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調教“甩手老公”之前,先來看看這個!

問答來自:寶貝棒公益講座

本期嘉賓:包燕春老師 (美國“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課程講師)

家長提問:都說父母要一起跟孩子長大, 作為一個男孩子應該父親的陪伴。 可是老公對教育問題不理睬, 教育觀念和我背道背馳, 總是感覺在家裡做什麼都是要我做, 我也很累。 和老公說出我的感受後沒有起色, 和老公吵鬧後總感覺對不住孩子, 所以我選擇了沉默, 做好自己, 其他的順其自然。 可是我還是擔心, 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撐不住了。 不知道這樣下去, 老公會不會更覺得我做事情是理所應當的。 請老師給支招,

十分感謝。

包老師支招:

這樣的無力感相信很多人都體會過, 作為女人, 我們都非常明白這樣的感受。 家裡什麼事情都由您來做, 這確實是非常辛苦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 您可能更多地處於“母親”這樣的角色。 其實, 除了“母親”這樣的角色外, 作為女人, 我們還有更多的其他角色:我們還是老公的愛人, 是父母的女兒, 最重要的, 我們還是自己。

也許您認可所有的角色, 但是時間安排呢?我們說時間花到哪裡了, 就說明您最重視什麼, 時間的安排不會撒謊。 我想問一下, 您給其他所有的角色時間了嗎?我希望有時間您能夠靜下來, 聽一段舒緩的音樂, 然後想像一下您想要的生活狀態, 然後把時間重新地思考安排一下。

其次, 更重要的是, 您要選擇學會去相信別人, 相信即便沒有自己, 老公也能單獨帶好孩子。 您可以和老公商量好某個時間段讓他嘗試單獨帶孩子, 而您安排時間跟閨蜜出去約會、聊天, 或者是去上一個自己心怡已久的課程。

把關係去進行梳理, 其實更多的是對一個自我角色和位置的梳理。

當我們把這些捋順了, 內心想清楚了, 就開始行動。 把時間多留給其他角色一些, 您會發現身邊的人自然也會跟著變動起來了。

那麼至於“教育觀念不同”, 我想說:在全世界上有很多種教育理念, 他們之間都是在爭論和進行更深層次的討論的。 也就是說, 有的人會說這個對, 有的人會說那個不對, 那到底是哪一家更對呢?現在都是百家爭鳴的狀態, 那你跟愛人為什麼不能持有不同的觀點呢?我相信, 你也是更加地認同, “和諧的關係”對於孩子來說更重要, 所以你選擇了沉默, 對嗎?

即便是這樣的, 就不如先把你和愛人的關係理好, 花更好的時間, 你們倆能夠單獨地去約會, 去行動起來。

感覺好了, 行為自然就會好, 他也會越來越理解你這樣的狀態。 當他更多地自己去身體力行地嘗試跟孩子交流的時候, 他看到了你的方法比他的做法更有成效的時候, 他自然就會轉向你了。

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可以幫助到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