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惠州2017高職人才推介會 600企業提供上萬崗位

2017年高職人才專場推介會在惠州城市學院舉行。 《東江時報》記者範文燕 通訊員歐陽茜 攝

日前, 由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和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惠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惠州仲愷高新區社會事務局共同主辦——— 2017年高職人才專場推介會在惠州城市學院舉行。

來自廣州、深圳、東莞、惠州等地的600多家企業和單位, 面向該校2015級2000名實習生提供了財務、文職、行銷、設計等服務類和機電、汽車、電腦等技術類10000多個崗位。

現場

2000名實習生校園找工作

當日, 東時記者到達招聘會現場時, 不少企業的展位上已有學生在瞭解和諮詢情況。 很多學生穿著白色的襯衫, 不少女孩還畫了淡淡的妝, 得體大方, 大家抱著簡歷挨個尋找自己心儀的企業和崗位。

現場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招聘展位, 為加強對學生的吸引了, 很多企業還設計了個性十足的招聘宣傳展板。

招聘啟事上大多有崗位需求、條件, 更多的是員工福利, 比如晉升途徑、生活環境等, 展示其福利贊、環境優、團隊贊的優勢。

據統計, 本次招聘會的企業來自廣州、深圳、東莞、惠州, 有600多家企業和單位, 面向該校2015級2000名實習生提供了財務、文職、行銷、設計等服務類和機電、汽車、電腦等技術類10000多個崗位。

東時記者看了不少招聘展位後發現, 現場崗位基本工資都在2000元/月以上。 現場也不乏部分高薪崗位, 比如一家電子公司需要商務代表, 給出的薪資是7000元/月起, 該公司招聘負責人告訴東時記者, 這個崗位主要是做招商工作, 需要對網路推廣有一定的瞭解, 人際溝通和語言表達需要一定的水準。

聲音

希望企業有珍惜人才的環境

面對一萬多個崗位, 學生們可算是挑花了眼。 該校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駱小英為給企業留下好印象, 專門準備了職業裝, 也畫了淡妝, 在一家物流公司前, 她認真查看企業的崗位需求, 最終決定應聘行銷員職業。

“本來我們專業的就業方向主要是貨代、報關等工作, 但是我看現場銷售類的比較多, 就想挑戰下。 ”駱小英說, 對於工作, 她的要求不是很高, 薪資待遇實習期能有3000元就行, 關鍵是企業的領導班子要好, 要有珍惜人才的格局。 她希望入職後, 企業能夠毫無保留地教她更多專業知識, 讓她學到更多。

這家物流公司的招聘負責人告訴東時記者, 現在物流行業迅猛發展, 他們也迫切需要招多一些人才。 “很多剛畢業的學生對外面的世界不瞭解,

行銷員的工作壓力相對較大, 不少學生都承受不了, 一般我們在學校招10個最後能留下來的也只有兩三個了。 ”

在一家鋰電子企業前, 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蘇躍彪正猶豫不決, 企業的兩名招聘人員正站在展板前介紹企業的前景。

“學生找工作首先要看企業的發展前景, 看它的產品是夕陽的還是朝陽的, 其次再找專業對口的, 之後再考慮薪資。 ”這名負責人告訴蘇躍彪, 現在國家大力宣導新能源汽車, 他們企業未來的路只會越來越好, 而且企業有完備的人才晉升制度, 每個月都會評選技師, 給予不同的薪酬, 員工月薪在3000~8000元。

“他們公司的晉升制度挺符合我的想法的, 公司前景也很樂觀, 但是我不太想週末加班。

”蘇躍彪說, 他是潮汕人, 比較關心企業是否包吃住, 實習期他對薪資的要求不要。 不過他比較在意工作時間, 不希望只有工作沒有生活。

建議

放低姿態先就業再擇業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學生處主任李建發介紹, 今年推介會入場的企業比去年增加了200家, 另外學校還對所有提請參會的企業進行了篩選, 確保招聘企業品質。 在推介會組織上學校也做了精心安排, 現場安排工作人員一對一對接每家招聘企業, 全程跟蹤服務。

“從今年企業報名情況來看, 文職、行銷、會計相關崗位的需求比較大。 ”李建發說, 與去年相比, 能明顯感覺到企業要人更急, 要的人更多, 很多企業早早就到學校諮詢畢業生的情況。

那麼畢業生在求職時應該抱著何種就業觀呢?

李建發建議學生要先就業後擇業,要放低姿態,工作能力是第一要務,要有能力才能去選擇崗位,也才有資本去談薪酬。

第二是學生要有創新,在實習過程中,在做扎實的工作之外,還要有創新的表現,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才有職業晉升可能。

第三是需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以發展的路徑去看待自己的未來,不管自己現在的工作是否和專業對口,都要提升工作能力,最好再深造學歷,繼續學習,才有可能往更高的職務晉升。

第四是不一定要追求專業對口,放寬眼界,不要太局限在本專業,因為每個人的特長不同,自身的潛力嘗試後才會被激發。

記者範文燕通訊員歐陽茜

李建發建議學生要先就業後擇業,要放低姿態,工作能力是第一要務,要有能力才能去選擇崗位,也才有資本去談薪酬。

第二是學生要有創新,在實習過程中,在做扎實的工作之外,還要有創新的表現,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才有職業晉升可能。

第三是需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以發展的路徑去看待自己的未來,不管自己現在的工作是否和專業對口,都要提升工作能力,最好再深造學歷,繼續學習,才有可能往更高的職務晉升。

第四是不一定要追求專業對口,放寬眼界,不要太局限在本專業,因為每個人的特長不同,自身的潛力嘗試後才會被激發。

記者範文燕通訊員歐陽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