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金三角最大毒梟,從不向中國輸送毒☆禁☆品,原因他說了二十個字

金三角”是當今世界四大毒品產地之一。 鴉片貿易在這個“沒人管”的獨立王國歷來都是一樁公開的買賣。 繼羅興漢之後的鴉片大王坤沙就是“金三角”之主。 他的本事不僅只表現在販毒方面, 他治軍恩威並重, 對於吸毒的部下一律槍決。 坤沙說, 我是撣邦的領袖, 販毒是為了我的民族解放。

坤沙1933年出生於緬甸撣邦萊莫山弄掌大寨, 屬有中國血統的緬甸撣族。 他的先祖是從中國雲南遷入撣邦的, 到坤沙已是第8代, 坤沙的祖父叫坤宜賽, 中國名為張純武, 他是萊莫山一帶撣族中最有實力的統治者。 坤沙有三個名字,

中文名字叫“張奇夫”, 緬甸名字為“關約”, “坤沙”則是泰國名字。 坤沙從小未讀過書, 幼年時失去了母親, 生活在一個破裂的家庭中。 後來由一個名叫昆山的親戚撫養成人。

1949年張奇夫16歲, 當時國民軍第8軍、第26軍殘部從雲南逃到緬甸, 進入了金三角地區,

是位於東南亞泰國、緬甸和老撾三國邊境的地區, 後來張奇夫從泰國潛回金三角, 很快建立起自己的隊伍。

張奇夫有自己的軍事力量後, 改了一個緬甸名字叫“坤沙”, 他在金三角地區主要種植販賣鴉片毒品為經濟來源, 坤沙不斷收留敗軍, 實力漸漸強大起來, 1967年坤沙的販毒團夥跟羅興漢大戰, 結果坤沙獲勝, 從此金三角地區70%的毒品生意由他接管, 他也被人稱為“鴉片大王”。

緬甸軍方肯定是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 但都沒徹底剿滅他, 反而讓他越做越大, 他的軍隊紀律嚴明, 並不是烏合之眾。 坤沙規定:絕對不允許自己的手下吸毒, 吸毒者一律槍斃。 因為他深知, 吸毒會削弱軍隊戰鬥力。

同時他利用販毒資金, 興辦學校, 培養青年人讀書。 雖然在多數人眼中, 坤沙是“十惡不赦的毒販”, 但他在撣邦地區深得人心, 外界也有不少人評價坤沙為雙面梟雄。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 坤沙掌控了400公里的泰緬邊界, 他在這一地區大肆販毒, 收穫頗豐, 形成了一個自己的“獨立王國”, 坤沙在自己建立的王國裡擔任“總統”, 他本人非常推崇漢文化, 在坤沙治理下的王國, 孩子們從小學到中學, 學的第一門語音就是漢語, 所以當地人很多能熟練使用中文, 當地的飲食也是雲南菜為主, 可見坤沙的確把自己當成中國人, 但中國認不認他又是另一回事了。

最難得可貴的是, 張奇夫從不向中國賣毒品。 他對自己的漢人血統有認同感, 他曾經說過:“當年西方人用鴉片欺辱中國人, 今天我要還回去。 ”他巔峰時期控制著金三角百分之80的毒品交易, 其中百分之40銷售美國, 被美國視為眼中釘, 肉中刺。 懸賞200萬美元通緝他。

1994年5月,緬甸政府派出七千多人的隊伍圍剿坤沙,俗話說,盛極必衰,此時的坤沙年事已高,漸漸無法事必躬親,內部出現了分歧,許多士兵出走。而此時,已經和坤沙是敵人的緬甸政府忽然對坤沙拋出橄欖枝,承諾對坤沙“特赦”。坤沙不愧是一代梟雄,能屈能伸,看到大勢已去後,做出了重要決定,接受緬甸政府的特赦。1996年1月5日,坤沙解除武裝,不久後住進了由緬甸政府軍保衛的豪宅,從此他開始被軟禁的晚年生活,直到2007年10月26日病逝。

據接觸過坤沙的人說,他很有個人魅力,而且長相斯文隨和,還很講義氣又尊重讀書人,尤其是他從不向中國販毒,這點讓很多國人如今仍對他有好感。

1994年5月,緬甸政府派出七千多人的隊伍圍剿坤沙,俗話說,盛極必衰,此時的坤沙年事已高,漸漸無法事必躬親,內部出現了分歧,許多士兵出走。而此時,已經和坤沙是敵人的緬甸政府忽然對坤沙拋出橄欖枝,承諾對坤沙“特赦”。坤沙不愧是一代梟雄,能屈能伸,看到大勢已去後,做出了重要決定,接受緬甸政府的特赦。1996年1月5日,坤沙解除武裝,不久後住進了由緬甸政府軍保衛的豪宅,從此他開始被軟禁的晚年生活,直到2007年10月26日病逝。

據接觸過坤沙的人說,他很有個人魅力,而且長相斯文隨和,還很講義氣又尊重讀書人,尤其是他從不向中國販毒,這點讓很多國人如今仍對他有好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