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隋唐帝國形成的軍事演變脈絡

1. 府兵制的建立

府兵制是指南北朝時期創建的一種兵役制度。 在這種兵農合一的兵役制度下, 老百姓平時在家務農, 打仗的時候拿起武器上戰場。

這種制度不是單單的兵農合一這麼簡單, 它還要求在上層的領導體制方面加強管理。 府兵制的精髓就在一個“府”字, 府指的是當時主管軍事、操練軍隊、訓練老百姓打仗的軍府。 軍府不只是一個機構, 而是自下而上的層級化組織體系。 創建這套體系的人叫宇文泰, 而他創建這套體制則是形勢所迫。

北魏孝文帝在改革中為了漢化, 他甚至把首都遷到了洛陽。 但北魏是尚武的鮮卑人政權, 遷都以後, 一部分鮮卑人漢化成了儒家士大夫, 待遇和社會地位遠比在北方老家的那些武將還高, 這就引起很多鮮卑軍事貴族的不滿。 結果在孝文帝死後, 北魏內部就發生了大動亂。

這場動亂過後, 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兩個政權,

相互對峙。 在和東魏的對峙中, 西魏並不佔優勢, 宇文泰是當時西魏的權臣, 在一次重要的戰役中, 差點讓人抓了俘虜。 於是他痛定思痛, 決心開展軍事改革, 而改革的核心思想, 就是把民間的力量發動起來, 讓老百姓平時種田, 打仗的時候拿起武器上戰場。 它解決的實際上是一個兵源的問題。

2. 軍隊的領導體制

宇文泰軍事改革的另一個重點:軍隊的領導體制。 他先採用過去鮮卑部落的傳統, 設置了一個叫八柱國的體系。 八柱喻指當時西魏的八家軍事貴族, 而這八家貴族除了宇文泰本人和另外一家只掛虛名的皇室, 真正帶兵的只有六柱國, 位於政權的頂層。 每一柱國下面設兩個大將軍, 每個大將軍再管兩個開府,

這就是一套六柱國、十二大將軍、二十四開府的體系。 這套體系最大的特點就是層級化, 它上邊通到政權的高層, 下面可以一直紮到民間。 而這種上通下達的關係是後來隋唐帝國形成的關鍵因素。

府兵制的本質是一種國家權力深入到基層的表現, 如果沒有這種深入, 之前零散的地方勢力是不可能統一起來的。 隋唐兩朝的開國皇帝, 隋文帝楊堅和唐高祖李淵, 都是從這個體系裡出來的。 這兩個王朝的皇室都同屬於一個軍事貴族集團, 並且還是親戚關係。 他們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 建立統一的隋唐帝國, 就在於府兵制已經把國家基層和中層的權力脈絡梳理好了, 他們要做只是高層的變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