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說給你聽——乳腺癌康復24年錐心體會

大多數癌症患者或家屬都認為, 存活超過5年, 就應該把癌症這頂“帽子”脫掉了。 事實上,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 邁過這個坎的患者大有人在, 即便活過20年也並不稀奇。 但是, 對於一個晚期癌症患者來說, 再活20年怕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很幸運, 這樣的奇跡就降臨在我的身上。

晴天霹靂——我被確診為乳腺癌

24年前, 我38歲, 上有老下有小。 家裡雖說談不上富足, 但柴米油鹽、相夫教子的日子倒也過得安穩舒坦, 直到1993年的那個秋天……

那年9月, 在被乳房疼痛持續折磨了幾個月後, 我決定到醫院去檢查。 那時乳腺B超還沒有現在這麼普及, “首當其衝”的檢查手段是乳腺紅外掃描。 醫生對著紅外圖像端詳了半天, 告知我沒有什麼大問題。

可直覺告訴我沒那麼簡單, 因為我能感覺到疼痛的部位在乳房裡面較深的位置, 紅外線看到的影像似乎只局限於表面,

並且我左乳頭周圍的皮膚變得不太平整, 像橘子皮一樣皺皺巴巴, 這令我非常擔心。

我一夜未眠, 第二天在丈夫的陪同下, 我們直奔離家最近的三甲醫院——北大醫院。 在腫瘤外科, 通過觸診、幹板照相、針吸等檢查手段, 我被初步診斷為乳腺癌。 當“乳腺癌”三個字終於從醫生的嘴裡明確說出來的時候,

我整個人萬念俱灰, 如同走進了死亡幽谷。

我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天。 我癱坐在醫生的診室裡, 腦子裡一片空白。 雖然之前心理上已經有這個準備, 但那是打了折扣的、夾雜著僥倖的心理準備。 而現在, 所有的希望和幻想都破滅了, 感覺心像被掏空了一樣。 我自認為是個樂觀堅強的人, 但在那一瞬間我感受到了這輩子從未有過的恐懼和無助。

入院的第一天, 我想了很多, 不知道此次離開家什麼時候能回去, 或者回不去了。 我像安頓後事一樣叮嚀這, 囑咐那, 得了癌症就等於判了死刑, 我當時就是這麼認為的。 想著家裡還未成年的兒子和年近古稀的老父母, 頓時淚如泉湧, 本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就因為癌症, 一切都要變得支離破碎, 我心有不甘。

幾天後, 我接受了左乳改良術和腋下淋巴清掃, 病理檢查結果為浸潤性導管癌3期, 4/8淋巴結轉移。

接下來的治療過程讓我痛不欲生。 一說到化療, 絕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化療的痛苦:掉頭發、嘔吐、渾身沒力氣。

其實沒有真正經歷過化療的人永遠不知道那是怎樣的一種痛。 我的嘔吐異常劇烈, 除了吐出正常進食的東西, 還有紅褐色的水樣物體, 醫生說那是胃黏膜撕裂的表現。 我一次次硬著頭皮堅持, 一次次因無法耐受而中斷。 最後還是不得已停止了化療, 改吃中藥, 同時堅持練氣功。 就這樣堅持了10個月。 我的病情逐漸好轉, 也相對穩定。 我, 出院了!

捲土重來——鎖骨淋巴結轉移

癌症是個魔鬼, 但它最兇殘的特質不是奪去你的生命, 而是讓你在餘生, 始終帶著惴惴不安、誠惶誠恐的枷鎖去生活。 你永遠不知道它被趕走後是否會捲土重來。

1996年1月, 我在洗澡的時候無意摸到頸部有幾個小疙瘩, 當時心裡咯噔一下。 這些年看病的經歷使我儼然成了半個醫生,我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好預兆。

我趕緊找到之前的主治醫生,她初步判斷為鎖骨淋巴結轉移。由於床位緊張又臨近過年,醫生給我開了甲地孕酮,讓我等春節過後再住院治療。我故意在家人面前裝作若無其事,和丈夫孩子一起置辦年貨,但心裡卻是萬般的無奈和絕望。

就這樣,我度過了人生中最難熬的一個春節。節後,我立馬住進了北大醫院。說實話,這一次和上一次的感受截然不同。如果說上一次是緊張和恐懼,這一次更多的則是淡然和無奈。

當時我面臨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就是無法手術,因為出現鎖骨轉移意味著已經處於晚期,是不能手術的。但幸運的是,醫生綜合考慮我的情況後,願意為我嘗試一下更為激進的治療方式。

醫生特意找我們夫妻倆進行了一次深入地交流,對我們說明了手術的風險和效果。她表示,這種手術之前沒有做過,有可能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發現切除不了腫塊,這樣等於我白挨一刀,她也要承擔更多的風險。儘管如此,她還是願意為了我試一試,因為她覺得我太年輕了(40歲),不試一下很可惜。

我與丈夫商量後,決定接受手術。就這樣,我成為北大醫院接受鎖骨淋巴結切除的第一位患者,很幸運,手術非常成功,剝離出的4個大小不等的腫塊被確診為復發轉移癌。

化療對於我來說是一道難以邁過的坎。那個時候真的虛弱到了極點,但是為了活下去,我堅持著,只要稍微好點,我就拼命吃東西,哪怕吃了會吐出來,我也吃,只有吃下去,才有力量對抗疾病。

說來奇怪,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內心平靜,這次的化療比上一次用藥還猛,而我卻堅持了下來。

就這樣,我堅持了一年的放化療。我左側鎖骨附近的一大片皮膚至今仍呈藍紫色花斑樣,這是放療留下的永久印記。

涅槃重生——20多年的無癌生活

癌症病人有絕望、恐懼的心理是很正常的,這時親友的支持就尤為重要。

愛,能讓人鼓起求生的勇氣,掃去心中陰霾,家人和兒子的支持對我來說是戰勝癌症的法寶之一。

有時候想想,我真的應該感謝癌症,是它鞭策我開啟了更加積極健康的生活模式。兩次住院期間,我親眼目睹了很多病友的離開,而我作為一個晚期乳腺癌患者,能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一步步走向康復,這是上天對我的眷顧啊!我沒有理由不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從那以後,我開始重新規劃生活,早睡早起、按時吃飯、定期複查、堅持鍛煉,而更重要的改變是,我結識了許多和我有著類似遭遇的朋友。我們互相傾訴、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同病相憐使我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共同攙扶著行走在抗擊癌魔這條漫長的道路上。

在治療結束的20多年裡,我始終保持這樣的狀態,生活充實而快樂。從確診乳腺癌到現在已經24年了,回想起來常常覺得像做夢一樣。不得不說,我很幸運,但這幸運背後是不是也有必然因素呢?

首先,要接受正規的治療,並充分信任你的醫生。

病急亂投醫,這是很多患友都會犯的錯誤。找A大夫看三天,找B大夫瞧兩天;用用這個療法,試試那個藥物,甚至相信什麼偏方、土辦法。急迫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實不可取,這樣有可能會貽誤病情。

我始終非常感激我的主治醫生,她的膽識、魄力和專業判斷使她選擇了正確的治療方案,而我作為患者需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相信和配合醫生。如果沒有她的建議、堅持和勸說,就沒有今天的我。因此,一定要找正規的醫院、專業的醫生,而且要充分信任,並配合你的主治醫生。

其次,要有堅強的意志力。

堅持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做到的事情之一。不管是服藥還是鍛煉,都是很考驗意志力的事情。一天兩天的體驗和長年累月的堅持是有著天壤之別的,有時我也會犯懶,天氣太冷,我也會留戀屋裡的溫暖,但每到這時候,我都會對自己說,“連這麼點小困難都克服不了,還談什麼戰勝癌症”。想到這,我就會乖乖穿起衣服,出門鍛煉。

最後,心態真的很重要。

積極樂觀的心態是抗擊癌症的剋星。我發現病情控制得好的病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

整天哀傷,思想包袱太重,癌症復發轉移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我從小就是個活潑樂觀的人,我喜歡唱歌跳舞,儘管我唱得並不動聽,跳得也不優美,但這有什麼關係呢?我總是能從唱唱跳跳的體驗中找到快樂。

我們都明白,五年十年也好,或二十四年也好,只能說明腫瘤復發幾率降低,並不意味者永遠不會復發。與其整天提心吊膽,倒不如好好享受當下的每一天。

每個病人的情況各不相同,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定期進行複查。不能自作主張,覺得自己已經完全康復了就不再做複查,諱疾忌醫和漫不經心只能延誤病情。所以,積極的心態很重要。

有時候,病友問起我的年齡,我會很自豪地回答,我有兩個年齡——62歲是我真實的生理年齡,24歲是我重生的年齡!

24年了,癌症給予我的遠比它奪去的要多。對我來說,癌症是人生的另一道風景,另一種體驗。

溫馨提醒

超過二十歲的女性,最好每個月在月經後進行一次自檢;超過四十歲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乳腺B超;有家族遺傳史的女性,更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為了讓抗癌力量最大化,

慧濟平臺特此建立了微信群。

通過這個途徑,

愛友們不僅能交流經驗、互相加油鼓舞,

還可以在遇到問題時快速諮詢專科醫生。

這些年看病的經歷使我儼然成了半個醫生,我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好預兆。

我趕緊找到之前的主治醫生,她初步判斷為鎖骨淋巴結轉移。由於床位緊張又臨近過年,醫生給我開了甲地孕酮,讓我等春節過後再住院治療。我故意在家人面前裝作若無其事,和丈夫孩子一起置辦年貨,但心裡卻是萬般的無奈和絕望。

就這樣,我度過了人生中最難熬的一個春節。節後,我立馬住進了北大醫院。說實話,這一次和上一次的感受截然不同。如果說上一次是緊張和恐懼,這一次更多的則是淡然和無奈。

當時我面臨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就是無法手術,因為出現鎖骨轉移意味著已經處於晚期,是不能手術的。但幸運的是,醫生綜合考慮我的情況後,願意為我嘗試一下更為激進的治療方式。

醫生特意找我們夫妻倆進行了一次深入地交流,對我們說明了手術的風險和效果。她表示,這種手術之前沒有做過,有可能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發現切除不了腫塊,這樣等於我白挨一刀,她也要承擔更多的風險。儘管如此,她還是願意為了我試一試,因為她覺得我太年輕了(40歲),不試一下很可惜。

我與丈夫商量後,決定接受手術。就這樣,我成為北大醫院接受鎖骨淋巴結切除的第一位患者,很幸運,手術非常成功,剝離出的4個大小不等的腫塊被確診為復發轉移癌。

化療對於我來說是一道難以邁過的坎。那個時候真的虛弱到了極點,但是為了活下去,我堅持著,只要稍微好點,我就拼命吃東西,哪怕吃了會吐出來,我也吃,只有吃下去,才有力量對抗疾病。

說來奇怪,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內心平靜,這次的化療比上一次用藥還猛,而我卻堅持了下來。

就這樣,我堅持了一年的放化療。我左側鎖骨附近的一大片皮膚至今仍呈藍紫色花斑樣,這是放療留下的永久印記。

涅槃重生——20多年的無癌生活

癌症病人有絕望、恐懼的心理是很正常的,這時親友的支持就尤為重要。

愛,能讓人鼓起求生的勇氣,掃去心中陰霾,家人和兒子的支持對我來說是戰勝癌症的法寶之一。

有時候想想,我真的應該感謝癌症,是它鞭策我開啟了更加積極健康的生活模式。兩次住院期間,我親眼目睹了很多病友的離開,而我作為一個晚期乳腺癌患者,能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一步步走向康復,這是上天對我的眷顧啊!我沒有理由不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從那以後,我開始重新規劃生活,早睡早起、按時吃飯、定期複查、堅持鍛煉,而更重要的改變是,我結識了許多和我有著類似遭遇的朋友。我們互相傾訴、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同病相憐使我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共同攙扶著行走在抗擊癌魔這條漫長的道路上。

在治療結束的20多年裡,我始終保持這樣的狀態,生活充實而快樂。從確診乳腺癌到現在已經24年了,回想起來常常覺得像做夢一樣。不得不說,我很幸運,但這幸運背後是不是也有必然因素呢?

首先,要接受正規的治療,並充分信任你的醫生。

病急亂投醫,這是很多患友都會犯的錯誤。找A大夫看三天,找B大夫瞧兩天;用用這個療法,試試那個藥物,甚至相信什麼偏方、土辦法。急迫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實不可取,這樣有可能會貽誤病情。

我始終非常感激我的主治醫生,她的膽識、魄力和專業判斷使她選擇了正確的治療方案,而我作為患者需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相信和配合醫生。如果沒有她的建議、堅持和勸說,就沒有今天的我。因此,一定要找正規的醫院、專業的醫生,而且要充分信任,並配合你的主治醫生。

其次,要有堅強的意志力。

堅持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做到的事情之一。不管是服藥還是鍛煉,都是很考驗意志力的事情。一天兩天的體驗和長年累月的堅持是有著天壤之別的,有時我也會犯懶,天氣太冷,我也會留戀屋裡的溫暖,但每到這時候,我都會對自己說,“連這麼點小困難都克服不了,還談什麼戰勝癌症”。想到這,我就會乖乖穿起衣服,出門鍛煉。

最後,心態真的很重要。

積極樂觀的心態是抗擊癌症的剋星。我發現病情控制得好的病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

整天哀傷,思想包袱太重,癌症復發轉移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我從小就是個活潑樂觀的人,我喜歡唱歌跳舞,儘管我唱得並不動聽,跳得也不優美,但這有什麼關係呢?我總是能從唱唱跳跳的體驗中找到快樂。

我們都明白,五年十年也好,或二十四年也好,只能說明腫瘤復發幾率降低,並不意味者永遠不會復發。與其整天提心吊膽,倒不如好好享受當下的每一天。

每個病人的情況各不相同,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定期進行複查。不能自作主張,覺得自己已經完全康復了就不再做複查,諱疾忌醫和漫不經心只能延誤病情。所以,積極的心態很重要。

有時候,病友問起我的年齡,我會很自豪地回答,我有兩個年齡——62歲是我真實的生理年齡,24歲是我重生的年齡!

24年了,癌症給予我的遠比它奪去的要多。對我來說,癌症是人生的另一道風景,另一種體驗。

溫馨提醒

超過二十歲的女性,最好每個月在月經後進行一次自檢;超過四十歲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乳腺B超;有家族遺傳史的女性,更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為了讓抗癌力量最大化,

慧濟平臺特此建立了微信群。

通過這個途徑,

愛友們不僅能交流經驗、互相加油鼓舞,

還可以在遇到問題時快速諮詢專科醫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