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關羽威震華夏和張遼威震逍遙津,誰的影響力更大?

關羽和張遼都是漢末三國名將, 關羽發動襄樊戰役, 水淹七軍, 威震華夏, 打的曹操想遷都, 以避其鋒芒。 張遼合肥之戰, 威震逍遙津, 以七千人擊敗孫權十萬大軍, 還差點活捉孫權, 嚇的江南小兒聽說張遼之名, 都不敢啼哭。 關羽的威震華夏和張遼的威震逍遙津, 誰的影響力更大?同是三國名將, 誰更厲害呢?

先看關羽襄樊戰役, 水淹七軍, 威震華夏。 關羽的影響力非常大, 中原震動。

建安二十四年(西元219年), 劉備稱漢中王, 封關羽為前將軍, 假節鉞, 同年, 關羽率軍進攻曹仁駐守的樊城, 曹仁告急, 曹操派大將于禁督七軍救援, 秋天遇到大雨, 漢水暴漲, 平地水深數丈, 於禁七軍全軍覆沒, 於禁被關羽生擒, 隨即投降, 龐德不降, 被關羽斬殺。 梁、郟、陸渾等地的反抗曹操勢力, 紛紛響應關羽, 一時間, 關羽威震華夏, 曹操嚇得要遷都以避開關羽的鋒芒。

《三國志 關羽傳》記載:二十四年, 先主為漢中王, 拜羽為前將軍, 假節鉞。 是歲, 羽率眾攻曹仁於樊。 曹公遣於禁助仁。 秋, 大霖雨, 漢水汎溢, 禁所督七軍皆沒。 禁降羽, 羽又斬將軍龐德。 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 為之支黨, 羽威震華夏。 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三國歷史上, 關羽是唯一的一個威震華夏的名將,

曹操也是唯一因為關羽的鋒芒太盛, 才嚇得要遷都。 關羽的名聲, 震動整個中原, 影響確實很大。

再看張遼合肥之戰, 威震逍遙津。 張遼的影響力, 非同一般, 孫權一直害怕張遼。

張遼七千人守衛合肥, 孫權率十萬大軍來進攻, 張遼先率八百敢死隊, 襲擊孫權大軍, 將孫權的軍隊擊潰, 沒人能擋住張遼。 孫權圍攻合肥十多天後退軍, 張遼率軍追擊, 差點活捉了孫權。

《三國志 張遼傳》記載:權人馬皆披靡, 無敢當者。 自旦戰至日中, 吳人奪氣, 還修守備, 眾心乃安, 諸將鹹服。 權守合肥十餘日, 城不可拔, 乃引退。 遼率諸軍追擊, 幾複獲權。

後來, 孫權反叛, 張遼和曹休到海陵臨江駐防, 孫權非常害怕, 對諸將說, 張遼雖然生病, 但是依然勇不可當, 千萬要小心。

《三國志 張遼傳》記載:孫權複叛, 帝遣遼乘舟, 與曹休至海陵, 臨江。 權甚憚焉, 敕諸將:“張遼雖病, 不可當也, 慎之!”

黃初六年(西元225年), 曹丕追念張遼、李典等人在合肥之功, 下詔說, 合肥之戰, 張遼、李典以八百人, 擊敗敵軍十萬, 自古以來, 都非常少有。

合肥之戰, 張遼以少勝多, 殺的孫權狼狽逃走, 自此以後, 都非常害怕張遼, 提起張遼就恐懼, 有了後遺症, 張遼對孫權, 甚至整個江東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綜合比較來看, 還是關羽的影響力更大一些, 關羽更厲害一些。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一,關羽震動了整個中原地區,中原是漢室的心臟,得中原者得天下,這足以說明一切。

其二,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是一個人打魏、吳兩個國家,一個人對決魏、吳數十位名將和謀士,比如,魏國曹操、司馬懿、蔣濟、董昭、曹仁、于禁、龐德、徐晃;魏國孫權、呂蒙、陸遜、潘璋、朱然等等。

而張遼合肥之戰,是和李典、樂進三個人駐守的,三位名將共同擊敗孫權十萬大軍,不是張遼一個人的功勞。

其一,關羽震動了整個中原地區,中原是漢室的心臟,得中原者得天下,這足以說明一切。

其二,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是一個人打魏、吳兩個國家,一個人對決魏、吳數十位名將和謀士,比如,魏國曹操、司馬懿、蔣濟、董昭、曹仁、于禁、龐德、徐晃;魏國孫權、呂蒙、陸遜、潘璋、朱然等等。

而張遼合肥之戰,是和李典、樂進三個人駐守的,三位名將共同擊敗孫權十萬大軍,不是張遼一個人的功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