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羅貫中“騙”了世人600年,三國諸葛亮真正做的貢獻是這些

首先, 說說諸葛亮的出山和他的地位鞏固過程。 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 可是《魏略》和《九州春秋》上記載的諸葛亮主動求見劉備的故事, 知道的人卻很少了。 書上說:“是時曹公方定河北, 亮知荊州次當受敵, 而劉表性緩, 不曉軍事。 亮乃北行見備, 備與亮非舊, 又以其年少, 以諸生意待之……”後來劉備自顧自編帽子, 被諸葛亮諫阻, 才注意到這個年輕人——這一情節, 稍加改編, 也添加進《三國演義》中去。

三顧茅廬

當時荊州出名的讀書人很多, 劉備因為徐庶的話, 就去求見在荊州士人中名聲並不很響亮的諸葛亮, 可能性不大, 除非是基於以下兩種考慮:一, 有名的讀書人都被劉表搜刮光了, 劉備只好去找二流名人;二, 劉備是想仿效“千金買馬骨”的故事, 通過走訪一個年輕人, 來提高自己愛才的名聲。

總之, 不管劉備因為什麼原因去親自登門找的諸葛亮,

既然正史上採用了這種說法, 就姑且相信吧。 但是後面又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那就是《隆中對》。 《隆中對》素來被認為是極其高明的戰略方針, 但是仔細研究之下, 就可以發現它具有兩個很大的缺陷。 一是“聯吳”和“據荊”的矛盾(孫吳也想要荊州很久了, 兩條狗都盯著同一塊骨頭, 怎麼會不撕咬?不過, 這個問題與主題無關, 姑且不談), 二是怎樣取得荊州的問題。 就第二個問題來看, 諸葛亮這篇《隆中對》如果是獻給劉表的還情有可原。 劉備當時只有小小一個新野, 他怎樣才能拿到荊州?諸葛亮再聰明, 也不是邪教妖人, 他不會知道劉表什麼時候死, 不會知道曹操什麼時候南下, 更不會知道劉琮那麼簡單就投降。 沒有這第一步的實行方法,
《隆中對》就是一紙空文, 它也許仍舊是很好的戰略方針, 但是大而無用, 不會吸引當時連屁股也坐不穩的劉備。

諸葛亮

因此, 有人估計, 《隆中對》的基本策略, 其實劉備早就明白, 他不過看看這個小年青思路是不是和自己一樣, 既然大致相同, 也就不管細節了,

先聘出山再說。 還有人認為, 所謂《隆中對》, 不過是諸葛亮和劉備長時間談話中的一些片段, 連綴起來而已, 本身並不是一篇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對策。

先放下《隆中對》不提, 諸葛亮總算出山了。 可是他出山沒所久, 曹軍南下, 就把劉備打得慘兮兮地向東逃跑。 演義中大篇幅渲染的“火燒博望”、“火燒新野”, 其實在正史中, 根本一筆都沒有記載。 諸葛亮出山以後的第一份功勞, 其實是過江東, 說孫權, 聯合抗曹。 赤壁之戰以後, “先主遂收江南, 以亮為軍師中郎將, 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 調其賦稅, 以充軍實。 ”其間的借東風、伏華容、收四郡本來就子虛烏有, 而且直到這個時候, 諸葛亮也主要負責內政和外交工作, 根本沒有上過一線去打仗。

《隆中對》

諸葛亮第一次上陣, 是在劉備攻打四川的時候, 兵困葭萌, 龐統戰死, 沒有辦法, 才召“(諸葛)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 分定郡縣, 與先主共圍成都”。 四川平定, “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 署左將軍府事。 先主外出, (諸葛)亮常鎮守成都, 足食足兵”, 仍然是文職人員。說諸葛亮用兵如神,起碼在劉備生前是看不到的——劉備很少讓諸葛亮帶兵,並且,似乎也不是很信任他。

前人早就論證過,劉備手下有三大集團:原從(原來就跟從)集團,代表人物是關、張、趙、黃、魏(黃忠和魏延都不是降將,順帶澄清一下);荊州集團,代表人物是龐統、諸葛亮、馬良;四川集團,代表人物是法正、黃權、劉巴、李嚴。而劉備最信任原從集團(都是老哥兒們嘛,可以理解),第二是四川集團,對於荊州集團就要差很多——尤其在老兄弟關羽死在荊州以後。後來法正成為劉備手下第一大紅人,“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他愛報私怨,有人勸諸葛亮向劉備進言,管管法正,諸葛亮卻不敢,回答說:“主公之在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狽,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隆中對》石雕

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諸葛亮當時的地位並不是劉備下面的第一把交椅,起碼法正還壓在他上面。

仍然是文職人員。說諸葛亮用兵如神,起碼在劉備生前是看不到的——劉備很少讓諸葛亮帶兵,並且,似乎也不是很信任他。

前人早就論證過,劉備手下有三大集團:原從(原來就跟從)集團,代表人物是關、張、趙、黃、魏(黃忠和魏延都不是降將,順帶澄清一下);荊州集團,代表人物是龐統、諸葛亮、馬良;四川集團,代表人物是法正、黃權、劉巴、李嚴。而劉備最信任原從集團(都是老哥兒們嘛,可以理解),第二是四川集團,對於荊州集團就要差很多——尤其在老兄弟關羽死在荊州以後。後來法正成為劉備手下第一大紅人,“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他愛報私怨,有人勸諸葛亮向劉備進言,管管法正,諸葛亮卻不敢,回答說:“主公之在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狽,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隆中對》石雕

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諸葛亮當時的地位並不是劉備下面的第一把交椅,起碼法正還壓在他上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