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厶”字怎麼讀,“了”字是什麼含義,你真的知道嗎?

本文主要想介紹的是“了”字的演變, 但提到“了”字, 又不得不提“厶”字。

因為古時候“了”是在“厶”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

“厶”在古時候通“私”, 讀音為si。 篆文是書寫如下

“厶”表達的意思是頭朝下, 還沒有出生的胎兒。

現存資料能查到的, 篆文時期有了“了”字, 書寫剛好是把“厶”字顛倒了過來

如下圖

其含義是已經出生、頭部朝上的嬰兒。 等到了隸書時期, “了”的頭部有了變形, 如下圖

這次變形也直接影響了後世的“了”字, 等到了楷書, “了”便定型成了現在的模樣。

說到這裡也講一下“子”字, 甲骨文最初的“子”完全是畫了一幅畫, 有腦袋, 頭髮, 腳, 這裡我們不做解說

直接說甲骨文後期的“子”就是在“了”字的基礎上加了兩個向上揮動的手臂, 如下圖

其含義是揮動雙臂、兩腿被包裹, 不能行動的幼兒。 “子”後期的演變也和“了”一樣

雙臂漸漸被寫成了一橫, 最終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只是與“了”不同, “了”到現在本來的意思

已經完全失去, 成為了一個助詞, 而“子”依然保留有男孩或者幼小的意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