裡虔誠地誦經。因為對基督教無比的虔誠,後來他也被稱作懺悔者愛德華。

但是,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決心投身宗教的,而是因為這個時候的他,雖為一國之王,實際上卻被人當做傀儡娃娃一樣操控。你一定想問,誰這麼大膽,敢控制國王?

這個人名叫戈德溫,是英格蘭的伯爵。如同電視劇裡所有手握權力的重臣一樣,他雖然自己當不了皇帝,但他希望權利永不旁落。

戈德溫強迫國王愛德華娶自己的女兒伊迪斯為妻,這樣就能保證自己的孫子能夠登上皇位。愛德華手上沒有任何實權,只能聽命,但他也不傻,一直進行著無聲的反抗。

首先,他把伊迪斯娶進門,卻告訴伊迪斯:“我是絕對不會跟你圓房的,這樣你就不能剩下帶有你們那個戈德溫家族血液的孩子。” 再然後,他搶走了伊迪斯的所有財物,並把自己的妻子關進修道院。我覺得最諷刺的是,這個終日懺悔的愛德華,一邊道貌岸然地追隨上帝,一邊又使出下三濫的手段折磨妻子,算不得什麼君子。

如果你以為愛德華的驚天大計畫就是不跟自己老婆圓房,那你可就小看他了。

愛德華和他老婆伊迪斯

他是這麼想的:“既然你戈德溫想要一個人來繼承皇位,那我會親自幫你找一個。而且這個人是聽我的!”

到底誰來當國王,最能打戈德溫的臉呢?

他突然想到了在對岸的威廉。這個孩子,是當年羅貝爾一世拜託給我的, 這個孩子,也是我的表親,血統上他是擁有繼承資格的。誰知道,就是他的這一個決定,不僅讓戈德溫家族幾乎全部覆滅,更是把整個英格蘭推下深淵。

中世紀時的英格蘭

1051年,24歲的威廉公爵受到邀請,他帶著大隊人馬踏上英格蘭的土地,他們受到了國王愛德華的盛情款待。

因為這件事,當時在英格蘭的諾曼第人也就愈發囂張起來了,是啊,諾曼第人在國王面前都這麼有本事,他們更不把英格蘭人放在眼裡,而英格蘭人也越來越討厭他們。

英法兩國的矛盾就從這個時候開始生根發芽,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以後再慢慢地講。 反正愛德華許諾給威廉: “以後,我會把英格蘭的國王讓給你。”當然,在這個國家,現在還沒人知道這個秘密。

兩年以後,英格蘭皇室發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我們這場大戲的男二號提前登場了。

戈德溫本來想等著愛德華掛了,可以親眼看到自己的族人能夠繼續當國王,結果,他自己在陪愛德華吃飯時,突然中風死了。他的兒子們沿襲了他的爵位,也繼續操控著英格蘭。

而主持這個家族帝國的正是他的長子: 哈樂德。這是被神選中的男人,他似乎擁有一切:權利,金錢,土地,一位貴族妻子,一群由忠誠的弟弟統帥的軍隊,他甚至還擁有宗教的支持,真是秒殺清宮戲裡的霸道王爺。

在這片土地上,大家心照不宣地認為: 一旦國王愛德華撒手人寰,那麼這個皇位一定屬於哈樂德。

哈樂德

可是,歷史怎麼會讓眾人猜到他的發展呢? 哈樂德好死不死地決定出海,不僅自己遇到風浪,船隻擱淺,成為俘虜,也為後來諾曼第人入侵英格蘭埋下了一顆最大的定時炸彈。

有人猜測哈樂德突然橫跨英吉利海峽去諾曼第,是為了營救其中一個被威廉抓去當人質的弟弟。可沒想到自己倒被人給逮住了,他只能求助威廉,威廉二話不說就把他們接到自己身邊。

在那裡,威廉把哈樂德當成了貴賓,隆重地迎接了他。這又是為什麼呢?大家請記住,這部大劇裡面的男人,每一個都是心機頗深、精於算計的。

男人版的宮鬥

威廉深知英格蘭的國王已經天不假年,雖然國王跟他許諾過王位歸屬,但眼前的這個哈樂德一旦有不臣之心,一定會是個強大的對手。於是,他召集了一大幫貴族,當眾封哈樂德為騎士,並把自己的女兒許給這個英國人做妻子,話說,你們怎麼老是喜歡強迫別人娶自己的女兒。

他明確地告訴哈樂德,自己打算在愛德華死後繼承英格蘭王位。並且,他要求哈樂德當著眾人的面宣誓,一定會效忠威廉,幫他打下英格蘭的江山。

可能我們會覺得,宣誓嘛,動動嘴巴就行了。可這是在中世紀啊,宣誓,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最為莊重而嚴肅的事。 對於哈樂德來說,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軟,更何況,自己身在諾曼第:人為刀俎,己為魚肉,只好硬著頭皮照辦。

剛剛說了這裡面的男人個個精于算計,威廉趁著哈樂德發誓竟然又安排了一個小把戲。當哈樂德宣誓完畢後,桌子上的布被人扯下,哈樂德才發現:這群諾曼第人根本沒把祈禱書放在桌子上,而是將它放在了於一個木箱上。

中世紀時的聖骨箱

這個木箱可不是普通的木箱,打開箱蓋後裡面竟然裝著聖人們的骨頭。

聖骨箱是個什麼概念呢?

你想想把你老祖宗的骨頭放在一起,讓你對著他們發誓,你滲不滲地慌?威廉對自己的伎倆沾沾自喜,他相信:有了這樣一個廉價又誇張的把戲,哈樂德的誓言更具約束性了。

如果要讓我找一個詞來形容哈樂德,那就應該是兩面三刀了。關於這一點,請聽我細細講來。哈樂德總算逃出了威廉的魔爪,回到了英國。他雖然沒有忘記自己的誓言,但王權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他不得不心存愧疚地選擇自己鋪路當國王。

可能有人會說,哈樂德這麼做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人家也是為了守住英格蘭的名譽:自己國家的國王怎麼能讓一個外國人來當呢?這不是欺我朝中無人嗎?

但是,他馬上要做的一件事,就可以用見利忘義來形容了。

事情是這樣的:哈樂德有個弟弟,叫托斯提戈,小夥子生性魯莽,四處搜刮財物,還曾經主動挑起過一場北部叛亂,哈樂德呢,受到國王派遣去解決這場紛爭。

這時,一個兩難的選擇擺在他的面前:如果支持弟弟與當地反抗貴族為敵,那定會引發內戰。如果支持弟弟的敵人,雖然會被認為不顧兄弟之情,但貴族們一定會心懷感激。

當他準備奪下王位之時,這些曾經受益過得貴族一定會效忠於他。如果是你,你是選親情還是權利呢?我們的哈樂德幾乎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他立馬決定犧牲弟弟來換取王權。 這就樣,哈樂德贏得了北方貴族的支持。

中世紀英國士兵的裝束

對了,那個老奸巨猾的國王愛德華在1065年終於還是不行了,他做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夢。雖然當時沒有任何人去理會他的夢境,但從後來的事情我們可以講說,愛德華臨死的這個夢預言了英格蘭未來的悲慘命運:有兩個僧人走到他的床邊,告訴他:因為子孫們的所犯下的罪行,上帝已經將英格蘭交給惡靈。我就想知道:這個惡靈是誰呢?哈樂德,還是威廉,還是有其他人?

這個時候的大家,都倒數著日子等愛德華離開,想擁護新君。終於,在1066年的一月,懺悔者愛德華還沒來得及宣佈繼任者,就閉上了雙眼。可是,若是你在場,看到他最後的樣子,你也會和在場人一樣堅信,下一任國王就是哈樂德。

懺悔者愛德華的墓

因為彌留之際的愛德華緊緊拉著哈樂德的手,這個行為已經足夠了。於是,在愛德華主張修建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中,清晨,大家參加老國王的葬禮,下午,哈樂德就迫不及待地宣佈自己是英格蘭新的主人。

叛我者死,公爵起兵

不知道哈樂德在加冕的時候,心裡會不會打鼓呢? 這個皇位是拿到手了,可這個皇位我能坐多久呢?

當時,正在打獵的威廉公爵聽到愛德華加冕的消息,頓時暴跳如雷。背叛誓言、背叛國王、背叛聖人、背叛上帝,這樣的人啟能容許他安坐踏上? “我,威廉一定要打到英格蘭去, 讓這個背信棄義的人得到教訓。”可那個時候打戰都是要有個理由的,就算在今天,也不能說我看你不順眼就把你打一頓吧。威廉絞盡腦汁想到了一個絕妙的理由。

這個理由,不僅可以使他有理由出兵,而且還能讓那些貴族支持他,更重要的是,可是讓士兵為自己肝腦塗地。

你還記得當時哈樂德發誓時威廉耍的那個小伎倆嗎?

聖骨箱可是個神物啊! 威廉找到了羅馬教廷,先控訴哈樂德出爾反爾的行徑,再說他搶了自己的國王,最後說他背叛神物,背叛上帝,是個十惡不赦的異教徒。這麼一聽,羅馬教皇當即同意威廉出兵的請求。

於是,本來是英國皇位之爭無聲無息變成了一場國際征討,威廉身負權戒與旌旗,正式宣告對異教徒哈樂德的討伐。

我不得不佩服威廉想出這個一箭三雕的理由,有了這個懲治異教徒的名義,之前那些反對他出兵的男爵們,紛紛高舉旗幟支持威廉,的確,英格蘭的土地與財富有這個資本讓他們動心。

更重要的是,哈樂德是曾經當著所有人在聖骨箱上發了誓要幫助威廉爭奪皇位,如今卻自己坐了上去。所以,我們要以上帝的名義去懲治他。

下一步該幹什麼了呢?當然是開始籌建遠征隊伍了。諾曼第人是誰的後代? 維京人的後代。 所以他們製造工具,行兵打戰都是好手。諾曼第的樹木一一倒下,滿載著鎧甲、弓箭、梭鏢的400艘龍頭船很快建造完畢。士兵和馬匹整裝待發。

當然,我們再去看看英格蘭新的國王哈樂德那邊的情況。他知道以威廉的脾氣是肯定要來搶皇位的,所以知道威廉在籌建隊伍後,他也沒閑著。

英格蘭的3000戰斧騎兵迅速集結完畢。他手下的5000英格蘭領主又召集了13,000名兼職民兵,雖然這些民兵每年只服役兩個月,但他們也有著不可估量的戰鬥力。

8月10日,在英格蘭新主登基7個月後,英吉利海峽的兩端,威廉和哈樂德,兩個充滿軍事天分的王者都只想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讓對方全軍覆沒。可是,威廉卻久久未能出海,哈樂德也久久等不來威廉。

我們想問,威廉怎麼能在這個時候掉鏈子呢?

原來,是老天爺不給力了。 對於威廉,要從諾曼第到英格蘭,他需要一陣強勁的南風,可現在的情況卻是:萬事俱備,只欠南風。

沒有南風,威廉焦頭爛額,可男二號哈樂德也不輕鬆:秋收季節已到,雇傭的民兵需要返鄉勞作,他們已經比預期歸家的日子晚了兩個禮拜了,民怨難平,哈樂德萬般無奈,只能在9月8日暫時解散上萬名民兵。

諾曼征服的路線圖

可誰也沒有想到,11天之後,哈樂德沒有等來對岸的威廉,卻等來了另一隊也要將他們置之死地的不速之客。

三方決戰,誰主沉浮

來的人是誰啊?想想這裡面出現的人物,個個都是狠角色。 那個曾經被哈樂德狠心拋棄的弟弟托斯提戈回來了,一起回來的還有挪威國王和他的上萬名士兵。當年那個頑劣的孩子一點兒沒變,在被放逐的年月裡,他一直在尋找機會,要報復哈樂德。終於,那個時代最出名的勇士——挪威國王哈拉爾達成為了他的靠山。

來自挪威的300艘船隻,載著一個想要復仇的弟弟,一個想要王位的勇者就這樣一步步逼近。對於兇悍的維京人來說,區區英格蘭不在話下,畢竟他們已經征服過天下了。

他們需要考慮的是,在勝利之後,應該用怎樣殘酷的手段去折磨活下來的人,或者是,在勝利過後,他們應該喝多少天的酒,唱多少天的歌。

所以,古話說的好,真的不能高興太早。 這群維京人在諾森伯蘭郡的海岸登陸之後,輕鬆佔領了約克郡。這可把挪威國王和托斯提戈高興壞了。下一步幹什麼呢?當然是繼續往下打啦!

沾沾自喜的兩人帶著三分之一的軍隊來到了距離約克以東13公里的斯坦福橋,想再俘虜500名人質。然而,哈樂德給了他們一個巨大的驚嚇。 他們看到的並不是毫無反抗能力的人質,而是一大群訓練有素的士兵。

我想兩人到死也沒能想通, 他們明明是秘密登陸的,遠在倫敦的哈樂德怎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趕過來與之對戰。 這裡,我來告訴大家,當時的斯坦福橋見證了一個奇跡:當得知挪威的入侵後,哈樂德帶著所有他盡其所能召集來的領主與士兵一刻不停地前往斯坦福橋。

當年記錄這場戰役的畫作(真的不是兒童畫)

4天內,他的隊伍從倫敦到約克郡,一共行進了300公里,用突破人類極限的速度去保衛家園。

從這個時候開始, 英格蘭的數千士兵馬上要面臨兩場最血腥的戰爭。第一場他們要面對的是曾經在自己祖國上肆意妄為的維京人,幾百年來的突襲和掠奪,這一次英格蘭人不會再輸了 ,他們衝破了防線,維京人潰不成軍,挪威國王喉部中箭,摔落馬下。

伴隨著最後一個北歐海盜的離去,將近300年的北歐海盜時代也畫上了句點。隨後,托斯提戈隨後也被亂斧砍死。這群挪威人輸了,300艘船就剩下24艘,載著剩下的士兵返回到了北歐的極寒之地。

不過,親兄弟畢竟是親兄弟,哈樂德還是在屍橫遍野中找到了弟弟托斯提戈的遺體,並把他安葬在約克大教堂內,這一次,希望他安靜地躺在英格蘭的土地上吧。

約克大教堂

可還沒來得及喘氣的哈樂德不知道,死神已經悄悄來到了英格蘭,要帶他去和弟弟會合了。英格蘭早期時代中最為慘烈的戰爭——赫斯廷斯戰役的號角終於要吹響了。

威廉來了,他終於等來了南風,軍船也迅速在英國佩文希登陸了。看書的時候,有個關於威廉登上海灘後的傳說十分有趣,威廉一下船就猛地摔倒,當時他為了不在大家面前出醜,就雙手捧起了地上的沙石喊道:“我現在擁有了英國的土地!”

征服者威廉

你有沒有覺得這句話有點耳熟,其實這句話是在向他的偶像致意,那誰才是威廉公爵的偶像呢?

正是多年前說出“VENI VIDI VICI (我來 我見 我征服)”的凱撒大帝。 不過,比起凱撒大帝,威廉的手段要殘忍的多,他的目的很簡單,殺了哈樂德,成為英國國王,其他的一概不管。所以他的軍隊,修建碉堡,徵用糧草,燒殺搶掠,姦淫擄掠,無惡不作。

凱撒

為了讓大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現在假設一下,你是英格蘭的一名士兵,你明白馬上有一場浴血之戰在等你,可是你覺得很累,因為才跟隨哈樂德戰勝了挪威國王,體力已經有點不支。

但畢竟是護國之戰,看到大家都拿出破釜沉舟的氣概,你也要為國王而戰。戰爭開始了,你手中的盾牌堅不可摧,輕鬆躲過了那群諾曼第人的弓箭。

接著,你和你和同伴又用長矛、標槍、戰斧向對方發起衝擊。站在高地的你,清楚地知道你們占了地利的優勢,加上兵器銳利,只要能好好防守,應該還是有獲勝的希望。

如果你真的這麼想, 那麼不好意思,對岸的法國人,他們要的不是有獲勝的希望,而是要讓英國人徹底殲滅。

那我們來換個思路,這個時候,你又變成一個法國士兵,跟隨威廉伯爵來到這個叫做赫斯廷斯的地方。在這裡你會想到些什麼呢?

想到威廉公爵曾經承諾給你們,貴族們可以用金錢和物資換得英格蘭的領地和頭銜。普通士兵可以得到現金和戰利品,表現特別優異的,還可能得到英國的封地。

於是,10月14日一早,你看到威廉公爵向英國人展示他的排兵佈陣:軍隊分為左中右三路,每一路又分為三個方陣。第一線是弓箭手,第二線是重裝步兵,第三線是騎兵。他親自指揮中央的戰士,並將教皇所賜的聖旗立於隊伍之中。

法國人的攻勢

剛開始,你發現自己的矛攻不進英國人的盾,同伴們也嚴重被傷。連威廉公爵也突然墜馬。情勢膠著,但是你們的威廉伯爵卻迅速清醒。老天啊,感謝他的墜馬,讓他發現了哈樂德的這支軍隊致命的弱點。

排兵佈陣,講究的是一個資源整合。 我方手上多少兵,敵方手上多少兵,我方優勢與劣勢,敵方長處與短處。對於我們的男一號來說,這是他登基前最英勇的時刻。所以,請大家跟著我一起去看看他是怎樣利用“詭計”贏得戰爭的。

威廉注意到了英軍士兵喜歡盲目追敵,他想著是時候安排一場血腥的表演開始了。每一次諾曼第人都好像被英軍打敗,就在英軍乘勝追擊時,諾曼第人便會立刻反攻、回頭殲滅。

就這樣,一分一分損耗著哈樂德的兵力。哈樂德聲嘶力竭地喊道“不要追了,不要追了”,但他的命令卻越來越混亂,也越來越不能掌控自己的軍隊。諾曼第人突然停止了攻擊。

難道是他們的主帥落馬了嗎? 或是他們的軍隊沒有兵器了呢?

都不是,他們重新集結,開始正面全力攻擊英軍盾牆。

我一直很想知道,矛盾相爭,究竟是矛刺穿盾,還是盾擋住矛。1066年這一次,是矛占了上風。英軍防線全面崩潰。

全軍潰散的英國人

威廉公爵發起最後攻擊,用弓箭掃蕩戰局。英國國王哈樂德眼睛中箭,無法支撐,最終陣亡。至此,赫斯廷斯戰役以英國人的全面潰敗結束。在這場戰役中,雙方共有2萬人參戰,英格蘭傷亡慘重,全英國有半數以上的貴族都喪命于此。所以,我說這是一場早期時代中最為慘烈的戰爭。

看到這裡,你肯定想問贏了以後呢?是不是威廉就去當英國國王了。 對,1066年12月25日 , 威廉公爵加冕成為英格蘭國王,開啟了英國新的篇章——諾曼王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