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從十五世紀的鄭和寶船上買張票 坐上開往2018的廣州地鐵4號線

■畢志毅/攝

廣州地鐵4條新線都有嶺南文化主題站,記者實探南沙客運港站,海上絲路場景十分夢幻

新快報訊 記者李佳文 通訊員葉子川 杜亞楠報導 廣州地鐵年底開通的4條新線路都有一個別具特色的嶺南文化主題網站!12月5日,廣州地鐵宣佈,四個主題網站分別為4號線南延線南沙客運港站、13號線南海神廟站、9號線廣州北站和知識城線知識城站。 這四個極具地標性意義的車站,將再現海上絲綢之路、醒獅、山水石、漢字等嶺南文化的傳統韻味。

繼6號線和7號線多個地鐵站設置文化牆後,廣州地鐵繼續在今年底開通四條新線的裝飾設計中延續歷史文化風格。

據廣州地鐵設計院設計師王昕介紹,廣州地鐵根據不同的區域,在四條新線中各選取了一個客運量較大或者歷史底蘊濃厚的地鐵站,深入挖掘嶺南文化內涵,重點展現其背後的“故事”,以此作為各線的文化主題站。

與以往6號線和7號線的設計思路不同,本次的四個嶺南文化主題站並不拘泥于“文化牆”這一傳統方式,而是既有文化牆,更有由點到面,甚至是整個車站立體設計的創新設計。 因此,在材質的選擇上,比之前有突破,按照不同的嶺南文化主題,引入了各種傳統和現代的材料呈現,力求表現文化元素多元化,不再是單一的設置文化牆。

比如:廣州北站為了配合醒獅的元素,將納米石3D列印、人造石、玻璃等材料,以文化牆的表現形式呈現;南海神廟站則因應“歷史”這一主題,以傳統的石材為材料打造整個文化主題站;為了體現知識的現代美感,知識城站就以大量的鋁合金和LED燈具來打造文化主題站;而南沙客運港站為了突出海上絲綢之路,運用藝術石材、文化雕塑和藝術燈具等多種材料,對車站進行全新的包裝設計。

新快報記者提前探營了最具視覺衝擊力的南沙客運港站,該站站廳中間的大木船,配合藍色大理石地板,掛在天花板的金屬海鷗,重現了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盛景,十分夢幻。

17分鐘從金洲到南沙客運港

●4號線南沙客運港站

12月5日上午,新快報記者從地鐵4號線終點金洲站搭乘仍在調試階段的列車,沿著4號線南延段繼續向南前往南沙客運港站。 4號線南延段是全地下線路,網站包括飛沙角、廣隆、大湧、塘坑、南橫、南沙客運港站。新快報記者掐表計時,平均站與站之間能在3分鐘以內跑完,從金洲到南沙客運港站只要17分鐘。

從南沙客運港G出口走出地面,再步行不到200米,就是南沙客運港碼頭。該站預留了地下通道連通南沙客運港,未來建成後更加方便乘客從地鐵站直接到碼頭。對遊客而言,今後去南沙天后宮、蒲州花園更加便捷。從南沙客運港站到蒲州花園和南沙天后宮的距離分別是500米和1.5公里,步行的話大概分別只要6分鐘和19分鐘。

從南沙客運港站下車,記者通過扶手電梯上站廳層,就看到天花、牆面、地板都採用了不銹鋼螺旋帶狀造型,短短200米的通道,就像時光隧道一樣,帶乘客一步步走向十五世紀的夢幻航海場景。

在站廳層,天空是藍色的,天花板上懸吊著數不清的金屬海鷗燈具。地面採用的是藍色天然石材,帶有黑色的紋路,仿佛有種海洋的神秘色彩。牆柱通過漸變顏色讓地板與天花板形成海天一色的空間,讓人置身于大海之中。

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站廳正中央一艘巨大的木質寶船。這艘寶船造型以當年下西洋的鄭和寶船為原型進行設計,寓意“寶船起航”。更妙的是,船身的小洞嵌入了兩排二十台背對背的自動售票機。通過船頭造型的寶船文化雕塑與站廳售票機整合,打造出富有“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展示意境。

一幅“海不揚波”的歷史畫卷

●13號線南海神廟——歷史之景

南海神廟是廣州海絲文化申遺的重要部分,“海不揚波”代表著南海神廟作為出海祭祀的場所精神。車站內的裝修元素通過表達“海不揚波”的海上場景,描繪出南海神廟的“海絲文化”歷史畫卷。

乘客從通道進入車站時,能感受到地面透徹的白色石材與緩緩的紅色波浪圖案石材如同平靜的海水在腳下靜靜流淌,也象徵著海絲文化源遠流長。來到站廳後,一眼就能看到牆面不銹鋼板蝕刻著從下部磨砂到上部鏡面的漸變式的江崖海水紋圖案,讓人仿佛置身于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此外,站廳不銹鋼欄杆上嵌入的玻璃從下到上漸變式的圓點圖案則表達出海上霧氣升騰的景象。從遠處縱覽整個車站,呈現出一片霧氣從海面升騰到柱子、再升騰到天空的場景,猶如帶著乘客沿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再次啟航。

耳畔響起舞獅鼓點聲聲

●9號線廣州北站——獅舞南粵

據瞭解,醒獅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2009年入選花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廣東舞苑中的一寶。而廣東醒獅是民間體育藝術的典型代表,更是廣東人民篳路藍縷、昂揚向上和奮發進取精神的寫照。

該站採用“獅舞南粵”為主題,文化牆的整體結構以廣州城市剪影和珠江為背景,將“醒獅”作為設計主體。用藝術性與設計感相結合的表現手法,生動形象地營造出獅子的威猛和剛毅。乘客面對文化牆而立,耳畔仿佛能夠聽到古老的醒獅舞動的鼓點聲聲,使歷史與現實在這裡交相輝映。

在傳統與現代中見證智慧的崛起

●知識城站——智·薈

該站主題文化牆採用鋁合金書卷造型,以“智·薈”為主題。其中,書卷造型為廣州城市邊際線,讓人感覺置身在珠水之畔,配上點綴的LED燈光,一番書卷的氣息撲面而來。與此同時,現代城市文明與智慧以“紙張”為載體,用“現代建築”為表達,兩者相互交織碰撞,帶著乘客一起見證現代智慧的發展與崛起,將“智·薈”的核心理念完美呈現,營造出極具藝術與設計感的智慧之城,生動有力、藝術感強。整個牆面再搭配車站整體裝修風格,採用白色的主色調,更顯智慧之城的科技感,現代感。

4號線南延段是全地下線路,網站包括飛沙角、廣隆、大湧、塘坑、南橫、南沙客運港站。新快報記者掐表計時,平均站與站之間能在3分鐘以內跑完,從金洲到南沙客運港站只要17分鐘。

從南沙客運港G出口走出地面,再步行不到200米,就是南沙客運港碼頭。該站預留了地下通道連通南沙客運港,未來建成後更加方便乘客從地鐵站直接到碼頭。對遊客而言,今後去南沙天后宮、蒲州花園更加便捷。從南沙客運港站到蒲州花園和南沙天后宮的距離分別是500米和1.5公里,步行的話大概分別只要6分鐘和19分鐘。

從南沙客運港站下車,記者通過扶手電梯上站廳層,就看到天花、牆面、地板都採用了不銹鋼螺旋帶狀造型,短短200米的通道,就像時光隧道一樣,帶乘客一步步走向十五世紀的夢幻航海場景。

在站廳層,天空是藍色的,天花板上懸吊著數不清的金屬海鷗燈具。地面採用的是藍色天然石材,帶有黑色的紋路,仿佛有種海洋的神秘色彩。牆柱通過漸變顏色讓地板與天花板形成海天一色的空間,讓人置身于大海之中。

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站廳正中央一艘巨大的木質寶船。這艘寶船造型以當年下西洋的鄭和寶船為原型進行設計,寓意“寶船起航”。更妙的是,船身的小洞嵌入了兩排二十台背對背的自動售票機。通過船頭造型的寶船文化雕塑與站廳售票機整合,打造出富有“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展示意境。

一幅“海不揚波”的歷史畫卷

●13號線南海神廟——歷史之景

南海神廟是廣州海絲文化申遺的重要部分,“海不揚波”代表著南海神廟作為出海祭祀的場所精神。車站內的裝修元素通過表達“海不揚波”的海上場景,描繪出南海神廟的“海絲文化”歷史畫卷。

乘客從通道進入車站時,能感受到地面透徹的白色石材與緩緩的紅色波浪圖案石材如同平靜的海水在腳下靜靜流淌,也象徵著海絲文化源遠流長。來到站廳後,一眼就能看到牆面不銹鋼板蝕刻著從下部磨砂到上部鏡面的漸變式的江崖海水紋圖案,讓人仿佛置身于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此外,站廳不銹鋼欄杆上嵌入的玻璃從下到上漸變式的圓點圖案則表達出海上霧氣升騰的景象。從遠處縱覽整個車站,呈現出一片霧氣從海面升騰到柱子、再升騰到天空的場景,猶如帶著乘客沿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再次啟航。

耳畔響起舞獅鼓點聲聲

●9號線廣州北站——獅舞南粵

據瞭解,醒獅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2009年入選花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廣東舞苑中的一寶。而廣東醒獅是民間體育藝術的典型代表,更是廣東人民篳路藍縷、昂揚向上和奮發進取精神的寫照。

該站採用“獅舞南粵”為主題,文化牆的整體結構以廣州城市剪影和珠江為背景,將“醒獅”作為設計主體。用藝術性與設計感相結合的表現手法,生動形象地營造出獅子的威猛和剛毅。乘客面對文化牆而立,耳畔仿佛能夠聽到古老的醒獅舞動的鼓點聲聲,使歷史與現實在這裡交相輝映。

在傳統與現代中見證智慧的崛起

●知識城站——智·薈

該站主題文化牆採用鋁合金書卷造型,以“智·薈”為主題。其中,書卷造型為廣州城市邊際線,讓人感覺置身在珠水之畔,配上點綴的LED燈光,一番書卷的氣息撲面而來。與此同時,現代城市文明與智慧以“紙張”為載體,用“現代建築”為表達,兩者相互交織碰撞,帶著乘客一起見證現代智慧的發展與崛起,將“智·薈”的核心理念完美呈現,營造出極具藝術與設計感的智慧之城,生動有力、藝術感強。整個牆面再搭配車站整體裝修風格,採用白色的主色調,更顯智慧之城的科技感,現代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