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這樣陪孩子寫作業,真會毀了他,正確的做法是這樣!

作者:父母學習課堂, 筍乾老師

01

父母急於求成, 容易喪失理性

前些日子裡, 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一個落後生父親在家長會上的演講》,

引發不少家長的諸多共鳴, 從中找到了自己陪娃寫作業的影子......

這位爸爸是一名教育工作者, 自詡在孩子學習方面有許多不同的想法, 然而, 他卻忽視了初為人父的事實。

也可能是聽到受到不少家長陪學悲慘場景的影響, 比如父親陪娃寫作業, 引發心肌梗住進醫院;半夜鄰居聽到樓上的女人在嘶吼“究竟是什麼關係?”原來是在教兒子數學相反數關係式。

簡而言之, 就是如果孩子不寫作業, 母慈子孝, 連摟帶抱。 如果孩子一寫作業, 讓爸媽血壓升高, 讓鄰居不能睡覺。

所以, 他堅持認為學習是孩子的事情, 更是對孩子的學習不干預, 抱以觀望與引導的原則, 再加上放羊式管教力圖讓孩子自主學習, 堅持不在外邊報班, 相信自己的教育。

然而, 沒過多久我發現一寫作業, 孩子的心思就像斷了線的風箏, 總是不在學習狀態。 辦事磨磨蹭蹭, 長時間愣神, 常常耗到十點十一點甚至更晚......

於是, 他放棄了原本的理念, 開始陪學、輔導。 作為一名老師, 總感覺沒教過比我兒子更蠢的學生。 為了激起他的上進心, 他也開始效仿家長們以“別人家的孩子”舉例的做法。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寫作業多快呀, 再看看你!”

我不怕孩子笨, 就怕他缺乏意志力, 不能集中注意力。

“都是一個老師教的, 你咋不學好, 盡整這些沒用的東西!”

不怕孩子學不會,

就怕他養不成自律、自我管理的習慣。

也正是因此, 他仿佛失去了理性, 再也沒法平復內心的暴躁。 看見孩子有不良習慣的苗頭, 他便會大聲喝斥, 隨時制止, 甚至打罵。 從那以後, 他與孩子之間充斥著不滿和哭泣。

02

家長“太負責”, 反而幫“倒忙”

“教育孩子, 凡事都要有度, 凡事做到極端, 便會適得其反。 ”

父母總是喜歡童年時期就給予孩子高壓訓練, 灌輸“爭第一”的思想。 即使孩子考99分也會被罵或者被打手心。

如果家長過於追求教育的成功, 沒有足夠方法和技巧, 反而會讓孩子承受著強大的思想壓力, 喪失學習的源動力, 如此下去, 孩子不僅沒有成為“人上人”, 反而成了平庸之輩。

對於學習上的不足之處, 父母有意無意的評價, 其實是在孩子傷口上撒鹽的行為, 帶給孩子更多的是負面情緒的影響。

既不能對孩子起到督促作用, 也不能幫助孩子找到成就感與不足的原因, 而且會延緩或無法使孩子順利擁有自主學習思考的習慣。

嘮叨久了, 道理便會喪失震撼和說服力, 只能轉化為反感。有時候孩子不寫作業不是因為討厭學習,而是討厭父母催促的感覺,並用磨磨蹭蹭來反抗。

03

讓孩子當老師,是陪學的要領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家長若能主動放下自己“高高在上,氣指懿使”的姿態,讓孩子當老師,耐心的跟孩子討教,平等友好的交流。

這不僅能讓孩子從中獲取自信和成就感,也因而體會到父母陪學的不易,而且以後寫作業自然會更加專注,這比多少苦口婆心的話都管用。

中國有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話雖糙卻揭示了環境的秘密:寫作業是孩子的事,但是,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卻是父母的事情。

他做他的,你做你的,彼此互不干擾,氣氛便是融洽的。如果你實在按捺不住內心的躁動,那就等孩子把一門作業做完後,再拿過來檢查,先標注錯誤的地方,等孩子把所有作業做完後糾正。

每一個自律的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能”忍“的媽媽。所以,請家長們指責孩子的時候,也學會自我反思,有沒有打擾到他?

沒有雨傘的孩子,必須拼命向前奔跑;沒有爹拼的孩子,必須從小獨立自強。要小心,別讓你的“好心好意”,阻礙了孩子成長。

只能轉化為反感。有時候孩子不寫作業不是因為討厭學習,而是討厭父母催促的感覺,並用磨磨蹭蹭來反抗。

03

讓孩子當老師,是陪學的要領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家長若能主動放下自己“高高在上,氣指懿使”的姿態,讓孩子當老師,耐心的跟孩子討教,平等友好的交流。

這不僅能讓孩子從中獲取自信和成就感,也因而體會到父母陪學的不易,而且以後寫作業自然會更加專注,這比多少苦口婆心的話都管用。

中國有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話雖糙卻揭示了環境的秘密:寫作業是孩子的事,但是,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卻是父母的事情。

他做他的,你做你的,彼此互不干擾,氣氛便是融洽的。如果你實在按捺不住內心的躁動,那就等孩子把一門作業做完後,再拿過來檢查,先標注錯誤的地方,等孩子把所有作業做完後糾正。

每一個自律的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能”忍“的媽媽。所以,請家長們指責孩子的時候,也學會自我反思,有沒有打擾到他?

沒有雨傘的孩子,必須拼命向前奔跑;沒有爹拼的孩子,必須從小獨立自強。要小心,別讓你的“好心好意”,阻礙了孩子成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