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日本車防撞梁是泡沫?別鬧了!那是行人保護!

前不久, 一段“日本汽車的防撞梁是用塑膠泡沫代替”的視頻在網上瘋傳。

視頻中, 一男子稱在上海高速路上的交通事故中, 發現一日系車的保險杠竟然全是塑膠和泡沫, 隨後怒斥日本汽車不安全, 並表示這是對中國汽車工業的傷害?

據專業人士分析, 泡沫是在保險杠和防撞梁之間的位置。

視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泡沫後面就是一根防撞梁, 並不是只有泡沫沒有防撞梁, 雖然這台貴士我們沒拆過, 但視頻中很清楚地看到是有防撞梁的!

詳情請點擊視頻

隨後, 這件事被作為11月朋友圈的十大謠言之一, 被闢謠了。

真相到底如何?

今天, 橡橡就和大家聊聊有關防撞鋼樑、保險杠+泡沫塑料的那些事兒。

到底這個塑膠和泡沫是做什麼的?有用沒用, 我們深入探討一下!

視頻中的泡沫並非用來代替防撞梁, 它只是一層填充物, 作用是填充保險杠和防撞梁之間的空隙。

就事說事這個"夾泡沫的保險杠"沒一點毛病, 是一個全球範圍內公認的好的處理方式, 比如"汽車鼻祖"賓士也是這麼做的。

只是很多歐系、美系車都把塑膠泡沫塗成黑色, 看上去和防撞梁是一體的, 更美觀, 不仔細看大家就會以為是防撞梁,

比如:

△賓士E320行人保護泡沫

△標緻5008行人保護泡沫

而一些比較不注意細節的車企則比較豪放, 直接就露出來了。 由於很多車的緩衝泡沫包裹著防撞梁,

這就讓大家誤以為防撞梁被換成了泡沫。 其實這是錯誤的理解!

那麼這泡沫是幹啥的?是防撞的!

這個防撞, 不是防止車輛本身被撞壞, 而是防止車輛把行人撞傷!在很低速度下、很輕微受力時, 車輛可以直接免維修。

這個泡沫, 國外稱之為Bumper Absorber,翻譯過來就是保險杠緩衝/吸收件的意思,也叫緩衝泡沫。

車輛有沒有這層泡沫,對於車內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性幾乎沒有影響,但是在碰撞時,對於車主的維修成本和被撞的行人,則是至關重要的!

打個比方來說

當我們用拳頭直接砸向鋼板時,一定會很疼。但如果我們戴上拳擊手套,手部所承受的力就會有所緩解,這樣就會減輕我們所受到的傷害。

對於車外被撞的行人而言,這塊泡沫就是他們的“拳擊手套”。

接著說說保險杠。

我們常說的前後保險杠其實就是塑膠保險杠殼體,負責吸收和緩衝撞擊所帶來的衝擊力、防護車身前後部分的安全裝置,因此耐撞並不是前後保險杠的真實屬性。

塑膠製品的力學和吸能特性能夠吸收碰撞衝擊力保護乘客。

而且塑膠保險杠不僅安全性能有保障,還具有另外3個亮點。

1輕量化

塑膠比金屬元件更輕,帶來更好的加速力、制動力和燃油經濟性。

2可塑性高

塑膠的製造過程可以滿足不同設計師的幾何設計需要,外形更多變,與整體更加貼合。

除了美觀,多樣化的塑膠保險杠也有利於引導氣流經過車體,改善風阻係數,金屬保險杠要實現這一點很難。

事實上,如今霧燈、倒車雷達等功能得以在保險杠上實現也歸功於塑膠材質的使用。

3降低成本

如今汽車到手價格越來越美麗,與塑膠材質的研發投放是分不開的。除了保險杠,翼子板和格柵等內外部配件也大部分採用塑膠材質,工業加工生產成本更低,自然售價也更加親民。

即使在小的擦碰事故裡,塑膠保險杠耐腐蝕,修復成本低的特點同樣佔優勢。

別以為不變形的車就最安全

說了這麼多,其實都是為了保護行人。

那麼這麼軟的東西裝在我的車上,又怎麼能保護駕駛員自身的安全呢?橡橡這裡就以車輛正碰為例,給大家說說車輛的被動安全。

總的來說,車輛在車頭發生碰撞後,需要做到兩件事來保護車內人員的安全:

第一是駕駛艙盡可能保持完好、不變形;

第二是發動機艙要盡可能的多吸收碰撞產生的能量。

用前面拳頭打鋼板的比方來說,駕駛艙就是拳頭,是保護物件,而發動機艙就是拳擊手套,是保護手段和途徑!

所以,發動機艙內的安全結構不是越軟越好、更不是越硬越好,而是要能夠最大限度地吸收碰撞產生的能量。

當今最安全的車頭當屬F1的前鼻翼。在負載780公斤、以54公里/小時速度發生正碰時,用碳纖維製成的F1前鼻翼將會以一種非常徹底的形變方式:碎成粉末狀,來實現最大程度的能量吸收。

如果F1車頭採用極硬、且不會變形的材料製作,那麼碰撞能量將全部傳遞給駕駛艙、進而傳遞給駕駛員,從而造成極大傷害。

而普通家用車也是如此,車輛的碰撞能量抵達防撞鋼樑。防撞鋼樑將一個點上的力量進行傳遞,盡可能讓所有吸能區都發揮作用。

想要實現這個目的,就需要不同強度、不同厚度的材料,通過不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

泡沫填充的保險杆其實是一個基於實用而產生的東西,雖然看起來不如金屬材質帶給人的安全感,但它的確是各方面權衡之下的產物。

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材料並不是越結實越好,關鍵是要用在合適的地方。該軟的地方軟、該硬的地方硬,才能實現一個好的效果。

其實,不管是這系那系,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和監管措施都會一視同仁,真有這麼嚴重問題的商品不會讓它上市銷售,而且市場是最好的品質檢驗方式,如果真的像視頻裡說的那樣,日系車偷樑換柱偷工減料,相信在有力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也早就大浪淘沙,被消費者所拋棄了!

網友熱評

@SimonRodan西門肉彈:縱梁和前保險杠(防撞梁)不都在嗎?

@Paine_Hsu:希望這哥們只是不懂汽車結構的蠢。 如果是別有用心的壞,那就很遺憾了。

@Pink丶CN:傳說中的無腦噴?拿無知當個性?

@小凡_Geeker:其實一些車連泡沫都省了。

@雄兔腳:又要便宜,又要省油,又要耐用,自己為什麼買日本車,心裡沒點b數嗎?

@可愛的大熊貓熊孩子NEsTa:真是令我大開眼界。泡沫後面那麼明顯的防撞梁,我在視頻裡都看見了,他在現場居然看不見。

@Daaaivd_Chiuuu:帶節奏一流。

@淡退:以前沒搞汽車的時候我覺得他說的挺有道理,現在我搞汽車了我覺得他是個傻X。

@一CZ一:除了卡車,現在保險杠還有金屬的嗎?

@吳不慎:那就把頭盔裡面的泡沫換成純鐵的,看看你會不會撞成智障。

@玖卦A:這可不是泡沫,這是高強度聚乙烯材料壓縮的泡沫,泡沫一直積壓積壓積壓後,硬度還是有的,為了輕量化也確實能卸掉一部分衝擊力,超級跑車還是全車碳纖維呢 ?碰一下就散掉了,可不能說他不好,這種泡沫並不完全是為了節約成本。

世界首款能膨脹的橡膠車,

撞車能反彈外力,

安全不再受傷

我們之所以一直強調行人保護,是因為行人對於汽車真的太脆弱了,如果沒有泡沫做緩衝,那麼汽車撞人,就相當於一個高速運動的金屬砸到你的身上,殺傷力如何可想而知!

汽車技術一直在進步,這款“防撞神器”,顛覆了人們對汽車的認知。

前不久,業內知名的橡膠、塑膠和LED專家Toyoda Gosei展出了一款別致的概念車——Flesby II。

它採用了類似烏龜的創意造型、以及可以變形的橡膠材質,旨在發生碰撞時反彈行人(或道路上的其它交通工具使用者),以減少對他們的傷害。

Flesby II在設計理念上還是一脈相承的,只是經過了不同的外形改造(像是多個水滴氣泡拼合到一起),並採用了柔軟、可變形的“電子橡膠”材料。

它使用了一種輕柔的智慧聚合物裝置,採用兩面彈性電極+中心介質的“三明治”結構,可隨著電力的介入而膨脹或收縮,仿佛汽車變成了一輛碰碰車,怎麼撞都撞不壞。

Toyoda Gosei“電子橡膠”資訊圖

Flesby II可以通過集成的LED車燈來與其他司機和道路使用者溝通。此外,汽車材料專家為其配備了更加柔軟舒適的內飾。

你期待這款“烏龜車”嗎?

國外稱之為Bumper Absorber,翻譯過來就是保險杠緩衝/吸收件的意思,也叫緩衝泡沫。

車輛有沒有這層泡沫,對於車內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性幾乎沒有影響,但是在碰撞時,對於車主的維修成本和被撞的行人,則是至關重要的!

打個比方來說

當我們用拳頭直接砸向鋼板時,一定會很疼。但如果我們戴上拳擊手套,手部所承受的力就會有所緩解,這樣就會減輕我們所受到的傷害。

對於車外被撞的行人而言,這塊泡沫就是他們的“拳擊手套”。

接著說說保險杠。

我們常說的前後保險杠其實就是塑膠保險杠殼體,負責吸收和緩衝撞擊所帶來的衝擊力、防護車身前後部分的安全裝置,因此耐撞並不是前後保險杠的真實屬性。

塑膠製品的力學和吸能特性能夠吸收碰撞衝擊力保護乘客。

而且塑膠保險杠不僅安全性能有保障,還具有另外3個亮點。

1輕量化

塑膠比金屬元件更輕,帶來更好的加速力、制動力和燃油經濟性。

2可塑性高

塑膠的製造過程可以滿足不同設計師的幾何設計需要,外形更多變,與整體更加貼合。

除了美觀,多樣化的塑膠保險杠也有利於引導氣流經過車體,改善風阻係數,金屬保險杠要實現這一點很難。

事實上,如今霧燈、倒車雷達等功能得以在保險杠上實現也歸功於塑膠材質的使用。

3降低成本

如今汽車到手價格越來越美麗,與塑膠材質的研發投放是分不開的。除了保險杠,翼子板和格柵等內外部配件也大部分採用塑膠材質,工業加工生產成本更低,自然售價也更加親民。

即使在小的擦碰事故裡,塑膠保險杠耐腐蝕,修復成本低的特點同樣佔優勢。

別以為不變形的車就最安全

說了這麼多,其實都是為了保護行人。

那麼這麼軟的東西裝在我的車上,又怎麼能保護駕駛員自身的安全呢?橡橡這裡就以車輛正碰為例,給大家說說車輛的被動安全。

總的來說,車輛在車頭發生碰撞後,需要做到兩件事來保護車內人員的安全:

第一是駕駛艙盡可能保持完好、不變形;

第二是發動機艙要盡可能的多吸收碰撞產生的能量。

用前面拳頭打鋼板的比方來說,駕駛艙就是拳頭,是保護物件,而發動機艙就是拳擊手套,是保護手段和途徑!

所以,發動機艙內的安全結構不是越軟越好、更不是越硬越好,而是要能夠最大限度地吸收碰撞產生的能量。

當今最安全的車頭當屬F1的前鼻翼。在負載780公斤、以54公里/小時速度發生正碰時,用碳纖維製成的F1前鼻翼將會以一種非常徹底的形變方式:碎成粉末狀,來實現最大程度的能量吸收。

如果F1車頭採用極硬、且不會變形的材料製作,那麼碰撞能量將全部傳遞給駕駛艙、進而傳遞給駕駛員,從而造成極大傷害。

而普通家用車也是如此,車輛的碰撞能量抵達防撞鋼樑。防撞鋼樑將一個點上的力量進行傳遞,盡可能讓所有吸能區都發揮作用。

想要實現這個目的,就需要不同強度、不同厚度的材料,通過不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

泡沫填充的保險杆其實是一個基於實用而產生的東西,雖然看起來不如金屬材質帶給人的安全感,但它的確是各方面權衡之下的產物。

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材料並不是越結實越好,關鍵是要用在合適的地方。該軟的地方軟、該硬的地方硬,才能實現一個好的效果。

其實,不管是這系那系,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和監管措施都會一視同仁,真有這麼嚴重問題的商品不會讓它上市銷售,而且市場是最好的品質檢驗方式,如果真的像視頻裡說的那樣,日系車偷樑換柱偷工減料,相信在有力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也早就大浪淘沙,被消費者所拋棄了!

網友熱評

@SimonRodan西門肉彈:縱梁和前保險杠(防撞梁)不都在嗎?

@Paine_Hsu:希望這哥們只是不懂汽車結構的蠢。 如果是別有用心的壞,那就很遺憾了。

@Pink丶CN:傳說中的無腦噴?拿無知當個性?

@小凡_Geeker:其實一些車連泡沫都省了。

@雄兔腳:又要便宜,又要省油,又要耐用,自己為什麼買日本車,心裡沒點b數嗎?

@可愛的大熊貓熊孩子NEsTa:真是令我大開眼界。泡沫後面那麼明顯的防撞梁,我在視頻裡都看見了,他在現場居然看不見。

@Daaaivd_Chiuuu:帶節奏一流。

@淡退:以前沒搞汽車的時候我覺得他說的挺有道理,現在我搞汽車了我覺得他是個傻X。

@一CZ一:除了卡車,現在保險杠還有金屬的嗎?

@吳不慎:那就把頭盔裡面的泡沫換成純鐵的,看看你會不會撞成智障。

@玖卦A:這可不是泡沫,這是高強度聚乙烯材料壓縮的泡沫,泡沫一直積壓積壓積壓後,硬度還是有的,為了輕量化也確實能卸掉一部分衝擊力,超級跑車還是全車碳纖維呢 ?碰一下就散掉了,可不能說他不好,這種泡沫並不完全是為了節約成本。

世界首款能膨脹的橡膠車,

撞車能反彈外力,

安全不再受傷

我們之所以一直強調行人保護,是因為行人對於汽車真的太脆弱了,如果沒有泡沫做緩衝,那麼汽車撞人,就相當於一個高速運動的金屬砸到你的身上,殺傷力如何可想而知!

汽車技術一直在進步,這款“防撞神器”,顛覆了人們對汽車的認知。

前不久,業內知名的橡膠、塑膠和LED專家Toyoda Gosei展出了一款別致的概念車——Flesby II。

它採用了類似烏龜的創意造型、以及可以變形的橡膠材質,旨在發生碰撞時反彈行人(或道路上的其它交通工具使用者),以減少對他們的傷害。

Flesby II在設計理念上還是一脈相承的,只是經過了不同的外形改造(像是多個水滴氣泡拼合到一起),並採用了柔軟、可變形的“電子橡膠”材料。

它使用了一種輕柔的智慧聚合物裝置,採用兩面彈性電極+中心介質的“三明治”結構,可隨著電力的介入而膨脹或收縮,仿佛汽車變成了一輛碰碰車,怎麼撞都撞不壞。

Toyoda Gosei“電子橡膠”資訊圖

Flesby II可以通過集成的LED車燈來與其他司機和道路使用者溝通。此外,汽車材料專家為其配備了更加柔軟舒適的內飾。

你期待這款“烏龜車”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