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傳音十年:從華強北走出去,成非洲手機之王

時代週報記者 潘展虹 發自佛山

儘管在全球市場上, 蘋果、三星等巨頭呼風喚雨, 但在非洲市場上, 中國的手機廠商傳音卻是名符其實的手機之王。

在非洲, 可以輕而易舉地看到TECNO品牌的手機, 該品牌手機自誕生以來累計銷量已突破1億台, 成為非洲手機品牌前三名。 而TECNO品牌背後的製造者, 正是來自深圳的傳音控股。

這家在國內名不見經傳的手機廠商, 在國內知名度並不高, 但卻是名符其實的非洲手機銷量冠軍。 據研究機構IDC資料顯示, 去年傳音在非洲市場份額占38%, 把曾在非洲“稱王”的三星擠下了神壇。 僅在今年上半年, 傳音在非洲市場上便賣出了5000萬部手機, 他們預計, 今年的年銷售量超億部, 營收高達200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 近年來中國手機廠商已經開始深度參與到了全球競爭當中。 研究機構Counter Point報告顯示, 2016年全球銷量前五的手機品牌中, 中國品牌華為、OPPO和VIVO就占了三席。

“國產手機的崛起可歸功於中國手機廠家在手機產業鏈上十多年的積累。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認為, 智慧手機的同質化, 也為“中國製造”贏得了市場機會。

如今, 以傳音為代表的“中國製造”正大張旗鼓地進入全球手機市場, 與三星、蘋果等巨頭品牌爭奪市場份額。

從華強北到非洲

傳音成立於2006年。 彼時, 全球手機市場中, 中國、印度、非洲都是擁有超10億人口的市場。 來自深圳華強北的各路手機廠商在印度、東南亞等海外市場也廝殺兇猛。 不曾被人關注的非洲市場, 成為傳音啟動自主品牌戰略的首站。

“當時非洲大陸的電信網路基礎設施不太完善, 很多國家的手機滲透率只有20%-30%。 ”深圳傳音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Arif Chowdhury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介紹,

當時在當地手機品牌並不多, 也缺乏針對當地需求的手機品牌, 從整體來看消費需求和市場供應不平衡。 “我們意識到, 只要價格合適, 手機就有可能進一步普及。 ”

當時, 非洲以三星和諾基亞兩大巨頭品牌為主。 對於這樣的大企業而言, 進入非洲更像是在全球市場版圖“圈地”, 在當地推出標準化、價格低的低端手機, 就算是占了地盤。 但這些標準化的手機備受當地用戶詬病, 譬如照相功能。

傳音初創團隊進入非洲市場後, 特意花了一段時間去觀察、調研當地人使用手機的習慣。 很快地, 他們發現當地人非常喜歡自拍, 樂於在社交平臺分享照片。 但當地人皮膚顏色較深, 標準化的手機難以準確識別面部,

從而影響自拍效果。

這讓傳音嗅到了商機—不拼硬體規格, 拼使用者體驗。

很快地, 傳音將技術研發鎖定在深膚色使用者的美肌模式上, 特別成立工作小組, 大量搜集當地人的照片進行臉部輪廓、曝光補償、成像效果的分析, 通過眼睛、牙齒來定位面部, 在此基礎上加強曝光, 幫助用戶拍出更加滿意的照片。 最終, 這款讓非洲用戶清楚地顯現在鏡頭面前的“美黑”手機, 深受當地人喜歡。

其後, 傳音推出以大喇叭、長待機、FM收音機功能等符合當地需求的特色手機, 成功打開非洲市場。

今年上半年, 傳音在非洲售出超過5000萬部手機, 年度銷售有望突破1億部。 旗下三大品牌均入選非洲商業雜誌African Business。 2011年4月組建科技公司切入互聯網領域,

次年4月推出即時聊天軟體Palmchat。 至此, Palmchat官網即時資料顯示註冊使用者已達1.7億, 線上用戶約有165萬。

印度突圍

據IDC資料顯示, 2016年傳音旗下各品牌手機在非洲市場份額占38%。 由於其在非洲賣出的手機絕大部分是帶物理鍵盤的非智慧手機, 最便宜的售價不過10美元, 主打機型大多售價在100美元左右。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 傳音的手機主要是靠堅固的設計和低廉的價格打開非洲市場。

“要做到物美價廉, 當中的科技含量可不低。 ”孫燕飆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他在3年前開始研究深圳手機, 尤其關注這些中國廠家如何在海外市場打敗國際巨頭手機品牌。 他認為, 低端產品並不代表產品含金量低, 相反產品要做到成本很低, 則需要非常先進的工藝,而這就是國產手機足以與國際巨頭抗衡的優勢。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傳音努力成為當中的推動者,將其發展雄心放在另一個10億人口的市場。去年4月,傳音攜旗下手機品牌itel進軍印度市場。“針對itel這個品牌,我們創造性地為消費者提供100天內免費更換手機的質保。”Arif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進入印度市場前曾調查發現印度手機銷售主要以線下管道為主,且城鎮之間貧富差距較大,為此傳音加強線下供應鏈,以itel品牌進入覆蓋農村或半城鎮地區,為這些區域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手機產品。不過一年時間,傳音就獲得了印度最受歡迎品牌第2名。

然而, 早在傳音入局印度市場之前,小米、三星早已成為印度最大智慧手機賣家。2014年小米在印度推出首款智慧手機,將國內線上行銷的模式複製在印度市場,兩年後突破營收10億元。根據IDC統計,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成為印度市場排名第一的手機品牌,佔據23.5%份額。

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印度手機市場突圍,Arif還是充滿自信。“我們針對不同的細分消費市場實行多品牌戰略,以滿足不同消費層和年齡層的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如今,傳音在印度除了已有的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之外,還針對年輕一代提供設計感強的Spice品牌。

非洲市場依舊是傳音的“主戰場”。“非洲還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和很多待開拓領域,我們會在當地持續開發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Arif透露,傳音對於全球新興市場有長遠的拓展計畫,逐步開發南亞、中東等國家市場。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則需要非常先進的工藝,而這就是國產手機足以與國際巨頭抗衡的優勢。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傳音努力成為當中的推動者,將其發展雄心放在另一個10億人口的市場。去年4月,傳音攜旗下手機品牌itel進軍印度市場。“針對itel這個品牌,我們創造性地為消費者提供100天內免費更換手機的質保。”Arif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進入印度市場前曾調查發現印度手機銷售主要以線下管道為主,且城鎮之間貧富差距較大,為此傳音加強線下供應鏈,以itel品牌進入覆蓋農村或半城鎮地區,為這些區域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手機產品。不過一年時間,傳音就獲得了印度最受歡迎品牌第2名。

然而, 早在傳音入局印度市場之前,小米、三星早已成為印度最大智慧手機賣家。2014年小米在印度推出首款智慧手機,將國內線上行銷的模式複製在印度市場,兩年後突破營收10億元。根據IDC統計,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成為印度市場排名第一的手機品牌,佔據23.5%份額。

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印度手機市場突圍,Arif還是充滿自信。“我們針對不同的細分消費市場實行多品牌戰略,以滿足不同消費層和年齡層的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如今,傳音在印度除了已有的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之外,還針對年輕一代提供設計感強的Spice品牌。

非洲市場依舊是傳音的“主戰場”。“非洲還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和很多待開拓領域,我們會在當地持續開發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Arif透露,傳音對於全球新興市場有長遠的拓展計畫,逐步開發南亞、中東等國家市場。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