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能效不達標令電磁爐陷信任泥潭

如果不是國家產品品質抽查不合格的公告, 電磁爐這個曾經火爆中國家庭的現代廚房小家電, 在最近幾年來幾乎已經被眾多主流家庭所遺忘。

現在來看, 電磁爐在進入中國多年後很快被拋棄, 原因並不複雜, 一是產品品質不穩定, 二是與用戶烹飪習慣不吻合。

池梅||撰稿

行業監管不夠完善和規範, 企業鑽空子虛標能效節約成本……近年來, 在微波爐、電磁爐市場, 各個品牌產品屢屢在能效問題上“觸礁”。 隨著消費者對綠色節能的訴求提升, 家電能效管理已經越來越受重視, 隨著監管的嚴格, 問題也隨之暴露在大眾面前。

日前, 上海市品質技術監督局一連發佈3個質檢公告。 公告顯示, 在抽查的微波爐、可擕式電磁灶、嵌入式電磁灶中, 標稱為尚朋堂、新飛等產品被檢驗為不合格。

其中, 抽查了20批次微波爐產品, 不合格1批次;2批次嵌入式電磁灶產品不合格,

6批次可擕式電磁灶產品不合格。 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產品涉及的不合格專案均為能效等級。

而國家質檢總局的另一個資料, 也說明電磁爐市場在能效標準方面的問題之大。 2017年上半年, 國家質檢總局共組織對廣東、浙江、江蘇等3個省48家企業生產的48批次電磁灶開展了國家監督抽查, 有19批次產品抽查不合格。

這也讓電磁灶成為今年上半年國家監督抽查的41種產品中, 合格率最低的一種產品。 在所有不合格產品中, 虛標能效成為最嚴重的問題之一。

究其原因, 企業虛標能效為的不過是利益二字。 綠色環保是消費升級下的市場主旋律, 但很多企業為了節約成本, 不是提升品質, 而更多把心思花在虛假標注產品參數上。

這其中不僅是一些山寨品牌投機取巧, 也包括一些知名品牌在投機心理作祟。

好在當前政府正在加強市場管理和監督。 不但家電產品能效的標準日趨提高, 空冰洗等大家電產品, 甚至包括電磁爐、電鍋、微波爐等也都納入國家標準體系。 此外, 從上到國家下到地方政府的一次次抽查通報, 也能看出, 政府相關的監督管理力度正不斷加大。

任何企業心中都明白, 未來高能耗、低能效的產品會逐漸被市場淘汰。 特別是在消費日漸升級, 政府監管力度日益增大的背景下, 企業也該多長點心, 放下任何投機心理, 扎實練好基本功。 這才是企業和品牌長久發展的基石。

====

智家電(ijiadian):智慧互聯網時代家電第一自媒體, 關注互聯網智慧化拐點時代的家電產業轉型進程。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