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開過皇帝愛讀書 秦始皇竟然為了一個人,而攻下一座城池(下篇)

一次, 趙匡胤奉命攻打南唐州郡取得勝利凱旋。 有人向周世宗彙報說

發現趙匡胤從南唐運回了一大箱寶物.天天帶在身邊。 周世宗雖然相信趙

匡胤的為人.卻也不得不派有關人員做例行檢查。 大箱子打開之時, 檢察

人員傻了眼, 原來裡面什麼金珠寶貝都沒有, 只有滿滿當當一箱子書。

做了皇帝之後, 趙匡胤對書籍癡情不改, 依然保持著日夜讀書的良好

習慣.而且兩宋的皇帝們都繼承了這個優秀傳統。

在讀書上, 趙匡胤不僅自己以身作則, 還鼓勵文武大臣讀書求知, 提

高修養。 唐末五代是“槍桿裡頭出政權”的武人天下, 讀書人在社會上地

位很低。 趙匡胤通過提倡讀書扭轉了社會上, 特別是朝廷上輕文重武的風

氣, 保證了有宋一代三百年的安定和諧。

明太祖朱元璋雖然出身貧苦, 小時候還是上過一段時間的私塾的, 不

幸父母雙亡後, 他就成了流浪兒童,

再也沒有條件讀書求學了.但他心底

的讀書夢一直沒有泯滅。

成為起義軍領袖後, 朱元璋又有機會讀書了, 他身邊彙聚的經常引經

據典、談古論今的儒士們更激發了他發奮學習的渴望。 朱元璋每到一處,

就“令有司訪求古書籍.藏之秘府”。 然後, 他就每天在公務之餘夙興夜

寐地抓緊時閱讀, 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準。

明帝國建立後, 朱元璋特地在南京城奉天門東設文淵閣, “盡貯古今

載籍, 置大學士員”, 他這樣做並非像現在的某些富豪一樣是為了附庸風

雅.裝點門面.而是經常“命鴻儒進經史, 自批閱, 終日忘倦”。 此時的

朱元璋.不但能作文賦詩, 還注解起了《道德經》, 而且寫得頗有水準,

大大豐富了老子原作的內涵。

通過讀書, 朱元璋總結了歷史的經驗, 吸取了前人的教訓, 制訂了一

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制度, 保證了政府機器的正常運轉, 從某種程度上延長

了他創立的王朝的壽命, 否則, 明王朝早就在求仙怠政的嘉靖手裡垮掉

了.萬曆也就沒機會成為三十年不上朝的怪胎皇帝了。

依筆者猜想.看到本文題目, 肯定會有讀者朋友舉出“劉項原來不讀

書”的劉邦作為反例, 劉邦固然不好讀書, 但他並非不讀書之人, 而且他

的文化水準也是不低的, 否貝11怎麼能吟唱出那首流傳了幾千年而且還將繼

續流傳下去的《大風歌》呢?

開過皇帝愛讀書 秦始皇竟然為了一個人, 而攻下一座城池(上篇)

每天都有精彩的歷史故事, 希望朋友關注本歷史二哥帳號, 喜歡歷史的你一定不會錯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