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蒙古農畜產品綠色發展見成效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 區位獨特, 資源富集, 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而豐富的耕地資源和獨特的自然氣候條件, 是發展優質、綠色、有機農畜產品, 推進現代農牧業和綠色基地建設的有利條件, 近年來內蒙古在生態建設、品牌培育、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等方面, 進行了大量創新改革, 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內蒙古農牧業作為自治區第三大支柱產業, 農牧業品牌在消費市場也十分受青睞。 2016年, 全區糧食產量556.04億斤, 實現“十三連豐”, 糧食產量居全國第10位, 是國家13個糧食主產省區和6個糧食淨調出省區之一, 每年可為國家穩定調出糧食250億斤以上。 牧業年度全區牲畜存欄已連續12年超過1億頭只, 達到1.36億頭只, 實現“十二連穩”。 羊存欄連續3年超過1億隻, 達到1.07億隻。 全年肉類產量258.9萬噸, 同比增長5.4%;優勢產區牛奶、牛肉、羊肉產量已經占到全區總產量的89%、72%和83%;全區加工的牛奶85%銷往全國;京津地區的優質牛羊肉供應54%來自內蒙古。

可以這樣講, 內蒙古的綠色不可或缺、無可替代。

談到綠色發展, 有人認為, 綠色發展意味著生產成本的提高, 因此不易推廣。 綠色如何生金?僅農牧業企業而言, 一是品質有保障後的品牌溢價, 二是農旅融合後的價值延伸。 事實證明, 只要有效益, 主體發力綠色農牧業, 便有了內生動力, 也會更加注重產品品質, 雙向動力持續發展。 今年10月, 《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印發, 這是國家出臺的第一個關於農業綠色發展的檔。 《意見》要求,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 著力探索“綠色+”特色產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產業扶貧等發展模式, 讓美麗田原、青山綠水、生態環保成為現代農業的鮮明標誌。

綠色產品當以品質為先, 品質要依標準為則。 現代化的農牧業生產, 要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 農產品品質和標準體系建設需要同步進行。 為了有效帶動會員企業注重產品品質, 嚴守標準規範,

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標準建設專業委員會, 首先在羊絨行業制定並建議會員單位使用執行《內蒙古羊絨原料證書》《內蒙古羊絨製品證書》《內蒙古製造證書》3個證書及使用管理細則, 全力宣導全體會員單位提高企業標準化建設, 夯實品牌發展基礎。

綠色品牌發展, “輸出”是關鍵。 “輸出”是檢驗生產、加工是否符合市場需求的決定性環節。 一方面, 要深入實施“綠色農畜產品輸出工程”, 讓農畜產品順暢、安全地到達消費者手中;另一方面, 要通過“輸出”的資訊回饋, 來調整生產和加工, 使之更契合市場, 體現價值。

首先, 明確輸出內容和方向。 重點宣傳、推薦內蒙古有特色、產量大、綠色、有機的農畜產品。 國內市場, 近期主要針對一二線、人口密度大、季節差異大的城市進行輸出;國外市場,

重點輸出乳製品、羊絨製品、馬鈴薯、脫水蔬菜、雜糧雜豆等特色產品。 同時, 及時跟蹤瞭解“輸出”情況, 加強市場分析研判, 適時調整產品品種, 儘量使輸出的產品品質、數量均符合市場需求。

其次, 暢通輸出管道。 區內, 每年舉辦綠色農畜產品博覽會;區外, 監督提升北上廣三家綠色農畜產品精品館、體驗館的展示直銷功能, 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全國的各類展銷會;國外, 擴大羊絨製品在歐洲、美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份額, 加大馬鈴薯、脫水蔬菜等推進美國市場力度, 鼓勵乳製品企業海外擴張。 重點發展“互聯網+”, 不斷完善“電商銷售+展示展銷+零售體驗”的管理和運營模式, 著力在提高冷鏈配送效率上下功夫,將內蒙古知名度高的牛羊肉等優質農畜產品新鮮、快速、便捷地送到消費者手中。

第三,是注重產品包裝。調研發現,一個時期以來,內蒙古很多優質的農畜產品,比如羊肉、大米、麵粉等的包裝存在包裝規格大、外包裝普通等缺點,這和市場的多元化需求、網路銷售的特點不契合。隨著80、90後成為消費主力,小包裝、精緻包裝甚至品嘗裝成為需求,加之南方市場小而精的飲食習慣、網購的運輸要求,都呼喚產品包裝與時俱進。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產品包裝也是其品質的一部分。為此,內蒙古的企業開始注重設計不同規格的包裝,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融合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等元素,設計出獨具民族風情的包裝,吸引消費者目光,促進消費。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自2013年以來,連續評定名優特產品和舉辦包裝設計競賽,其中223家企業、787個產品,獲得“名優特產品”稱號,213家企業583件作品獲包裝設計大獎。

內蒙古經過多年的發展,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強勁,農村牧區各種新業態蓬勃發展,各類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壯大;牛奶、羊絨、肉羊等農畜產品加工水準國內領先,基本形成了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化模式。近年來,內蒙古大力推進綠色農畜產品輸出和品牌建設工程,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明顯提升;農牧業大資料的應用、互聯網的推廣、農耕文化的挖掘,進一步拓展了農牧業的功能,實現了農牧業的跨界交叉與融合,催生了電子商務、智慧農牧業、休閒農牧業與鄉村旅遊等新業態和新模式。今年上半年,僅休閒農牧業一項,就直接帶動9.5萬農牧戶,戶均營業收入超過3萬元。這些都為綠色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條件,成為推動綠色內蒙古影響力的重要力量。

正如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所講“我們一定要走好綠色發展之路,使內蒙古的草原林海、沙漠雪原、湖泊濕地成為‘聚寶盆’,讓內蒙古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人民更開心。” 邢彥春

著力在提高冷鏈配送效率上下功夫,將內蒙古知名度高的牛羊肉等優質農畜產品新鮮、快速、便捷地送到消費者手中。

第三,是注重產品包裝。調研發現,一個時期以來,內蒙古很多優質的農畜產品,比如羊肉、大米、麵粉等的包裝存在包裝規格大、外包裝普通等缺點,這和市場的多元化需求、網路銷售的特點不契合。隨著80、90後成為消費主力,小包裝、精緻包裝甚至品嘗裝成為需求,加之南方市場小而精的飲食習慣、網購的運輸要求,都呼喚產品包裝與時俱進。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產品包裝也是其品質的一部分。為此,內蒙古的企業開始注重設計不同規格的包裝,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融合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等元素,設計出獨具民族風情的包裝,吸引消費者目光,促進消費。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自2013年以來,連續評定名優特產品和舉辦包裝設計競賽,其中223家企業、787個產品,獲得“名優特產品”稱號,213家企業583件作品獲包裝設計大獎。

內蒙古經過多年的發展,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強勁,農村牧區各種新業態蓬勃發展,各類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壯大;牛奶、羊絨、肉羊等農畜產品加工水準國內領先,基本形成了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化模式。近年來,內蒙古大力推進綠色農畜產品輸出和品牌建設工程,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明顯提升;農牧業大資料的應用、互聯網的推廣、農耕文化的挖掘,進一步拓展了農牧業的功能,實現了農牧業的跨界交叉與融合,催生了電子商務、智慧農牧業、休閒農牧業與鄉村旅遊等新業態和新模式。今年上半年,僅休閒農牧業一項,就直接帶動9.5萬農牧戶,戶均營業收入超過3萬元。這些都為綠色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條件,成為推動綠色內蒙古影響力的重要力量。

正如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所講“我們一定要走好綠色發展之路,使內蒙古的草原林海、沙漠雪原、湖泊濕地成為‘聚寶盆’,讓內蒙古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人民更開心。” 邢彥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