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要想寶寶說話早,輔食添加要做好

【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童康復八病區 張廣宇 / 文 】

智力、聽力發育正常的孩子一般1歲左右就可以說出“爸爸、媽媽”等一些簡單的詞, 3~4歲時能夠和大人完整地對話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是臨床上碰到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2、3歲還只能說少量單字, 有的還發音不清楚。 而追問病史, 這些孩子大多有一個共同點, 他們的家長或多或少都存在餵養不當的問題。

這些家長因擔心孩子無法適應固體食物, 一味只給寶寶餵食泥糊狀甚至流質的食物, 而這些細軟的食物使孩子的牙齒、舌頭不能和口腔很好地協調配合,

咀嚼能力得不到鍛煉, 進而使整個口腔、面部肌肉的協調性和靈活性都受到影響。

而孩子在學習吐字發音的時候, 需要唇、舌、下顎、口腔肌肉的互相協調。 所以, 這些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 與他們咀嚼能力沒有得到鍛煉有很大關係。

因此, 正確添加輔食對嬰幼兒早期語言發育至關重要。

那麼, 如何正確為寶寶添加輔食呢?

據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專家介紹, 一般認為, 滿6個月為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

6個月的寶寶可以添加糊狀輔食;

7~9 月齡的寶寶可以嘗試進食末狀食物, 如爛麵條、碎菜、碎水果、肉末、魚末、豆製品等;

10~12月齡的寶寶, 就可以吃碎狀食物, 如碎饅頭、軟飯、碎肉、餛飩、水果塊(條);

12 月以後的寶寶, 就可以慢慢向成人的飲食模式過渡了。 同時在添加輔食時儘量使用勺、杯進食, 這種進食方式可説明寶寶口腔動作協調, 學習主動吞咽, 而食物從泥狀過渡到碎狀可幫助寶寶學習咀嚼, 有助於唇、舌靈活運動。

(免責聲明:本圖文如涉及版權問題, 請聯繫小編及時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