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0個小故事,讀懂古人說話之道

1、戒狂矜之言

趙國有一個方士好講大話, 他自稱見過伏羲、女媧、神農、蚩尤、蒼頡、堯、舜、禹、湯、穆天子、瑤池聖母等等, 已經活了幾千年了。 有一天, 趙王從馬上摔下來, 傷的不輕, 醫生說, 需要千年以上的血才能治癒, 於是趙王就命令把方士殺了取血。 嚇得方士趕緊澄清自己是吹牛, 但是趙王不信他, 認為他是為了保命而撒謊, 還是把他殺了。

很多人沒事兒就喜歡吹牛, 好像不說大話顯不出自己的本事。 但是一旦別人信以為真, 那可就要付出代價了。 所以, 千萬不要不知輕重, 胡亂吹牛。

2、戒輕諾之言

春秋時期周莊王九年,

齊國聯合宋、魯、陳、蔡四個諸侯國攻打衛國, 衛國被攻陷後, 齊國諸侯齊襄公擔心周王會派兵來討伐, 就派大夫連稱為將軍、管至父為副將, 統領兵馬在葵邱那個偏遠的地方戍守。 二位將軍臨行前請示齊襄公道:“戍守邊疆雖然勞苦, 但是作為你的臣子不敢推辭, 只是我們去駐守得有個期限, 主公以什麼為期限呢?”

當時, 齊襄公正在吃瓜, 就順口應付說:“現在正是瓜熟時節, 等到明年瓜再成熟的時候, 朕會派遣別人替代你們的。 ”二位將軍於是帶兵前往葵邱駐紮。 不知不覺間一年光景過去了。 但是齊襄公卻把這事兒給忘了, 因此招致兩位將軍的不滿。

他們給齊襄公獻上剛成熟的瓜, 暗示齊王能履行諾言, 誰料齊王根本就沒招回他們的打算。

兩人氣得牙癢癢, 暗地聯合公孫無知, 起兵造反, 推舉了新的國君。

所謂“輕諾必寡信”, 一個人要做出承諾, 一定要慎重, 如果不能履行, 千萬不要輕易向人許願, 不然就會招致禍患。

3、戒多言

曹操害怕有人暗自謀害自己, 常吩咐侍衛們說:“我夢中好殺人, 凡是我睡著的時候, 你們切勿靠近我!”有一個晚上曹操在帳中睡覺, 被子落到了地上, 近侍慌忙取被為他覆蓋。 曹操立即跳起來拔劍把他殺了, 然後繼續上床睡覺。

半夜起來的時候, 假裝吃驚的問:“是誰殺了我的侍衛?”大家都以實相告。 曹操痛哭, 命人厚葬近侍。 人們都以為曹操果真是在夢中殺人, 惟有楊修知道了他的意圖, 下葬時嘆惜的說:“不是丞相在夢中,

是你在夢中呀!”曹操聽到後十分厭惡楊修。 終於在“雞肋事件”中以擾亂軍心為由, 殺了楊修。

《周易》裡講“吉人之辭寡, 躁人之辭多。 ”有吉德之人, 自知為善不足, 非不得已不講話;急躁之人, 急於自售, 所以話說得多。 禍從口出, 該說的說, 不該說的不能說, 否則禍患就會降臨。

4、戒直言

《戰國策》裡有一個《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 說的是趙太后剛剛執政, 秦國就急攻趙國, 危急關頭, 趙國不得不求救于齊, 而齊國卻提出救援條件, 是讓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

溺愛孩子、缺乏政治遠見的趙太后不肯答應這個條件, 於是大臣竭力勸阻, 惹的太后暴怒, “有複言令長安君為質者, 老婦必唾其面”。 面對此情此景, 深諳說話藝術的左師觸龍並沒有像別的朝臣那樣一味地犯顏直諫,

而是察言觀色, 相機行事。

他知道, 趙太后剛剛執政, 缺乏政治經驗, 目光短淺, 加之女性特有的溺愛孩子的心理, 盛怒之下, 任何談及人質的問題都會讓太后難以接受, 使得結果適得其反。

所以觸龍避其鋒芒, 對讓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的事隻字不提, 而是轉移話題。 先問太后飲食住行, 繼之論及疼愛子女的事情, 最後大談王位繼承問題, 讓太后明白, 如果太子不經受磨煉, 將來繼位的時候會面臨更糟糕的局面。 不知不覺之中, 太后怒氣全消, 幡然悔悟, 明白了怎樣才是疼愛孩子的道理, 高興地安排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

日常生活中, 很多人喜歡快人快語。 但是有時候直言不諱往往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

這個時候需要一些說話的技巧。

5、戒譏評之言

《資治通鑒》記載了一個故事:一次會餐, 寇准的鬍子不小心沾了湯汁, 丁謂站起來慢慢替他擦乾淨。 寇准諷刺說, 你身為國家大臣, 就是替領導擦鬍鬚的嗎?

丁謂自此記恨寇准。 寇准的話看上去是玩笑, 但實際上卻是一種過於直爽的諷刺挖苦。 自此, 丁謂全力詆毀寇准, 並且和王欽若、曹利用等同樣受過寇准謾駡、諷刺、挖苦的大官結成同盟, 共同對付他, 經常在皇帝面前說寇准的壞話。 最後連皇帝也覺得寇准不會講話了, 寇准政治生命也隨之結束, 一而再, 再而三被流放, 直至客死雷州。 寇准的悲劇, 根源就是沒有管好自己的口, 丁謂的人品是有問題, 但是當面諷刺別人, 只會招來記恨和抱負。

不要輕易的譏諷別人,每個都有自尊心,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今天傷害了別人,明天就有可能引來報復。

6、戒揭人短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少年時當過放牛郎,交了一些窮朋友。稱帝后,有兩個從前的窮朋友來見他。因兩人的話說得不一樣,兩人的命運也各不一樣。第一個人被引進宮內,他一坐下便指手劃腳地說:“我主萬歲!皇上還記得嗎?從前你和我都替財主放牛。有一天我在蘆花蕩裡,把偷來的青豆放在瓦罐裡煮。沒等煮熟,大家都搶著吃。你把罐子都打爛了,撒了滿地的青豆,湯都潑在地上了。你只顧從地上抓豆吃,不小心把草葉送進嘴裡,卡住了喉嚨。還是我的主意,叫你把青菜葉吞下,才把卡在喉頭的草葉咽進肚裡去。”朱元璋聽了他的述說,在百官面前哭笑不得,為了保住體面,他把臉一沉厲聲喝道:“哪來的瘋子,替我亂棍打出去!”

這個抱頭竄出的倒楣蛋,去給朱元璋的另一位舊友——昔日的同路放牛娃說了這件事。那個放牛娃泯嘴一笑,說:“你看我去,保得富貴。”於是他大搖大擺走進宮來,一見朱元璋,納頭便拜,然後敘起舊來:“皇上還記得嗎?當年微臣隨著你大駕都騎著青牛去掃蕩蘆州府,打破了罐州城,湯元帥在逃,你卻捉住了豆將軍,紅孩兒擋在了咽喉之地,多虧菜將軍擊退了他。那次戰鬥我們大獲全勝。”朱元璋對舊友吹噓的那場戰爭心知肚明,但他卻把醜事說得含蓄動聽,面上有光。又想起當年大家饑寒交迫有難同當時的情景,心情激動,立即封這位舊友為御林軍總管。

不要攻人短處,揭人瘡疤。揭人瘡疤的人,招人痛恨,害人害己。“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每一個人都有尊嚴,所以在生活中,不要揭人短處、言人隱私。

7、戒強聒之言

墨子曾回答他的學生子禽說:話說個沒完沒了有什麼好處呢?比如池塘裡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乾舌燥,卻從來沒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雞,只在天亮時叫兩三聲,大家聽到雞啼就知道天要亮了,於是都注意它。

在生活中,精闢的見解才能受人歡迎,泛泛空談則招人生厭。實踐證明,言之有物,正確把握好說話的分寸,能夠給自己增添魅力、贏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機會。

8、戒出位之言

兩位農夫在田間勞作之餘閒談,有一個說,要是有一天我當了皇帝,我頓頓吃餃子。另一個說,如果有一天我當了皇帝,我就把鋤頭換成金的。

一個人的眼界和他所處的位置有關,一旦超出了自己的位置,就不要妄言,否則白白惹人恥笑。

9、戒諂諛之言

西元 462年,宋孝武帝劉駿的寵妃殷氏病卒,劉駿天天去哭墳,滿朝文武也淚雨滂沱地跪在其後,據說對哭得神志不清昏厥過去者,劉駿無不一一論哭行賞。謝莊身為大才子,當然不會不顧個人形象跟風痛哭,他拍馬有術,另闢蹊徑,做了一篇《殷貴妃誄》。劉駿如獲至寶,如醉如癡。這篇馬屁經典,使謝莊立馬連升三級。但謝莊萬萬沒有料到,時為東宮太子的劉子業對此相當反感。

劉駿死後,劉子業繼位,不久就將謝莊捉拿歸案。劉子業問謝莊:“卿昔作《殷貴妃誄》,知有東宮不?”話未落音,大才子就休克過去。劉子業想慢慢折磨謝莊,沒有立即殺謝莊的頭,只把他關在天牢中。一年後,劉子業一命歸西,謝莊才被從獄中釋放出來。

不要說吹捧奉承別人的話。吹捧奉承別人,是人品卑微的表現。做人還是踏踏實實的好,奉承話少說為好。

10、戒卑屈之言

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來是個文官,可為了反對侵略,保衛國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戰場。那時候,元朝派出大軍,要消滅南宋,文天祥聽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產,召募起3萬壯士,組成義軍,抗元救國。有人說:“元軍人那麼多,你這麼點人怎麼抵擋?不是虎羊相拚嗎?”文天祥說:“國家有難而無人解救,是我最心疼的事。我力量雖然單薄,也要為國盡力呀!”

後來,南宋統治者投降了元軍,文天祥仍然堅持抗戰。他對大家說:“救國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難以醫治,兒子還是要全力搶救啊!”不久,他兵敗被俘,始終不肯對元朝統治者說一句軟話,堅決不肯投降,還寫下了有名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尊嚴,做人永遠不要低三下四,表現在言辭上就是不卑不亢。

只會招來記恨和抱負。

不要輕易的譏諷別人,每個都有自尊心,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今天傷害了別人,明天就有可能引來報復。

6、戒揭人短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少年時當過放牛郎,交了一些窮朋友。稱帝后,有兩個從前的窮朋友來見他。因兩人的話說得不一樣,兩人的命運也各不一樣。第一個人被引進宮內,他一坐下便指手劃腳地說:“我主萬歲!皇上還記得嗎?從前你和我都替財主放牛。有一天我在蘆花蕩裡,把偷來的青豆放在瓦罐裡煮。沒等煮熟,大家都搶著吃。你把罐子都打爛了,撒了滿地的青豆,湯都潑在地上了。你只顧從地上抓豆吃,不小心把草葉送進嘴裡,卡住了喉嚨。還是我的主意,叫你把青菜葉吞下,才把卡在喉頭的草葉咽進肚裡去。”朱元璋聽了他的述說,在百官面前哭笑不得,為了保住體面,他把臉一沉厲聲喝道:“哪來的瘋子,替我亂棍打出去!”

這個抱頭竄出的倒楣蛋,去給朱元璋的另一位舊友——昔日的同路放牛娃說了這件事。那個放牛娃泯嘴一笑,說:“你看我去,保得富貴。”於是他大搖大擺走進宮來,一見朱元璋,納頭便拜,然後敘起舊來:“皇上還記得嗎?當年微臣隨著你大駕都騎著青牛去掃蕩蘆州府,打破了罐州城,湯元帥在逃,你卻捉住了豆將軍,紅孩兒擋在了咽喉之地,多虧菜將軍擊退了他。那次戰鬥我們大獲全勝。”朱元璋對舊友吹噓的那場戰爭心知肚明,但他卻把醜事說得含蓄動聽,面上有光。又想起當年大家饑寒交迫有難同當時的情景,心情激動,立即封這位舊友為御林軍總管。

不要攻人短處,揭人瘡疤。揭人瘡疤的人,招人痛恨,害人害己。“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每一個人都有尊嚴,所以在生活中,不要揭人短處、言人隱私。

7、戒強聒之言

墨子曾回答他的學生子禽說:話說個沒完沒了有什麼好處呢?比如池塘裡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乾舌燥,卻從來沒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雞,只在天亮時叫兩三聲,大家聽到雞啼就知道天要亮了,於是都注意它。

在生活中,精闢的見解才能受人歡迎,泛泛空談則招人生厭。實踐證明,言之有物,正確把握好說話的分寸,能夠給自己增添魅力、贏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機會。

8、戒出位之言

兩位農夫在田間勞作之餘閒談,有一個說,要是有一天我當了皇帝,我頓頓吃餃子。另一個說,如果有一天我當了皇帝,我就把鋤頭換成金的。

一個人的眼界和他所處的位置有關,一旦超出了自己的位置,就不要妄言,否則白白惹人恥笑。

9、戒諂諛之言

西元 462年,宋孝武帝劉駿的寵妃殷氏病卒,劉駿天天去哭墳,滿朝文武也淚雨滂沱地跪在其後,據說對哭得神志不清昏厥過去者,劉駿無不一一論哭行賞。謝莊身為大才子,當然不會不顧個人形象跟風痛哭,他拍馬有術,另闢蹊徑,做了一篇《殷貴妃誄》。劉駿如獲至寶,如醉如癡。這篇馬屁經典,使謝莊立馬連升三級。但謝莊萬萬沒有料到,時為東宮太子的劉子業對此相當反感。

劉駿死後,劉子業繼位,不久就將謝莊捉拿歸案。劉子業問謝莊:“卿昔作《殷貴妃誄》,知有東宮不?”話未落音,大才子就休克過去。劉子業想慢慢折磨謝莊,沒有立即殺謝莊的頭,只把他關在天牢中。一年後,劉子業一命歸西,謝莊才被從獄中釋放出來。

不要說吹捧奉承別人的話。吹捧奉承別人,是人品卑微的表現。做人還是踏踏實實的好,奉承話少說為好。

10、戒卑屈之言

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來是個文官,可為了反對侵略,保衛國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戰場。那時候,元朝派出大軍,要消滅南宋,文天祥聽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產,召募起3萬壯士,組成義軍,抗元救國。有人說:“元軍人那麼多,你這麼點人怎麼抵擋?不是虎羊相拚嗎?”文天祥說:“國家有難而無人解救,是我最心疼的事。我力量雖然單薄,也要為國盡力呀!”

後來,南宋統治者投降了元軍,文天祥仍然堅持抗戰。他對大家說:“救國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難以醫治,兒子還是要全力搶救啊!”不久,他兵敗被俘,始終不肯對元朝統治者說一句軟話,堅決不肯投降,還寫下了有名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尊嚴,做人永遠不要低三下四,表現在言辭上就是不卑不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