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孩子也要把握好分寸

最近, 在網上看到有一位網友吐槽自己10歲的小侄子。

這個網友的小侄子不僅成績優秀, 奧數、圍棋、輪滑各種業餘愛好也出類拔萃。 可是重點來了, 小侄子覺得自己太優秀, 竟然嫌棄自己的父母配不上如此好的自己, 真實上演了一幕“狗嫌家貧, 兒嫌母醜”的鬧劇。

這位考試總第一、才藝出眾的小男孩, 被父母捧在手裡, 放在心上, 時常還會曬在朋友圈裡, 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給的最好的, 卻被自己的孩子所嫌棄。

高爾基說過, 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的事情, 可是要說到教育, 卻是一樁大事。

很多父母往往以孩子為中心, 常把“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掛在嘴邊, 為孩子付出了太多, 習慣包辦孩子的大小瑣事, 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都給孩子。

可是對孩子愛得過分, 由愛發展到了溺愛, 對孩子百依百順, 包辦代替, 沒有原則地遷就, 容易造成孩子以我為中中心,

不善於替別人考慮, 容易形成任性、自私、膽小怕事、依賴的性格。

一位媽媽說:“平時我對孩子關心得無微不至, 可兒子對我卻非常冷淡。 我過生日那天, 朋友往家裡打電話。 恰巧我不在家, 兒子接電話, 朋友告訴他:今天是你媽媽生日。 兒子冷冷地說:我媽過生日關我什麼事!聽了朋友轉達這話,

我的心都傷透了。

一位媽媽知道孩子喜歡吃蝦, 一次不顧昂貴的價格從菜市場買了蝦, 做好後端上桌, 看著孩子津津有味地吃, 自己捨不得動一筷子。 眼看孩子已經吃完飯, 媽媽忍不住想去嘗一下剩下的蝦, ”別動!”那是我的!“這位母親在講述這件事時, 眼含 淚水。

在廣州有一位單身父親, 為了讓孩子能有好的教育, 他承受巨額學費送兒子上了貴族學校。 後來, 父親到學校去看兒子, 兒子卻嫌棄父親穿得太土, 給他丟臉, 告訴同學這是他的“老鄉”。

為什麼十幾年的愛得到的卻是如此冷酷無情的回報?是孩子生下來就不會愛別人嗎?不, 那麼這愛丟失症的根源在哪裡?是父母的極度關愛、過分溺愛、無限縱容滋長了孩子的自私,

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 沒有別人。

天下的父母都愛孩子, 卻未必會正確地愛孩子。 父母的心總是仁慈的, 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 如果用不好的話, 結果就會適得其反。 過分地關心和溺愛孩子, 實際上是減少了孩子遭受適當挫折、困難和學習關愛的機會。

長期這樣對待孩子, 會讓他們從小只會享受, 不知奉獻;情感世界中只關注自己, 不會體諒別人。

父母愛自己的孩子, 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愛得過分就不好了, 反而會傷害孩子。 所以, 只有正確地愛孩子, 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避免孩子養成任性、自私等不良習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