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試駕比亞迪宋MAX 二胎家庭下單必讀

說到買車, “糾結”一詞相信是每位准車主都懂, 糾結渦輪增壓發動機是不是保養貴;DCT/DSG是不是換擋頓挫, 不舒服;自主品牌是不是品質不可靠···

而現在, 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 又在糾結是選SUV好呢, 還是MPV好呢?說起來也挺尷尬, A級平臺的SUV, 稍微有點競爭力的SUV少則10多萬(還是自主品牌), 貴的就不用多列舉了吧。 正是這樣大背景, 一新細分市場需求的出現, 才會讓MPV車型愈發緊俏。

宋MAX, 它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卻有著鴻星爾克的感覺(to be NO.1——4S店提車等4個月)。 提車這麼慢, 你還敢下單嗎?

外觀堪稱完美, 可惜有一小瑕疵

這一次在北京試駕的車型是11.99萬的頂配車型, 不過, 即使最低配也就是乞丐版的車型, 在外觀上也完勝競爭對手。 功能無論來自誰, 甭管是前奧迪設計師沃爾夫岡·艾格, 還是XX設計師, 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車夠精緻, 看上去夠美。

特別是融合了東西方文化“DragonFace”前臉, 難道可貴的是在當今汽車前臉界如此雷同的情況下, 宋MAX可以做到精緻漂亮的同時還少一份拿來主義(那些抄襲或者看上去雷同的不在少數啊, 就不點名了)。

特別是LED大燈的設計, “手捧珍珠”的設計還真是點睛之筆味道。 有一好消息和壞消息, 壞消息是這LED大燈只有頂配車型採用, 好消息是前2萬名車主免費選擇LED, 後面的車主建議您選上, 無論是是視覺效果, 還是實用性——晚上鬥遠光狗, 這3000元花得值。

車身側面也具備當下流行的懸浮式車頂, 整體的線條不多讚美, 你們自己看吧!

小瑕疵來自車尾, 沒錯, 貫穿式鍍鉻裝飾拉寬臀部的視覺效果是不錯。 但是, 你在與尾燈組結合是好像少了一筆, 遠觀絲毫不影響, 如果細細觀察的話, 對於可能有強迫症的朋友可能有些接受不了。不過考慮到活動件(後備箱)的公差級別肯定不如固定件(翼子板)的,情有可原,我說的這個瑕疵可能有點吹毛求疵了。

家用是一開始的標定

在這個“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剩下90分全靠顏值”的時代,MAX外觀已經討好不少消費者了,但車器物也,我們終歸會退回到他本質的屬性去評價的基本的功能。一台MPV家用的屬性必須是一開始的標定,其他一切都是花拳繡腿。

空間是家用MPV的生命線,裝不下自己的家人,外觀再好看,也是白瞎。MAX在空間的表現上就沒有外觀那樣有壓倒性的優勢了,在重點關注的第三排座椅的空間上還是逃不了大部隊的通病——座椅坐姿偏低,頭部、腿部空間壓抑的瑕疵。好在第二排座椅可以前後的移動,在犧牲第二排腿部空間的前提下,後兩排的乘客基本都可以滿足腿部空間的需求。

如果長時間乘坐,影響第二排和第三排乘客屬性的還會多一個振動,雖然不是後輪驅動,但是對於第三排區域附件“激振”處理並不是那麼容易,這點鋼板彈簧汽車尤為明顯。在NVH的處理上,MAX處理的基本上算合適,但不能說優秀。

底盤的舒適型同樣十分關鍵,MAX懸架採用了前麥弗遜/後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的結構佈局,雖說都是因乘車空間犧牲了底盤空間,這樣的取捨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整體效果上,底盤整體感保持的不賴,可能靠屁股吃飯的賓士前底盤工程師漢斯給予了幫助。在市區汽車碾壓凸起物,像減速帶時,雖然動作還是不小,但是明顯感覺減震器能夠含住這個多餘的跳動,這點感覺不錯,另外,55%扁平比的輪胎也有一份功能。

不好的地方也有,在經過細碎路面或者小顛簸坑窪路面時,非獨立懸架的劣勢就凸顯出來,左右干預的小顛簸一個接一個傳遞到屁股上。雖然說不至於壓到一個螞蚱都知道,但是這種敏感度還是有些高了,對於後排乘客的腚並不友善。

駕駛:可以忽略嗎?

MPV車型向來都是後排為王,駕駛者永遠只是一個司機的功能。家用MPV則不同,他除了是司機,還是家人,該有感覺還得有:手感和腳感不能差。

手感——MAX機械液壓助力的轉向總體感覺不錯,為啥這麼說呢?因為他即使沒有電子轉向帶來的假高潮,但是偶爾還是能感覺到不夠線性的回彈阻尼(吹毛求疵),這點是要調他毛病的地方。其他方面,像保持方向的穩定性,回彈力以及轉向力度隨車速的變化等方面,都屬於這個價位的不錯水準。

注:圖片來自汽車之家

如果說手感有點雞蛋裡挑骨頭,那腳感可不是吹毛求疵了。制動踏板對於腳感力度的判斷以及施加助力的多少,這些總是感覺ECU在猶豫,就是第一腳感下去感覺制動生硬,助力還沒跟上,隨後助力跟上你感覺到踏板對腳的反抗變動從容了,這種感覺有的司機可能會喜歡,幫你施加制動力,但是我覺得這種感覺不夠安心,缺少自己的掌握。

不過值得表揚的是制動的成績不錯,我們三個大男孩,500斤的載荷也能輕鬆刹進40米的水準(可能這是為後續混動版埋下伏筆)。

加速性能只能說家用夠了,想激勵駕駛,從容超車的話那得看超誰了,看到小鋼炮躲遠點才行(後期上DM版本就可以不用怕了)。153馬力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峰值扭矩240牛·米,匹配的為6速手動或6速雙離合變速箱。

總結:

對於可能有強迫症的朋友可能有些接受不了。不過考慮到活動件(後備箱)的公差級別肯定不如固定件(翼子板)的,情有可原,我說的這個瑕疵可能有點吹毛求疵了。

家用是一開始的標定

在這個“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剩下90分全靠顏值”的時代,MAX外觀已經討好不少消費者了,但車器物也,我們終歸會退回到他本質的屬性去評價的基本的功能。一台MPV家用的屬性必須是一開始的標定,其他一切都是花拳繡腿。

空間是家用MPV的生命線,裝不下自己的家人,外觀再好看,也是白瞎。MAX在空間的表現上就沒有外觀那樣有壓倒性的優勢了,在重點關注的第三排座椅的空間上還是逃不了大部隊的通病——座椅坐姿偏低,頭部、腿部空間壓抑的瑕疵。好在第二排座椅可以前後的移動,在犧牲第二排腿部空間的前提下,後兩排的乘客基本都可以滿足腿部空間的需求。

如果長時間乘坐,影響第二排和第三排乘客屬性的還會多一個振動,雖然不是後輪驅動,但是對於第三排區域附件“激振”處理並不是那麼容易,這點鋼板彈簧汽車尤為明顯。在NVH的處理上,MAX處理的基本上算合適,但不能說優秀。

底盤的舒適型同樣十分關鍵,MAX懸架採用了前麥弗遜/後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的結構佈局,雖說都是因乘車空間犧牲了底盤空間,這樣的取捨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整體效果上,底盤整體感保持的不賴,可能靠屁股吃飯的賓士前底盤工程師漢斯給予了幫助。在市區汽車碾壓凸起物,像減速帶時,雖然動作還是不小,但是明顯感覺減震器能夠含住這個多餘的跳動,這點感覺不錯,另外,55%扁平比的輪胎也有一份功能。

不好的地方也有,在經過細碎路面或者小顛簸坑窪路面時,非獨立懸架的劣勢就凸顯出來,左右干預的小顛簸一個接一個傳遞到屁股上。雖然說不至於壓到一個螞蚱都知道,但是這種敏感度還是有些高了,對於後排乘客的腚並不友善。

駕駛:可以忽略嗎?

MPV車型向來都是後排為王,駕駛者永遠只是一個司機的功能。家用MPV則不同,他除了是司機,還是家人,該有感覺還得有:手感和腳感不能差。

手感——MAX機械液壓助力的轉向總體感覺不錯,為啥這麼說呢?因為他即使沒有電子轉向帶來的假高潮,但是偶爾還是能感覺到不夠線性的回彈阻尼(吹毛求疵),這點是要調他毛病的地方。其他方面,像保持方向的穩定性,回彈力以及轉向力度隨車速的變化等方面,都屬於這個價位的不錯水準。

注:圖片來自汽車之家

如果說手感有點雞蛋裡挑骨頭,那腳感可不是吹毛求疵了。制動踏板對於腳感力度的判斷以及施加助力的多少,這些總是感覺ECU在猶豫,就是第一腳感下去感覺制動生硬,助力還沒跟上,隨後助力跟上你感覺到踏板對腳的反抗變動從容了,這種感覺有的司機可能會喜歡,幫你施加制動力,但是我覺得這種感覺不夠安心,缺少自己的掌握。

不過值得表揚的是制動的成績不錯,我們三個大男孩,500斤的載荷也能輕鬆刹進40米的水準(可能這是為後續混動版埋下伏筆)。

加速性能只能說家用夠了,想激勵駕駛,從容超車的話那得看超誰了,看到小鋼炮躲遠點才行(後期上DM版本就可以不用怕了)。153馬力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峰值扭矩240牛·米,匹配的為6速手動或6速雙離合變速箱。

總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