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老人常說的這句話,寶媽還真的不能不聽

老人常會告誡年輕父母:“小寶寶的臉蛋不能捏, 否則會流口水, 長大了還容易歪臉”。 專家表示, 這話的確有一定道理, 因為嬰兒臉部皮膚薄嫩, 口腔內腮腺組織發育不完善、脆弱、易受傷害。

專家說, 口水的分泌與吞咽兩者如能平衡則不會流口水, 成年人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不由自主地將分泌出來的唾液吞進肚裡, 所以口水不會流出嘴角外。 造成“口水長流”的主要原因是, 嬰兒的口水分泌較多, 必須比成年人更努力地吞咽, 而他們還沒有學會怎樣吞咽。

據瞭解, 嬰兒4個月大時, 唾液腺發育逐漸成熟, 唾液分泌開始增加, 6至7個月時, 大部分嬰兒開始長牙, 刺激牙齦上的神經, 會增加分泌口水, 旺盛時每天可達200毫升。 嬰兒口腔容量小、深度淺、舌短而寬, 閉唇和吞咽動作尚不協調, 不會調節過多唾液, 於是積儲後會自然流出, 這是正常的生理性流涎, 隨著發育到兩三歲,

就不再流口水了。

除了自然狀況易使嬰兒口水外流, 外界的一些刺激也會加重這種情況, 其中包括用手捏嬰兒臉蛋等。 專家表示, 若經常揉捏, 導致腺體機械性損傷, 唾液的分泌量和流涎現象會大大超過正常小兒。 唾液中含有一些消化酸, 具有微弱腐蝕性, 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 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 產生濕疹、發炎等症狀, 因此專家提醒儘量避免過力親吻和揉捏嬰兒臉蛋。

保健護理

家庭護理是治療寶寶濕疹的有力武器, 所以父母一定要幫助寶寶正確護理濕疹,

1. 應儘量避免讓寶寶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 如寶寶對雞蛋過敏, 可暫時不添加。

2. 如果寶寶吃母乳, 媽媽應注意不要吃易引起過敏的魚、蝦、羊肉等食物, 最好別吃辣椒等刺激性食品。

3. 保持寶寶雙手的清潔, 經常幫寶寶剪手指甲。 避免搔抓, 以免感染, 寶寶濕疹十分痛癢, 寶寶常會用手抓, 抓撓會引起皮膚的細菌感染。

4. 不能用鹼性強的肥皂、熱水洗患處皮膚。 因為肥皂和熱水會將寶寶皮膚表面的油脂洗掉,

使皮膚更加乾燥, 還會刺激肌膚。

5. 注意洗澡水質不佳帶來的寶寶濕疹。 城市水質因為經過較長的運輸管道和樓頂水箱, 容易產生二次污染。

自來水中含有寄生蟲、鐵銹和漂白粉等, 對於寶寶極為幼嫩的肌膚容易造成刺激, 從而引發過敏和寶寶濕疹。

如果家裡自來水有比較濃重的漂白粉味, 或水質偏黃, 可以在沐浴軟管的末端安裝嬰幼兒沐浴淨化器對水質進行過濾, 讓寶寶用上乾淨的沐浴用水, 從而大幅降低患寶寶濕疹的幾率。

6. 給寶寶穿上棉質的寬大衣服, 避免衣物摩擦加重寶寶濕疹。 媽媽和寶寶都不要穿絲、毛織物的衣服, 以免引起或加重過敏。

7. 媽媽不能擅自給寶寶用任何激素類藥膏, 因為這類藥物外用過多會被皮膚吸收,

給寶寶身體帶來副作用。 更安全的辦法是在醫生的指導下, 給寶寶皮膚塗抹天然無刺激的皮膚抗菌護理液(芬母皮膚抗菌液), 可以有效抗菌抑菌, 防止刺激性物質刺激寶寶皮膚的防禦系統, 有效預防濕疹還能用來保濕止癢, 緩解濕疹症狀, 能有效防止皮膚皸裂, 大人小孩都可以使用。 可是媽媽們還是會擔心, 於是選擇沒有激素的中藥, 卻殊不知, 很多所謂的中藥中卻含有強效的激素, 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必要時, 可在醫生指導下用些抗組織胺藥、消炎、止癢、脫過敏藥物。

8. 如果不能進行母乳餵養, 可以參考醫生的意見選用脫敏配方奶, 已有研究證明選用脫敏配方的配方奶, 有助於調整嬰兒的免疫系統, 降低寶寶濕疹,以及避免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多數含蛋白質的食物經常可以引起嬰幼兒皮膚過敏而發生寶寶濕疹,如牛奶、雞蛋、魚、肉、蝦米、螃蟹等。

生物引領生活 芬母成就健康

降低寶寶濕疹,以及避免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多數含蛋白質的食物經常可以引起嬰幼兒皮膚過敏而發生寶寶濕疹,如牛奶、雞蛋、魚、肉、蝦米、螃蟹等。

生物引領生活 芬母成就健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