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顱腦損傷的運動功能康復訓練

軀幹肌訓練

軀幹肌訓練可以儘量恢復患側軀幹肌的運動控制功能。 事實上, 通過康復訓練大部分患者的軀幹肌還是可以恢復的。 軀幹肌訓練包括以下內容。 正確地擺放體位1.患者仰臥位時前臂旋後, 掌心向上, 手指應儘量張開, 各上肢關節處於伸展位, 下肢髖、膝、踝關節置於屈曲位。 2.患者取健側臥位時, 健側在下方, 患側在上方, 同時使患側肩部前伸, 肘關節伸展, 前臂旋前, 腕關節背伸, 掌指關節伸展; 患側骨盆旋前, 髖、膝關節呈自然半屈曲位, 置於枕上。 踝關節900外翻位。 身體放鬆, 以枕頭支撐身體。 3.患者取患側臥位時患側在下方,

健側在上方, 同時使患側上肢前伸(避免肩關節受壓和後縮), 肩部向前, 肘關節伸展, 手指張開, 掌心向上。 患側髖關節微後伸, 膝關節屈曲, 踝關節900外翻位。

被動的關節活動度訓練

肢體癱瘓後, 關節長期不活動會發生攣縮、畸形。 一般患者肩部如果制動2周以上會形成關節活動受限, 完全恢復肩關節的活動範圍可能需要幾個月時間。 早期的被動關節活動訓練可防止關節出現攣縮畸形

早期誘發肢體的主動性活動

利用聯合反應、共同運動等早期誘發肢體的主動性活動, 並疊加多種感覺制激和回饋。 而通過加大感覺刺激的輸入常常可以有利於主動性運動的輸出。 被動性活動對大腦功能的重建不如主動性活動的效果好。

床上的主動性軀幹肌活動訓練

主要包括擺肩、夾腿、擺髖、橋式運動、翻身、起坐等活動的訓練。 1.擺肩:患者平臥位, 雙手交叉上舉, 固定下肢不動, 上肢向左右擺動到最大範圍。 2.夾腿:擺肩時患者平臥位, 雙下肢儘量屈曲, 訓練者一手固定健側膝部, 利用聯合反應誘發患側下肢做夾腿動作(注意患側下肢的保護, 髖外旋不得>60。 )。 3擺髖: 患者平臥位位, 雙下肢儘量屈曲, 上肢或交叉上舉, 或安放於體側。 雙腿夾緊一起向左右擺動到最大範圍。 橋式運動:患者取仰臥位, 雙腿屈曲, 臀部抬起, 雙上肢上舉。 交叉十指。 當患者能夠獨立完成數次動作後, 應調整訓練難度。 5.向患側翻身: 將患側上肢放置于外展900 的體位,

讓患者自健側向患側自行轉動身體。 翻身動作應向兩側反復進行訓練。 偏癱早期患者需要協助完成。 6.從患側起坐, 能從患側臥位自行起坐是軀幹肌訓練基本完成的指標。

坐位訓練

I級(靜態)坐位平衡訓練 訓練患者在無他人扶持以及沒有健側上肢支撐的情況下能穩坐數分鐘。 訓練患者上肢處於伸展位, 下肢處於屈曲位, 以對抗上肢的屈肌痙攣和下肢的伸肌痙攣。

II級(自動態)坐位平衡訓練 在完成I級(靜態)坐位平衡訓練的基礎上, 讓患者用健手從一側抓住物品再放到另一側, 在軀幹轉動中訓練患者平衡能力。 III級(他動態)坐位平衡訓練患者在抗阻下增強平衡能力。 訓練是在完成II級(自動態)坐位平衡訓練後進行, 應注意保證患者安全。

患腿持重訓練 經過訓練, 患者兩腿能各持重達體重的1/2 時, 即可自行由坐位站起。 訓練時應注意避免只靠健腿持重而站起, 即避免由於聯合反應造成的患腿伸肌(股四頭肌、腓腸肌)痙攣加重, 甚至出現陣攣。 同時注意避免患者坐位失去平衡而跌倒。

屈膝、踝背屈運動訓練 此種訓練可預防偏癱患者出現下肢伸肌的痙攣, 背屈踝的訓練方法是膝關節和踝關節在900時, 使足尖抬起。

利用反射性抑制肢位對抗痙攣的訓練此種訓練可對抗上肢的屈肌痙攣和下肢的伸肌痙攣。 即在坐位時, 將整個上肢處於伸展位支撐於床上, 下肢用一個200的斜面保持足夠的屈膝(900 )和背屈踝(700)。

站立訓練

患側下肢持重訓練訓練難度應視患者的康復情況逐漸增加,

負重量視患者的康復情況逐漸增加, 要由少逐漸增多。 一般要求患腿持重達到體重的50%(可利用人體秤測定患腿的持重水準), 防止健腿過度持重(接近體重)而患腿持重不足。 訓練應注意對患側膝關節的控制, 注意保持患側上肢的抗痙攣位。 防止由於患腿後滑所致的跌倒。

I、II 級站立位平衡訓練1.I級(靜態)站立位元平衡訓練: 患者能夠在站立, 特別是患腿能持重達體重的50%後, 無須他人幫助獨立站立數分鐘。 2.II級(自動態)站立位元平衡訓練:患者獨立站穩後, 用健側手從一側抓住物品後再放到另一側, 在驅幹的轉動中增強平衡能力。

III級站立位元平衡訓練III級(他動態)站立平衡訓練:在抗阻力下訓練患者的站立平衡能力。 1.患者站立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訓練人員可以通過一種適宜的、突然的推拉力破壞患者的平衡狀態,讓患者在尋求新的平衡中提高平衡能力。2.站立位I級平衡訓練也可以應用平衡板破壞患者的平衡狀態,訓練站立時的平衡能力。訓練方法是: 訓練人員面向患者背側,與患者同時站立在底面為弧形,可左右搖擺的一塊平衡板上,患者的面側應備有保護杠。訓練人員利用雙足的力量使平衡板不規則地向左右方向晃動,使患者在不規則的晃動中提高平衡能力。3.患側下肢擺動相後伸髖下的屈膝及踝背屈訓練;偏癱患者如果患側下肢不能完成擺動相時後伸髖下的屈膝及踝背屈,即膝關節挺直,踝關節足尖內翻,則患者必需以健側屈體,患側提髖、甩腿、畫圈的偏癱步態。才能完成患腿的向前擺動而邁步。由於用力完成偏癱步態的行走,患腿的痙攣會進一步加重。因此,患腿擺動相時後伸髖下的屈膝及踝背屈訓練是恢復正常步態的關鍵問題之一。

屈膝和背屈踝訓練 為預防偏癱步態,應在臥位、坐位、站立位下進行屈膝和背屈踝的訓練。

膝穩定性控制訓練通過由輕度膝屈曲向膝“過伸”的往返轉化進行膝穩定性的控制訓練。有些患者可用膝過伸矯形器來控制膝關節的穩定性。

轉移訓練 站立位訓練完成後,患者平衡能力有很大提高時(患腿持重已達體重的50%以上),比較容易進行轉移訓練。主要包括床、椅、輪椅間的轉移。

步行或驅動輪椅訓練

患側下肢支撐100%的體重訓練 患者在站立位時,由患側下肢支撐50%的體重過渡到支撐100%的體重的這種能力,是一個需要反復訓練的過程。具體訓練方法: 患者取站立位,同時讓自己的重心在兩腿左右分開與肩同寬時左右移動,在兩腿前後分開時前後移動,使患側下肢瞬間持重超過體重的50%,並逐步過渡到靠患腿支撐而健腿能前後移動。

驅動輪椅的訓練 部分顱腦損傷患者不能完成步行活動,所以教會他們自己驅動輪椅,達到一定範圍內的獨立活動也非常重要。

上下臺階訓練 偏癱患者完成平地步行訓練後,必須經過上下臺階的訓練才能達到行動的相對自由,才有可能在社區內活動。使用拐杖的患者,需要學會如何“三點式”的上下臺階。在開始訓練時必須有人保護和協助。

進食訓練 偏癱患者因患側上肢功能障礙,不能正常地完成日常進食活動。進食訓練可以提高患者已經減弱或需要代償的基本生活技能。對於一側上肢完全癱瘓的患者,應訓練用另一隻手來完成進食動作。利手癱瘓的患者需要進行利手的轉換訓練。訓練時需要配各一些特殊的用品,如帶擋板的盤子,以防食物滑落到盤外。患側上肢有一定活動能力但屈肌痙攣,特別是患手屈肌痙攣的偏癱患者,訓練可加用自助具完成進食的動作。

洗漱訓練 洗漱訓練是教會患者一隻手操作。經常強化使用患手會使功能進一步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洗澡時洗澡間的門應稍寬些,便於輪椅出入; 浴盆或淋浴的水龍頭位置應降低到患者能自由操作的程度,同時備有供轉移用的滑板等。

入廁訓練為便於患者起坐,廁所中應改為坐便器。家庭中使用的坐便器高度應根據患者的身高放置,可略高於一般坐便器,並在坐便器的兩側安裝扶手。

1.患者站立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訓練人員可以通過一種適宜的、突然的推拉力破壞患者的平衡狀態,讓患者在尋求新的平衡中提高平衡能力。2.站立位I級平衡訓練也可以應用平衡板破壞患者的平衡狀態,訓練站立時的平衡能力。訓練方法是: 訓練人員面向患者背側,與患者同時站立在底面為弧形,可左右搖擺的一塊平衡板上,患者的面側應備有保護杠。訓練人員利用雙足的力量使平衡板不規則地向左右方向晃動,使患者在不規則的晃動中提高平衡能力。3.患側下肢擺動相後伸髖下的屈膝及踝背屈訓練;偏癱患者如果患側下肢不能完成擺動相時後伸髖下的屈膝及踝背屈,即膝關節挺直,踝關節足尖內翻,則患者必需以健側屈體,患側提髖、甩腿、畫圈的偏癱步態。才能完成患腿的向前擺動而邁步。由於用力完成偏癱步態的行走,患腿的痙攣會進一步加重。因此,患腿擺動相時後伸髖下的屈膝及踝背屈訓練是恢復正常步態的關鍵問題之一。

屈膝和背屈踝訓練 為預防偏癱步態,應在臥位、坐位、站立位下進行屈膝和背屈踝的訓練。

膝穩定性控制訓練通過由輕度膝屈曲向膝“過伸”的往返轉化進行膝穩定性的控制訓練。有些患者可用膝過伸矯形器來控制膝關節的穩定性。

轉移訓練 站立位訓練完成後,患者平衡能力有很大提高時(患腿持重已達體重的50%以上),比較容易進行轉移訓練。主要包括床、椅、輪椅間的轉移。

步行或驅動輪椅訓練

患側下肢支撐100%的體重訓練 患者在站立位時,由患側下肢支撐50%的體重過渡到支撐100%的體重的這種能力,是一個需要反復訓練的過程。具體訓練方法: 患者取站立位,同時讓自己的重心在兩腿左右分開與肩同寬時左右移動,在兩腿前後分開時前後移動,使患側下肢瞬間持重超過體重的50%,並逐步過渡到靠患腿支撐而健腿能前後移動。

驅動輪椅的訓練 部分顱腦損傷患者不能完成步行活動,所以教會他們自己驅動輪椅,達到一定範圍內的獨立活動也非常重要。

上下臺階訓練 偏癱患者完成平地步行訓練後,必須經過上下臺階的訓練才能達到行動的相對自由,才有可能在社區內活動。使用拐杖的患者,需要學會如何“三點式”的上下臺階。在開始訓練時必須有人保護和協助。

進食訓練 偏癱患者因患側上肢功能障礙,不能正常地完成日常進食活動。進食訓練可以提高患者已經減弱或需要代償的基本生活技能。對於一側上肢完全癱瘓的患者,應訓練用另一隻手來完成進食動作。利手癱瘓的患者需要進行利手的轉換訓練。訓練時需要配各一些特殊的用品,如帶擋板的盤子,以防食物滑落到盤外。患側上肢有一定活動能力但屈肌痙攣,特別是患手屈肌痙攣的偏癱患者,訓練可加用自助具完成進食的動作。

洗漱訓練 洗漱訓練是教會患者一隻手操作。經常強化使用患手會使功能進一步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洗澡時洗澡間的門應稍寬些,便於輪椅出入; 浴盆或淋浴的水龍頭位置應降低到患者能自由操作的程度,同時備有供轉移用的滑板等。

入廁訓練為便於患者起坐,廁所中應改為坐便器。家庭中使用的坐便器高度應根據患者的身高放置,可略高於一般坐便器,並在坐便器的兩側安裝扶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