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北京終於沒有了霧霾,我卻要開車離開這裡

12月4日, 星期一, 早高峰, 北京終於沒有了霧霾。

啟程時刻, 駛過車水馬龍的城市, 接下來——離開北京。 驅車3000裡, 開著長安CS15 EV, 一路南下, 再次回到我昨晚十二點才離開的南方——上海。

如果說離開沒有霧霾的北京讓人感到惋惜, 那麼, 對於和長安CS15 EV即將開啟的這段“無霾之路”, 多少都讓我有些憧憬和期許。

畢竟這是一趟熟悉又陌生的旅程, 熟悉的是, 總是北京-上海之間飛來飛去, 略過霧霾雲雨, 從T3到彩虹橋;陌生的是, 這次我與長安CS15 EV一道, 用車輪丈量距離, 看看我們總在上頭掠過的路。

“月是故鄉明, 霾是首都純。 ” 其實從早上出門開始,

我就被今天的這個大晴天所震驚, 對於一個已經在南方出差了一整月的人來說, 我甚至一度不敢承認, 這是我記憶中那個熟悉的——北京!

說說我的座駕, 這一次將要陪伴我3000裡的長安CS15 EV, 我把他取名為“霧霾剋星”——暫時這麼稱呼長安CS15 EV。

為什麼這麼稱呼?請聽下麵的回答。

要想看到更多沒有霧霾的藍天, 我們需要從源頭上控制和過程中治理兩個方向下手, 而在這兩方面長安CS15 EV都毫不示弱。

EV的出現, 首先在源頭上就控制了霧霾的產生。 眾所周知, 新能源汽車零排放。 平常的上班族們, 一周上下班通勤, 地鐵太擠、公交太堵, 大家都想自己開車圖個方便。 車多了, 產生的排放, 無疑讓霧霾雪上加霜。 如果少了更多汽車排放, 這部分污染沒有了,

霧霾自然會減少。

當然, 大家更加關心使用EV車型後的生活半徑問題, 續航能力夠不夠?充電是否快捷便利?這些消費者對於新能源車型的直接顧慮都會影響大家對EV車型的認知和選擇。

長安CS15 EV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長達350km的續航能力, 一次充電, 便可以解決一周的出行問題, 這讓大家原本最擔心的充電煩惱, 也得到了解決, 為了更加充分驗證這個可能, 我們這次3000裡的丈量之旅也是為了讓大家見識一個“一杯咖啡”拓寬生活半徑700+的靠譜EV車, 是如何顛覆傳統EV車型, 突破更多EV想像力的。

當然, 至於省錢和推背感這些, 都是題外話了, 最重要的是新能源車不限行、不限號。

CS15 EV與霧霾徹底說拜拜

選擇EV出行同樣也要防範霧霾,

像是空氣淨化器、PM2.5口罩等等都算過程的控制。 而長安CS15 EV上自帶一套淨爽花粉篩檢程式, 春天過濾花粉, 冬天能夠有效的阻隔PM2.5, 隨時保持車內空氣品質, 將霧霾阻隔于車外, 徹底跟霧霾說拜拜。

既杜絕了霧霾的產生, 又能有效的阻隔霧霾, “霧霾剋星”的稱號, 顯然是名副其實。

以犧牲駕駛質感的EV都是耍流氓

當然一切以犧牲駕駛質感的EV都是耍流氓!很多人依舊擔心電車的駕駛質感沒有油車來的直接, 其實這些擔心顯然多餘。

在長安CS15 EV上, 你首先可以窺見的是作為暢銷的小型SUV車型, 油車已經為電車打下的天下, 龐大的用戶口碑就是力量。

而在實際的駕駛中, 相較於汽油版CS15, EV版增重超過300kg(約是4個成年人體重), 而增加的重量你可以想像得到,

是更穩的駕乘品質:天然的底盤配重優勢, 加上長安工程師們的精心調校, 更加沉穩的駕駛質感, 從長安CS15 EV上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

沒有犧牲丁點的駕駛樂趣, 還有助於趕走霧霾, 3000裡的路上, 還能順便幫大家檢驗一下“霧霾剋星”的真正實力, 這樣的離開, 比留下更加值得留戀。

接下來的幾天, 我們還將通過各項挑戰和好玩有趣的實測, 為大家帶來更多有關長安CS15 EV, 以及新逸動EV300的資訊, 紅點汽車與你走著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