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廣西竟然有45種不同的糕點!你吃過10種算我輸!

我們大廣西真的有好多好吃的啊

以至於每天最頭疼的就是

要思考“今天吃什麼?”

小編今天發現

大廣西的美食, 光是糕點就數不過來了

有些糕點你們估計都沒吃過

不信?你往下看!

1桂林桂花糕

桂林桂花糕, 是當地很有名的特產。 桂林的桂花糕不僅式樣漂亮、口感酥軟, 而且透著一股特別的清香, 即使吃完了, 香氣還經久不散。

2桂林馬蹄糕

對於不少桂林市民而言, 馬蹄糕不只是點心,

還蘊涵有許多童年的記憶。 馬蹄糕以糖水拌合馬蹄粉蒸制而成, 呈半透明的茶黃色, 折而不裂, 撅而不斷, 軟、滑、爽、韌兼備, 味極香甜。

3灕江船上糕

船上糕採用桂林龍脊山區梯田出產的“陰糯”, 顏色翠綠, 含有天然蒜香, 鹹糯可口, 與青山深水搭配,

又出自船娘之手, 以前僅在灕江遊船上供應, 故稱灕江船上糕。

4荔浦芋米餅

荔浦芋米餅大約已有400年的製作歷史, 以荔浦芋頭粉為主要原料, 輔以優質大米、花生、芝麻、蔗糖等, 最大的特點是香甜酥脆, 老少皆宜。

5馬打滾

這個有趣的怪名小吃, 據說為融安人發明, 後來在柳州也普遍出現, 馬打滾用糯米粉、豆粉、芝麻、黃糖粉製成, 食用時在黃豆粉中滾幾滾即可, 軟糯可口, 欲罷不能。

6柳城雲片糕

柳城雲片糕產于柳城縣鳳山鎮, 清朝乾隆年間已被列為貢品。 雲片糕以優質糯米、白糖為主要原料, 色澤雪白, 糕質柔軟有彈性, 切片薄而勻, 來回捲曲而不斷, 香甜可口, 入口自化。

7海淵沙糕

沙糕是桂南一帶傳統名糕點,最著名的當屬寧明縣海淵沙糕和防城港上思沙糕,是將芝麻、麻油、熟油、白砂糖及精糯米粉炒熟後,置入大木格中壓制再分割成小塊,食而不膩,香甜可口!

8桂平綠豆糕

綠豆性味甘寒,有清熱解毒、祛暑止渴、利水消腫、明目退翳之功效。桂平綠豆糕細嫩甘滑,清香綿軟不粘牙,甜而不膩,品嘗時佐之以西山茶,味道更佳。

9江平芋頭糕

江平芋頭糕是東興著名小吃,先把芋頭和香腸過油鍋炸熟至脆皮,與粘米粉、五香粉、鹽等佐料拌勻上籠蒸熟,切成方形煎幹便可,焦香軟糯,愛不釋口!

10南丹糖糕

南丹糖糕粑是將和好的糯米粉好面倒入內含豬油的薑糖水揉搓成型,放入鋪滿芭蕉葉的蒸籠裡征蒸熟即可。色澤紅亮,柔軟細膩,香甜可口。

11龍頭白糕

白糕起源于崇左市扶綏縣龍頭鄉,已有百餘年歷史。先用大米磨成米漿,放入蒸籠一層一層蒸熟後鋪上蔥花、花生米等佐料,切成方塊拌上油、鹽、辣椒等配料,聞之鮮香撲鼻,食之細膩有勁。

12渠舊涼糕

涼糕是渠舊點心糕類食品中的一個品種,精選粳米研磨蒸制,口感脆、滑、甜、涼,軟糯醇香。配以番茄、辣椒等食材熬煮的醬料,開胃爽口。

13倫教糕

倫教糕有白色和黃色兩種,區別就在於是加白糖還是黃糖,長得很發糕很鬼像的,只不過更加晶瑩透亮,而且內部多孔,呈均勻的晶花形狀。據小南南金舌頭品鑒,倫教糕彈性更強,牙嚼帶韌性,更為清涼、香甜。

14發糕

發糕最大的特色是在製作過程中加入適量糯米酒發酵而成,聞之鮮香撲鼻、食之甜而不膩、糯而不粘。加入紅糖之後的發糕,蒸煮出來是褐色的,異常香甜,南寧、桂林一帶的發糕尤其常見。

15馬拉糕

馬拉糕由麵粉、雞蛋、豬油、牛油混合發酵三日,最後放在蒸籠蒸制而成,呈金黃色,新鮮吃時非常蓬鬆、柔軟,作早餐非常合適。

16白糖糕

白糖糕清甜爽口,彈牙煙韌,看起來簡簡單單,做起來卻有點複雜:把大米磨漿,用米漿糕種發酵後,加入白砂糖蒸熟而成。正是加了白糖,所以湊近聞,會有淡淡的酸味,就像生榨米粉一樣,這不是變壞了,而是發酵特有的味道。

17缽仔糕

缽仔糕是傳統的廣式小吃,這種裝在小碗裡的點心仿佛生來就屬於街頭巷尾,它的主料是粘米粉和澄面,把材料放在一個個小瓷碗裡蒸熟,要吃的時候要倒出來,用竹簽穿起來吃。

18艾葉粑

《本草綱目》記載:“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葉粑將艾葉煮熟去苦味,摻入糯米粉,配以芝麻糖餡,柚子葉托底,蒸出來的艾葉粑,清香撲鼻,口感細膩。

19蕉葉糍

蕉葉糍是兩廣一帶的小吃,因用芭蕉葉包裹著糍粑而得名。有甜鹹兩種,在貴港桂平一帶,還把蕉葉糍叫做葉孖(咩)果。因為芭蕉葉寬大,人們又喜圖個雙生好意頭,有的人就會一片蕉葉子包兩個糍粑,故而得名。

20狗舌粑

狗舌粑是農曆七月的代表美食,芝麻糯米粉為皮,裹入芝麻餡,高粱葉墊底蒸熟,高粱葉的清香、芝麻香、糯米香集於一體,配以恭城油茶,便是不可缺少的美食。

21洛滿水油堆

水油堆是廣西柳江縣洛滿鎮的一道名小吃,也叫糖油粑粑,主要成分是糯米和粘米。炸出來的油堆因為沾了糖漿,就是軟的,夾一個放進碗裡,再淋上紅糖水,咬一口,又軟又糯,又甜又香。

22開口棗

開口棗為圓球形,因其經油炸後上端裂開而得名。外粘芝麻,香甜暄酥,十分可口。

23薄撐

薄撐是一種糯米製成的傳統點心。傳聞,薄撐的由來是女媧補天的傑作,而到了清末民初,薄撐又有了另一種不同的功能和含義。珠三角一帶的孩子多是進“卜蔔齋”(即私塾)念書。繁多的入學儀式中,其中一儀式是父親帶著孩子到先生安排的位置,把一塊用糯米粉製成的薄餅放在椅子上,命兒子坐下。博餅粘在孩子的屁股上,有勤奮讀書的寓意,意為“坐定定、唔走得、專心讀書”。

24玉林白散

白散其實就是米花啦,是玉林人的傳統年貨。白散有點像圓盤倒扣,上面往往伴以各種各樣的陽刻書法字,字的內容通常是“福、祿、壽、喜”。食用之前,主人用手在上面一壓,這個精美的藝術品頃刻間散開,往嘴裡一咬,香、甜、酥、脆,回味無窮。

25麻通

麻通又叫麻圓,用上等糯米、白糖、芝麻、茶油、飴糖等,因用芝麻包裹,內如通草而得名麻通。大而不重,甜而不膩,酥脆爽口,輕、香、甜、酥、脆俱全。

26加映角

加映角又叫酥角,有甜有鹹。先將麵粉加上雞蛋、豬油製成角皮,包入炒熟碾碎的花生米、芝麻、白糖,包成半月型角子,圓邊捏緊並扭上花紋入鍋油炸呈金黃色。

27糖環

糖環可以說是廣西春節不可缺少的“年果”之一,小時候經常吃到。它形狀別致,環環相連,寓意生生不息,炸後的糖環呈金黃色,亦有黃金滿屋之意。

28梧州大福餅

大福餅是梧州傳統糕點,相傳大福餅最早見於清代咸豐年間,原為從廣東移居梧州城郊的一位老太太創制。1956年,梧州市餅食社廣泛收集了解放前各家餅鋪“大福餅”的原料配方和製作工藝,加以綜合研究,取其精華,恢復了這一著名糕點的生產。

29扶綏紅薯糍粑

紅薯糍粑是扶綏龍頭鄉一帶的特色小吃。每年的11月中下旬紅薯收穫以後,當地人就把紅薯做成糍粑,是節日或農閒時候吃的美食。另外,在當地,它還可以作為老人壽宴上的“壽餅”送給親戚朋友。根據個人喜好,可以放入各種餡料,花生、芝麻糖、韭菜、蒜苗秧等。做好後的紅薯糍粑可煎炸也可蒸來吃。

30賓陽鹽糕

傳統的鹽糕有杯糕和碗糕兩種,用瓷制小酒杯蒸的叫杯糕,用碗蒸的叫碗糕。

現在賓陽街上還經常見賣鹽糕的小攤,幾塊錢一碗,老闆會幫忙切成好幾塊,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放調料,蒜泥、炸花生、蔥花、辣椒、蠔油、花生油以及酸甜鹵水等等。

31東興雞屎藤糕

在東興,人們認為雞屎藤有驅鬼辟邪的作用,所以在清明節一定要做一點給全家人吃。雞屎藤是一種當地的藤類植物,有點臭味,可以做藥,治療小兒疳積、支氣管炎、肺結核咳嗽等。還有消暑清熱的功效。

32環江狗屁粑

環江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美食,每到端午節,當地人除了做粽子,還要做一種叫做“狗屁粑”的糕點。為什麼叫狗屁粑呢?是因為用的原料裡面有狗屁藤。狗屁藤是生長在灌木叢中的攀緣藤本植物,採集時,植物漿的氣味猶如屁臭,人們因此稱之為狗屁藤。

將狗屁藤洗乾淨,用木捶搗碎,用布包好,把水分擠出來,然後把擠出來的藤水和糯米浸泡一至兩天后,再拿糯米磨成米漿,把米槳蒸或煎的時候放些芝麻、白糖便成了味香可口的“狗屁粑”。萬萬沒想到,製作好後的狗屁粑會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吃起來又香又甜。

33橫縣芝麻餅

橫縣芝麻餅白麵為主料,配以芝麻、酥油、堿面等副料,上爐烘烤而成。芝麻餅趁熱吃堅韌、鮮香,烤幹吃酥脆可口。

34忻城蓮蓉層層酥

蓮蓉層層酥是來賓忻城的傳統風味小吃,既作為小吃應市,也做筵席點心上桌,酥層分明,口感酥軟,口味香甜滋潤。

35興安糍粑

桂林興安一帶過春節走親戚,總要挑一擔糍粑送給主人家。那糍粑圓如滿月,白如玉雪,放在水缸裡,只要勤換水,存放幾個月也不變質。放在火上烤,糍粑慢慢地就變得軟軟和和的,切成小塊用油炸,外脆裡軟也好吃。

36陽朔興坪松花糖

松花糖也是廣西很多地方的一種傳統小吃,人們認為它的顆粒像松樹的花球,且顏色也相似,故取名叫松花糖。2009年,興坪松花糖榮獲陽朔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殊榮。

37東蘭武篆油團

河池東蘭武篆的油團,以武篆鎮當地糯米作原料,加工、粉碎、泡水、過濾,然後捏成雞蛋大小的圓團,用當地的山茶油煎炸熟透,然後除盡餘油,倒入細碎的黃糖攪拌,等到黃糖將油團裹嚴,便可出鍋。味道香脆爽甜,奇妙無比,令人食欲大增,吃了還想兜著走!

38龍圩豬油餅

龍圩豬油餅是蒼梧縣歷史較為悠久的傳統名點,有軟、硬兩種,其形狀成圓形,餅面印有蟲鳥花卉,色、香、味俱佳,遠近馳名。其味甘香,口感鬆軟,營養豐富,老少鹹宜,是居家、旅遊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39東興風吹餅

風吹餅俗稱"冰喇",像草帽般大,是廣西防城港市東興京島最有名的風味小吃之一,因其極薄,薄得連風都可吹走,故名"風吹餅"。

40東興煎堆

煎堆,又名混堆。一種用糯米和綠豆做成的煎餅,色澤黃亮,外脆內軟,香甜可口,是江平鎮人民常做的一種傳統美食。

41金秀野菜糯米糍

野菜糯米糍是來賓金秀縣的美食。將野菜處理乾淨後混合糯米粉,加少量的粘米粉,黃糖等等材料揉粉許久,用純淨的花生油酥炸至香噴噴即可,有補氣暖身的功效。

42融水沙堆

沙堆又名“沙壅”或“沙翁”,是典型的融水點心。沙堆是被作為新年的應節食品,是融水家家戶戶年前都要動手製作的年貨。做沙堆的關鍵,是糯米粉要經過發酵,如此經油炸熟之後,表面香酥,內裡的芯卻是綿軟的,像是一塊細膩彈牙的軟糕。

43融安水糕

融安水糕製作的方法比較簡單,用米加水磨成糊狀,然後加糖蒸制。口感極佳,融安人從小吃到大。

44融水銅瓢粑

此風味小吃,融水人嫁娶之時亦為待客之用。制所用器具為質小瓢,瓢打制呈五角心形。製作時將純米漿倒入其中,佐料配以時令素菜瓜、南瓜丁、紅薯丁、蓮藕薄條、蔥花碎末、豬油之類放入油中,起鍋後便可吃到美味香甜的銅瓢耙了。

45桂林水糍粑

水糍粑是桂林的本地小吃,質地細膩柔韌、 潔白晶美, 如趁出籠時熱氣騰騰, 再裹上點白糖或熟豆粉,更是色美味鮮,口感細滑沁甜。

何以解憂?唯有美食

這45種好吃又不胖的廣西糕點

小夥伴們吃過多少?

7海淵沙糕

沙糕是桂南一帶傳統名糕點,最著名的當屬寧明縣海淵沙糕和防城港上思沙糕,是將芝麻、麻油、熟油、白砂糖及精糯米粉炒熟後,置入大木格中壓制再分割成小塊,食而不膩,香甜可口!

8桂平綠豆糕

綠豆性味甘寒,有清熱解毒、祛暑止渴、利水消腫、明目退翳之功效。桂平綠豆糕細嫩甘滑,清香綿軟不粘牙,甜而不膩,品嘗時佐之以西山茶,味道更佳。

9江平芋頭糕

江平芋頭糕是東興著名小吃,先把芋頭和香腸過油鍋炸熟至脆皮,與粘米粉、五香粉、鹽等佐料拌勻上籠蒸熟,切成方形煎幹便可,焦香軟糯,愛不釋口!

10南丹糖糕

南丹糖糕粑是將和好的糯米粉好面倒入內含豬油的薑糖水揉搓成型,放入鋪滿芭蕉葉的蒸籠裡征蒸熟即可。色澤紅亮,柔軟細膩,香甜可口。

11龍頭白糕

白糕起源于崇左市扶綏縣龍頭鄉,已有百餘年歷史。先用大米磨成米漿,放入蒸籠一層一層蒸熟後鋪上蔥花、花生米等佐料,切成方塊拌上油、鹽、辣椒等配料,聞之鮮香撲鼻,食之細膩有勁。

12渠舊涼糕

涼糕是渠舊點心糕類食品中的一個品種,精選粳米研磨蒸制,口感脆、滑、甜、涼,軟糯醇香。配以番茄、辣椒等食材熬煮的醬料,開胃爽口。

13倫教糕

倫教糕有白色和黃色兩種,區別就在於是加白糖還是黃糖,長得很發糕很鬼像的,只不過更加晶瑩透亮,而且內部多孔,呈均勻的晶花形狀。據小南南金舌頭品鑒,倫教糕彈性更強,牙嚼帶韌性,更為清涼、香甜。

14發糕

發糕最大的特色是在製作過程中加入適量糯米酒發酵而成,聞之鮮香撲鼻、食之甜而不膩、糯而不粘。加入紅糖之後的發糕,蒸煮出來是褐色的,異常香甜,南寧、桂林一帶的發糕尤其常見。

15馬拉糕

馬拉糕由麵粉、雞蛋、豬油、牛油混合發酵三日,最後放在蒸籠蒸制而成,呈金黃色,新鮮吃時非常蓬鬆、柔軟,作早餐非常合適。

16白糖糕

白糖糕清甜爽口,彈牙煙韌,看起來簡簡單單,做起來卻有點複雜:把大米磨漿,用米漿糕種發酵後,加入白砂糖蒸熟而成。正是加了白糖,所以湊近聞,會有淡淡的酸味,就像生榨米粉一樣,這不是變壞了,而是發酵特有的味道。

17缽仔糕

缽仔糕是傳統的廣式小吃,這種裝在小碗裡的點心仿佛生來就屬於街頭巷尾,它的主料是粘米粉和澄面,把材料放在一個個小瓷碗裡蒸熟,要吃的時候要倒出來,用竹簽穿起來吃。

18艾葉粑

《本草綱目》記載:“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葉粑將艾葉煮熟去苦味,摻入糯米粉,配以芝麻糖餡,柚子葉托底,蒸出來的艾葉粑,清香撲鼻,口感細膩。

19蕉葉糍

蕉葉糍是兩廣一帶的小吃,因用芭蕉葉包裹著糍粑而得名。有甜鹹兩種,在貴港桂平一帶,還把蕉葉糍叫做葉孖(咩)果。因為芭蕉葉寬大,人們又喜圖個雙生好意頭,有的人就會一片蕉葉子包兩個糍粑,故而得名。

20狗舌粑

狗舌粑是農曆七月的代表美食,芝麻糯米粉為皮,裹入芝麻餡,高粱葉墊底蒸熟,高粱葉的清香、芝麻香、糯米香集於一體,配以恭城油茶,便是不可缺少的美食。

21洛滿水油堆

水油堆是廣西柳江縣洛滿鎮的一道名小吃,也叫糖油粑粑,主要成分是糯米和粘米。炸出來的油堆因為沾了糖漿,就是軟的,夾一個放進碗裡,再淋上紅糖水,咬一口,又軟又糯,又甜又香。

22開口棗

開口棗為圓球形,因其經油炸後上端裂開而得名。外粘芝麻,香甜暄酥,十分可口。

23薄撐

薄撐是一種糯米製成的傳統點心。傳聞,薄撐的由來是女媧補天的傑作,而到了清末民初,薄撐又有了另一種不同的功能和含義。珠三角一帶的孩子多是進“卜蔔齋”(即私塾)念書。繁多的入學儀式中,其中一儀式是父親帶著孩子到先生安排的位置,把一塊用糯米粉製成的薄餅放在椅子上,命兒子坐下。博餅粘在孩子的屁股上,有勤奮讀書的寓意,意為“坐定定、唔走得、專心讀書”。

24玉林白散

白散其實就是米花啦,是玉林人的傳統年貨。白散有點像圓盤倒扣,上面往往伴以各種各樣的陽刻書法字,字的內容通常是“福、祿、壽、喜”。食用之前,主人用手在上面一壓,這個精美的藝術品頃刻間散開,往嘴裡一咬,香、甜、酥、脆,回味無窮。

25麻通

麻通又叫麻圓,用上等糯米、白糖、芝麻、茶油、飴糖等,因用芝麻包裹,內如通草而得名麻通。大而不重,甜而不膩,酥脆爽口,輕、香、甜、酥、脆俱全。

26加映角

加映角又叫酥角,有甜有鹹。先將麵粉加上雞蛋、豬油製成角皮,包入炒熟碾碎的花生米、芝麻、白糖,包成半月型角子,圓邊捏緊並扭上花紋入鍋油炸呈金黃色。

27糖環

糖環可以說是廣西春節不可缺少的“年果”之一,小時候經常吃到。它形狀別致,環環相連,寓意生生不息,炸後的糖環呈金黃色,亦有黃金滿屋之意。

28梧州大福餅

大福餅是梧州傳統糕點,相傳大福餅最早見於清代咸豐年間,原為從廣東移居梧州城郊的一位老太太創制。1956年,梧州市餅食社廣泛收集了解放前各家餅鋪“大福餅”的原料配方和製作工藝,加以綜合研究,取其精華,恢復了這一著名糕點的生產。

29扶綏紅薯糍粑

紅薯糍粑是扶綏龍頭鄉一帶的特色小吃。每年的11月中下旬紅薯收穫以後,當地人就把紅薯做成糍粑,是節日或農閒時候吃的美食。另外,在當地,它還可以作為老人壽宴上的“壽餅”送給親戚朋友。根據個人喜好,可以放入各種餡料,花生、芝麻糖、韭菜、蒜苗秧等。做好後的紅薯糍粑可煎炸也可蒸來吃。

30賓陽鹽糕

傳統的鹽糕有杯糕和碗糕兩種,用瓷制小酒杯蒸的叫杯糕,用碗蒸的叫碗糕。

現在賓陽街上還經常見賣鹽糕的小攤,幾塊錢一碗,老闆會幫忙切成好幾塊,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放調料,蒜泥、炸花生、蔥花、辣椒、蠔油、花生油以及酸甜鹵水等等。

31東興雞屎藤糕

在東興,人們認為雞屎藤有驅鬼辟邪的作用,所以在清明節一定要做一點給全家人吃。雞屎藤是一種當地的藤類植物,有點臭味,可以做藥,治療小兒疳積、支氣管炎、肺結核咳嗽等。還有消暑清熱的功效。

32環江狗屁粑

環江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美食,每到端午節,當地人除了做粽子,還要做一種叫做“狗屁粑”的糕點。為什麼叫狗屁粑呢?是因為用的原料裡面有狗屁藤。狗屁藤是生長在灌木叢中的攀緣藤本植物,採集時,植物漿的氣味猶如屁臭,人們因此稱之為狗屁藤。

將狗屁藤洗乾淨,用木捶搗碎,用布包好,把水分擠出來,然後把擠出來的藤水和糯米浸泡一至兩天后,再拿糯米磨成米漿,把米槳蒸或煎的時候放些芝麻、白糖便成了味香可口的“狗屁粑”。萬萬沒想到,製作好後的狗屁粑會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吃起來又香又甜。

33橫縣芝麻餅

橫縣芝麻餅白麵為主料,配以芝麻、酥油、堿面等副料,上爐烘烤而成。芝麻餅趁熱吃堅韌、鮮香,烤幹吃酥脆可口。

34忻城蓮蓉層層酥

蓮蓉層層酥是來賓忻城的傳統風味小吃,既作為小吃應市,也做筵席點心上桌,酥層分明,口感酥軟,口味香甜滋潤。

35興安糍粑

桂林興安一帶過春節走親戚,總要挑一擔糍粑送給主人家。那糍粑圓如滿月,白如玉雪,放在水缸裡,只要勤換水,存放幾個月也不變質。放在火上烤,糍粑慢慢地就變得軟軟和和的,切成小塊用油炸,外脆裡軟也好吃。

36陽朔興坪松花糖

松花糖也是廣西很多地方的一種傳統小吃,人們認為它的顆粒像松樹的花球,且顏色也相似,故取名叫松花糖。2009年,興坪松花糖榮獲陽朔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殊榮。

37東蘭武篆油團

河池東蘭武篆的油團,以武篆鎮當地糯米作原料,加工、粉碎、泡水、過濾,然後捏成雞蛋大小的圓團,用當地的山茶油煎炸熟透,然後除盡餘油,倒入細碎的黃糖攪拌,等到黃糖將油團裹嚴,便可出鍋。味道香脆爽甜,奇妙無比,令人食欲大增,吃了還想兜著走!

38龍圩豬油餅

龍圩豬油餅是蒼梧縣歷史較為悠久的傳統名點,有軟、硬兩種,其形狀成圓形,餅面印有蟲鳥花卉,色、香、味俱佳,遠近馳名。其味甘香,口感鬆軟,營養豐富,老少鹹宜,是居家、旅遊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39東興風吹餅

風吹餅俗稱"冰喇",像草帽般大,是廣西防城港市東興京島最有名的風味小吃之一,因其極薄,薄得連風都可吹走,故名"風吹餅"。

40東興煎堆

煎堆,又名混堆。一種用糯米和綠豆做成的煎餅,色澤黃亮,外脆內軟,香甜可口,是江平鎮人民常做的一種傳統美食。

41金秀野菜糯米糍

野菜糯米糍是來賓金秀縣的美食。將野菜處理乾淨後混合糯米粉,加少量的粘米粉,黃糖等等材料揉粉許久,用純淨的花生油酥炸至香噴噴即可,有補氣暖身的功效。

42融水沙堆

沙堆又名“沙壅”或“沙翁”,是典型的融水點心。沙堆是被作為新年的應節食品,是融水家家戶戶年前都要動手製作的年貨。做沙堆的關鍵,是糯米粉要經過發酵,如此經油炸熟之後,表面香酥,內裡的芯卻是綿軟的,像是一塊細膩彈牙的軟糕。

43融安水糕

融安水糕製作的方法比較簡單,用米加水磨成糊狀,然後加糖蒸制。口感極佳,融安人從小吃到大。

44融水銅瓢粑

此風味小吃,融水人嫁娶之時亦為待客之用。制所用器具為質小瓢,瓢打制呈五角心形。製作時將純米漿倒入其中,佐料配以時令素菜瓜、南瓜丁、紅薯丁、蓮藕薄條、蔥花碎末、豬油之類放入油中,起鍋後便可吃到美味香甜的銅瓢耙了。

45桂林水糍粑

水糍粑是桂林的本地小吃,質地細膩柔韌、 潔白晶美, 如趁出籠時熱氣騰騰, 再裹上點白糖或熟豆粉,更是色美味鮮,口感細滑沁甜。

何以解憂?唯有美食

這45種好吃又不胖的廣西糕點

小夥伴們吃過多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