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為什麼分成三個派系,最終都是什麼結局

大家都知道辛亥革命發生時, 清朝實力最強的軍隊北洋六鎮雖然接到討伐命令, 但是卻抗命沒有進行任何行動, 清廷不得已重新重用北洋六鎮的老領導袁世凱以求做最後的抵抗, 進而維護自己的統治。 沒想到的是, 袁世凱首鼠兩端, 見革命軍勢大, 轉而逼迫清帝遜位, 竊取了革命果實, 成為了中華民國大總統。 而原來效忠清廷的北洋六鎮新軍就成了後來的北洋軍閥。 而地方上的新軍則成為各地軍閥。 那麼袁世凱死後, 北洋軍閥為什麼會分成直系、皖系、奉系三個派系呢?最終的結局又是什麼呢?

皖系軍閥段祺瑞

袁世凱死後, 北洋軍閥群龍無首, 而當時北洋政府是中華民國被國際社會所承認的唯一合法政權, 取得北洋政府的領導權意味著可以獲得關稅收入和外國貸款。 因此北洋軍閥內部勢力比較強大的三股勢力逐漸形成, 即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段祺瑞是安徽人)、以馮國璋、曹錕為首的直系(馮國璋是直隸人、曹錕是天津人)、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張作霖是奉天人)。

三個派系為了奪取北洋政府的控制權展開了激烈爭鬥, 北洋政府的控制權經歷了從皖系到直系再到奉系的更迭。

1916年至1920年為皖系段祺瑞控制北洋政府的時期。 袁世凱死後, 黎元洪繼任為大總統, 段祺瑞為總理, 但是兩人矛盾重重。 黎元洪在段祺瑞的壓力下被迫下臺, 總統職位由直系馮國璋續任。 因為段祺瑞與馮國璋在對護法運動和西南軍閥的意見上不合, 段祺瑞和馮國璋兩人宣告共同下野, 由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國會選出徐世昌接任總統一職, 而段祺瑞則通過安福國會在背後操縱政權。

1919年12月, 馮國璋去世, 直系軍閥開始由曹錕領導。 由於曹錕落選副總統, 直系和皖系矛盾激化, 直皖戰爭爆發, 在奉系張作霖的幫助下直系曹錕最終獲勝。 戰後, 皖系的安福國會被解散, 皖系勢力被嚴重削弱, 從此一蹶不振。

直系軍閥曹錕

1921年至1925年為直系曹錕控制北洋政府的時期。

打敗皖系勢力之後, 直系與奉系由於戰果分配問題發生摩擦, 第一次直奉戰爭於1922年爆發, 張作霖被擊敗, 退出關外, 直系取得北京政權。 1923年6月, 曹錕通過賄選當選總統。 1924年, 為了反對直系的領導地位, 奉系聯合皖系殘部和孫中山的廣東軍政府共同討伐直系, 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直系將領馮玉祥受張作霖之子張學良五十萬獻金, 發動北京政變, 囚禁了曹錕, 導致直系勢力潰敗。 馮玉祥坐鎮北京, 並將所部改稱為國民軍, 電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

奉系軍閥張作霖

1926年至1928年為奉系張作霖控制北洋政府的時期。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之後, 奉系張作霖與直系殘部吳佩孚實現了直奉聯合, 組成“討赤聯軍”, 張作霖聯合日本勢力揮師南下入關, 將馮玉祥的勢力趕至綏遠。 然而事後, 張作霖並未給予吳佩孚好處, 北洋政府自此之後一直都被奉系所控制。 此後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成立的廣東革命政府率軍北伐, 吳佩孚被擊敗, 從此一蹶不振。 馮玉祥、閻錫山等人加入國民革命軍。1928年6月,張作霖撤離北京退往關外,被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同年12月,張作霖之子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統一到寧漢合流之後的南京國民政府。北洋軍閥割據時期結束,開始了國民黨新軍閥混戰時期。

馮玉祥、閻錫山等人加入國民革命軍。1928年6月,張作霖撤離北京退往關外,被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同年12月,張作霖之子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統一到寧漢合流之後的南京國民政府。北洋軍閥割據時期結束,開始了國民黨新軍閥混戰時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