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連續31年被評為先進 這個中隊牛在哪?

點擊上方“人民武警”可訂閱哦!

小編有話

兵心連黨心, 哨位連北京。

為充分展示十九大精神進軍營湧現的新實踐、新舉措、新風采。 近日, 武警部隊政治工作部在中央網信辦和軍委政治工作部網路輿論局有力指導支援下, 組織策劃了“我在哨位上向黨報告·網路面對面”系列採訪宣傳活動, 20餘家中央主流網媒和商業網站的編輯記者, 來到東海之濱, 跋涉西部天山, 登上南海三沙, 走進神州北極, 踏上中原鄭州, 深入武警部隊位於祖國東西南北中5個具有地標特點的執勤哨位, 切身感受武警官兵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火熱場景,

現場聆聽武警官兵在哨位上向党報告的錚錚誓言!

圖為武警桐鄉中隊在烏鎮週邊巡邏。 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潼 攝

連續31年被武警總隊評為“基層建設先進中隊”, 8次被總隊評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 榮立二等功4次、三等功8次,

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在浙江省桐鄉市有這樣一支“成績亮眼”的武警中隊。 無論是上海世博會、杭州G20峰會, 還是世界互聯網大會, 都有他們堅守執勤的身影。

圖為武警桐鄉中隊班長張勇在烏鎮週邊執勤。 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潼 攝

這兩年, 在上海和杭州舉辦的大型國際會議越來越多, 規格也越來越高。 2014年起, 嘉興烏鎮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 無論是區域環境還是周邊環境的變化, 都給桐鄉中隊帶了新使命、新任務。

圖為武警桐鄉中隊官兵正在訓練。 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潼 攝

強軍先強隊, 強隊必強兵。 面對新使命、新要求, 中隊以實戰標準為座標, 把打勝仗作為不懈追求, 苦練精兵。

圖為武警桐鄉中隊官兵正在用自創的體能訓練方式訓練。 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潼 攝

“尚武”是武警桐鄉中隊的優良傳統。 中隊組建以來,

在支隊組織的軍事業務比武中11次奪得團體冠軍。 除了完成規定訓練, 中隊官兵還將網路上爆紅的KEEP體能訓練模組與自身訓練相結合, 創新了一整套適合武警官兵的體能訓練方式。

圖為武警桐鄉中隊官兵在嘉興南湖邊, 面對紅船、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 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潼 攝

武警桐鄉中隊駐守在黨的誕生地,始終以“紅船精神”為引領,自覺把紅色基因根植靈魂、流淌血液、融入實踐。

圖為出發執勤巡邏前,中隊官兵抓緊碎片化時間學習十九大精神。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潼 攝

十九大召開後,武警桐鄉中隊掀起了學習十九大精神熱潮。中隊指導員張海波提出“動中抓教育”的學習方法,將3.2萬字的十九大報告,變成了一冊18頁厚的小冊子。如果休息時間短,中隊就組織官兵學小冊子中的一個要點,休息時間長就安排政治教育課。

圖為中隊官兵製作的十九大主題黑板報,“一般我們製作一塊壁報要一周時間,但是這兩塊壁報,我們2天就做出來了。”說起壁報的“誕生史”,二班班長駱繼法(左一)頗為自豪。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潼 攝

除了小冊子,武警桐鄉中隊還運用多種方式説明官兵學習十九大精神。

圖為中隊官兵走過三塊十九大主題展板。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潼 攝

十九大召開後,武警桐鄉中隊迅速研習十九大報告內容,發動全隊官兵整理、製作3塊展板。3塊展板用簡明的圖文,梳理十九大報告內容、詳解紅船精神。

(轉自: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潼 攝

武警桐鄉中隊駐守在黨的誕生地,始終以“紅船精神”為引領,自覺把紅色基因根植靈魂、流淌血液、融入實踐。

圖為出發執勤巡邏前,中隊官兵抓緊碎片化時間學習十九大精神。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潼 攝

十九大召開後,武警桐鄉中隊掀起了學習十九大精神熱潮。中隊指導員張海波提出“動中抓教育”的學習方法,將3.2萬字的十九大報告,變成了一冊18頁厚的小冊子。如果休息時間短,中隊就組織官兵學小冊子中的一個要點,休息時間長就安排政治教育課。

圖為中隊官兵製作的十九大主題黑板報,“一般我們製作一塊壁報要一周時間,但是這兩塊壁報,我們2天就做出來了。”說起壁報的“誕生史”,二班班長駱繼法(左一)頗為自豪。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潼 攝

除了小冊子,武警桐鄉中隊還運用多種方式説明官兵學習十九大精神。

圖為中隊官兵走過三塊十九大主題展板。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張潼 攝

十九大召開後,武警桐鄉中隊迅速研習十九大報告內容,發動全隊官兵整理、製作3塊展板。3塊展板用簡明的圖文,梳理十九大報告內容、詳解紅船精神。

(轉自:中國青年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