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梁清源,藏在尋常巷陌裡的一代宗師梁方伍後人

■ 他祖父是“一代武王”、“一代佛拳宗師”、近代傑出武術家梁方伍。

■ 他父親是人稱“崩七”的梁鐵軍, 在羅定武術界, 不識“崩七”的, 好打有限。

■ 他母親趙淑秀是童養媳, 得梁方伍真傳, 是遠近聞名的武術教頭, 善長醫術, 在羅定鄉間醫治好不少疑難雜症, 外人尊稱其為“七嬸”。

■ 他本人8歲起跟祖父習武, 並在父母悉心教導下, 精通拳、棍、刀、丫、櫈, 現是羅定市武術協會顧問。

八歲開始跟祖父和父母習武

梁清源今年已經60歲, 由於長年習武, 身板硬朗, 精神抖擻, 健步如飛, 絲毫不見老態。 在濃郁的武術世家氛圍中, 他8歲開始就跟隨祖父和父母練武。 他說祖父梁方伍不苟言笑, 家教甚嚴, 教拳時特有的嚴厲和不怒自威的神態, 至今讓他記憶猶新。 自己打拳姿勢稍有差錯或者不專心練武, 年過古稀的祖父便會將手中的拐杖一杖掃過來。 雖然疼痛難忍, 但卻讓童年的他明白做事馬虎應付的代價,

從小培養起嚴謹認真的處事態度。

除祖父指點、教授拳術外, 母親對梁清源更是悉心教導。 其母趙淑秀是童養媳, 3歲就跟隨梁方伍走南闖北, 練得一身好武藝。 曾帶領武術團在湛江等地走穴表演, 1978年在肇慶參加國術表演賽還奪得雙刀項目第二名。 後來還收了不少徒弟, 被人尊稱為“七嬸”, 名氣比他父親“崩七”還大。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下, 梁清源從小練得一身好武功, 並從父母那裡學會跌打扭傷、刀傷醫治及中草藥丸製作方法, 小小年紀便跟隨父親外出行醫, 懸壺濟世。

祖輩父輩行醫善舉影響至深

梁方伍祖籍羅定, 出生于廣西岑溪, 從小習武。 1927年, 他曾代表廣東、廣西參加全國武術擂臺賽, 以50歲高齡勇奪第三名,

為兩廣人民爭了光, 一時名聲大震。 國民政府、中央國術館、中央軍事委員會聯合授予他“我武維揚”牌匾。 晚年, 梁方伍帶領他的最小兒子、兒媳即梁清源的父母到羅定蘋塘南埇開荒造田。 數十年來, 梁方伍在兩廣授徒、行醫的收入大部分用於助學和濟困, 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了幾代人。 繼梁方伍之後, 梁鐵軍、趙淑秀夫婦除在羅定習武授徒外, 一直以行醫為主業。 對個別毫無生活來源的人, 不僅送醫送藥上門, 而且送錢給他們醫治。 至今羅定很多上了年紀的人, 仍念念不忘梁方伍和“崩七”、“七嬸”對斷炊者送錢買米, 或對貧困者送錢交學費的善舉。

父子不遺餘力傳承武術精神

早年的梁清源, 曾多次參加在羅定燈光球場和市工人文化宮舉辦的國術表演,

也常常到各鄉鎮的文藝晚會上作武術套路演示, 還不時和家族中的叔伯兄弟一同擎著“梁方伍武術館”的醒目旗幟到各地參加武術比賽, 將梁方伍創立的佛家拳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出來。 現在, 我市的習武者有近八成是學佛家拳, 梁方伍武術流派的傳承者遍佈各鎮街。

每日清晨, 梁清源祖孫三代都會堅持習武, 勤修拳法兵器。 梁清源一邊指點兒子梁藝堅練武, 一邊手把手教導年幼的孫子孫女。 此情此景, 使他回想起數十年前自己尚為稚童, 祖父教自己練武的點點滴滴恍如昨日。 時光飛逝, 轉眼間輪到自己為祖父教導兒孫學武, 讓他不勝唏噓。 近些年, 梁清源把祖傳的武學和醫學全部傳授給兒子梁藝堅。 兒子還是羅定市武術協會的理事, 經常隨協會到各地表演武術, 參加國內、省內比賽屢屢獲獎, 展示佛家拳風采。

為將武學發揚光大, 他們兩父子認為, 武術應從娃娃抓起, 武術可以讓孩子從懶惰變勤奮, 因為每個習武之人經過磨練之後,都不會是一個懶惰的人。習武之人,絕對是一個堅強、獨立、有能力、有擔當的人。為此,他們建議政府職能部門多開展武術比賽,推動武術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鄉鎮、進軍營,助推“健康中國”建設,讓武術文化、尚武精神傳承發揚開來。

真正的武者,不屑於雞蟲之爭。武術展現的是公平正義和大智大勇,而不是欺淩弱小,橫行街市。中華武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有智有德,有氣有度,在研習武術技術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武術的文化內涵,磨煉意志和提升人格修養。而這,正是仗義疏財、嫉惡如仇、我武維揚的梁方伍一生孜孜以求的方向。

(梁子活 吳倚瑩)

因為每個習武之人經過磨練之後,都不會是一個懶惰的人。習武之人,絕對是一個堅強、獨立、有能力、有擔當的人。為此,他們建議政府職能部門多開展武術比賽,推動武術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鄉鎮、進軍營,助推“健康中國”建設,讓武術文化、尚武精神傳承發揚開來。

真正的武者,不屑於雞蟲之爭。武術展現的是公平正義和大智大勇,而不是欺淩弱小,橫行街市。中華武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有智有德,有氣有度,在研習武術技術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武術的文化內涵,磨煉意志和提升人格修養。而這,正是仗義疏財、嫉惡如仇、我武維揚的梁方伍一生孜孜以求的方向。

(梁子活 吳倚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