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硯”遇 文房

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在《硯山行》中讚揚歙硯“不輕不燥稟天然, 重實溫潤如君子。 日光燦燦飛金星, 碧雲色奪端州紫。 ”

硯亦稱為研, 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 硯與筆、墨、紙合稱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 是中國書法的必備用具。 硯臺不僅是文房用具, 由於其性質堅固, 傳百世而不朽, 又被歷代文人作為珍玩藏品之選。 硯材的運用也極為廣泛, 其中以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卓尼的洮河硯、山西絳縣的澄泥硯最為突出,

稱"四大名硯"。

歙石不是產於安徽省歙縣, 而是產於江西省婺源縣的龍尾山, 人或稱“龍尾硯”、“羅紋硯”。 其硯以歙名行天下, 是因為古歙州府治曾是硯臺主要的加工和集散地。 婺源縣歷史上一直和歙縣同屬徽州(亦曾稱歙州)所轄,

直到新中國成立, 才將它從安徽省劃至江西省。

歙硯初產時間, 應是唐開元之前, 大約西元700年左右。 在南唐時期, 歙硯大受寵遇, 中主李璟精意翰墨, 寶重歙石, 專門在歙州設置了“硯務”, 選硯工高手李少微為硯務官。 後主李煜對歙硯更是極為推崇,

把歙硯、澄心堂紙、李廷矽墨三者稱為天下冠。

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曾得到一方長約尺餘的歙硯, 硯前刻有山峰36座, 大小間錯、延伸至邊, 當中琢成硯池, 池中碧水蕩漾, 妙趣橫生。 他以此硯竟換得蘇仲泰一座豪華宅邸!

歙硯有"堅、潤、柔、健、細、膩、潔、美"八德之說, 其石質優良, 瑩潤細密, 嫩而堅, 潤而不滑, 扣之有聲, 撫之若膚, 磨之如鋒, 宜於發墨, 兼以紋理燦爛, 色擬碧天。 長久使用, 硯上殘墨陳垢, 入水一濯即瑩潔如故, 煥然一新。

在保養方面, 首先是洗硯, 硯使用後, 應及時洗滌, 不能留存蓄墨, 以免因墨乾燥龜裂而燥損硯面。

古人雲,“寧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三日不洗硯”。用硯磨墨後必須用清水洗去硯上的積墨,將硯置於木盆內(不能用水泥盆、瓷盆洗滌,以免碰傷硯),用絲瓜瓤或蓮房殼慢慢洗滌,洗去墨垢,又不傷硯,以皂角清水洗硯最佳。

最後將洗滌乾淨的硯取出風乾,放於硯匣內。在硯池中注入清水,每日一換,以滋養硯石,保持硯之瑩潤,硯堂不能有水,以防久漫不發墨。

古人雲,“寧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三日不洗硯”。用硯磨墨後必須用清水洗去硯上的積墨,將硯置於木盆內(不能用水泥盆、瓷盆洗滌,以免碰傷硯),用絲瓜瓤或蓮房殼慢慢洗滌,洗去墨垢,又不傷硯,以皂角清水洗硯最佳。

最後將洗滌乾淨的硯取出風乾,放於硯匣內。在硯池中注入清水,每日一換,以滋養硯石,保持硯之瑩潤,硯堂不能有水,以防久漫不發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