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工地工人才是考古大軍的先頭部隊?價值連城的寶貝被他們這樣發現

1980年11月29日的午後, 在中國江西高安的錦河岸邊, 一處工地上正進行著緊張的施工。 通常這時候我們的國寶主角們都會在人人驚羨的眼光中破土而出, 從黑漆漆的地底走到台前的聚光燈下。 當然這次也不例外, 工地在挖掘地基時, 發現了一個塌陷的大洞。

在塌陷的大洞中, 密密麻麻的堆著許多瓶瓶罐罐, 工作的工人也沒見過這些, 紛紛圍了上來, 還有腿腳快的已經邊跑邊喊著通知著全世界:“挖到寶啦!”

隨後當地相關文物工作者和公安人員連夜封鎖了現場, 並進行排查清理工作, 這些久藏在地下的瓷器似乎並沒有立即受到什麼高規格的待遇, 而是放在幾個破籮筐裡被拉走了。

接下來的幾天裡, 專家們都在鑒定這些瓷器的真實身份, 他們一致認為這是考古界的里程碑式的發現, 因為這些瓷器中, 竟然有極其罕見的元青花和釉裡紅瓷器。

高安窖藏出土的這批元青花採用進口的“蘇泥渤青”料繪畫, 色調濃豔, 紋飾雅致, 既有繁密的裝飾, 又有疏朗的花紋, 造型十分優美。

歷史上, 高安是一個漕運發達, 商賈雲集的地方, 直至今天, 它仍然是一個陶瓷產品集散地, 因此最初, 有人認為高安元代窖藏的主人應該是瓷器商人。

但很快, 這個猜測就被否定了。 因為這批瓷器非常精美, 而其中還有一些裝飾以五爪龍紋的器皿。 在中國古代, 龍一直被當作皇帝的象徵, 元順帝就曾經下令, 不准民間使用五爪龍紋飾, 否則就是犯了欺君大罪。

這件青花雲龍紋帶蓋梅瓶造型優美,

肩部裝飾鸞鳳穿牡丹紋, 鸞鳳是元青花中流行的裝飾題材, 尾部向兩側捲曲的為鸞, 條形散尾的為鳳。 它的底部有墨書楷體的“書”字, 蓋子內側也有同樣的字。 另一件青花雲肩牡丹紋帶蓋梅瓶採用了元代特有的多層裝飾手法。 從上到下有十層裝飾。 層與層之間分別用卷草紋、菱形紋、弦紋、雙弦紋相間。 紋飾繁縟而不亂, 主題突出, 層次分明, 繪畫運筆粗中有細, 顯示出元青花成熟期產品繪畫創作的時代特徵。 這件梅瓶的蓋子內側有墨書楷體的“禮”字, 瓶底原本也有同樣的字跡, 但因為年代久遠, 土壤侵蝕等原因, 我們今天已經看不到了。

這件釉裡紅彩斑貼塑蟠螭龍紋高足轉杯非常珍貴, 它採用了多重裝飾手法:杯內壁依次模印有折枝梅和纏枝菊紋;杯心塗灑紅斑數塊;外壁貼捏塑蟠螭龍一條, 非常精美。 這件高足杯更為獨特的地方在於它的杯體和杯把可以自由轉動。 杯身與把柄分兩段製作, 當杯身旋轉的時候, 紅色彩斑好像天邊的晚霞, 映襯著杯身上的堆塑龍,似蛟龍在落霞中翻滾。這件高足杯集設計與多種工藝於一體,被譽為元代釉裡紅瓷器的絕品。

更多精彩故事 敬請關注寶秘

映襯著杯身上的堆塑龍,似蛟龍在落霞中翻滾。這件高足杯集設計與多種工藝於一體,被譽為元代釉裡紅瓷器的絕品。

更多精彩故事 敬請關注寶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