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幸福新生活」大眾日報丨跨領域黨支部組團幫辦群眾幸福感滿滿

歡迎關注“微市北”

【新朋友】 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微市北”關注。

【老朋友】 點擊右上角, 分享內容到朋友。

近日, 青島市市北區小鮑島社區進行殘疾人免費無障礙改造施工,

肢體二級殘疾的宋先生一家需要街道幫著暫時另尋住處。 一籌莫展時, 市北區東海老年公寓黨支部為他家提供了滿意舒心的幫助。

基層黨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 今年, 市北區大力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 推動駐區單位、社會組織、群團組織等非公黨支部積極參與社區治理, 互聯互動、優勢互補, 形成了聯合化大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組團服務模式。

“以前, 非公黨支部都是零零散散地, 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為居民做點事, 由於技術、精力、物力、能力等局限, 很多時候都虎頭蛇尾, 也影響了我們的積極性。 如今有了‘大家庭’, 便民服務有了系統的管道和方式, 便於集中各方優勢力量解難事、辦好事,

為基層黨建獻策出力。 ”市北區樂甯居養老醫療黨支部書記劉德奇如是說。

截至目前, 市北區19個街道黨委已與1000餘家駐轄區企事業單位黨支部共駐共建, 聯合發揮各自專業優勢為社區居民解決各類疑難問題, 切實增強了轄區居民生活便利的宜居感和獲得感, 實現了資源分享、功能互補、雙向受益的區域化大黨建新格局。

市北區啟動“幸福來敲門” 訪民情解民憂

“家裡幾口人, 有什麼困難, 對街道、社區的各項工作有什麼意見建議?”家住青島市市北區海倫路33號的王貽善與入戶調查小組人員進行熱情交流。 近日, 市北區全面啟動“幸福來敲門”工作, 訪民情解民憂。

海倫路街道在入戶工作中當好群眾工作的宣傳員、群眾情況的調查員、群眾意見的統計員等“三員”, 通過進行一次民情溝通、填好一份《“幸福來敲門”活動調查問卷》、送上一封《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一份《街道文化地圖》、一份街道社區祝福等“五個一”措施, 大力宣傳區委、區政府在改善民生、提升環境、惠民利民等方面成果,

解決好百姓身邊的難事。

截至目前, 近200名工作人員奔赴轄區8個網格片區63個片區, 走訪居民11000余戶, 通過訪民情、釋民惑、解民憂、惠民生、暖民心, 為居民辦實事6100多件, 切實讓居民享受到政策實惠和改革成果, 為加快宜居幸福國際城市核心區建設貢獻力量。

精神文明建設新舉措樹新風

今年以來, 青島市市北區水清溝街道以提升市民道德素質為核心, 充分發揮誠德、孝德、愛德、個人優秀品德等精神文明建設載體作用, 為街道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厚實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動力。

街道在各社區培養一批“四德榜”推舉骨幹, 成為大街小巷發現好事的“放大鏡”, 同時注重發動群眾自己推、自己選身邊的典型, 既有理可服, 又增加了群眾對先進人物的認同感, 也激發了更廣大群眾“上紅榜”的熱情, 使工作更加接地氣、有實效。 街道還堅持把四德榜建設和文化、教育工作有機結合, 挖掘出的四德建設標兵、孝老愛親模範等先進人物, 全部建檔立冊, 納入街道“道德模範資料庫”。

截至目前,水清溝街道推選出山東好人孟兆華、青島市文明家庭及“感動市北”“道德模範”等先進人物100余名,榜樣人物在社會各層面工作中進一步發光發亮,街道上下精神風貌煥然一新。

市北區實現基層公共服務一體化

青島市市北區遼源路街道人社中心裡李玉蘭阿姨正在辦理居民醫保一次性補繳業務。“現在查失業資訊、補繳保險在一個視窗就能辦完,而且街道社會救助視窗也在一個大廳裡。我是個低保戶,可以隨時詢問辦理退休後低保保障金調整方面的政策,真是太方便了。”

基層公共服務的一體化辦公是市北區推廣“綜合櫃員制”以來,視窗服務的又一大服務特色。人社中心與街道辦事大廳的結合,使得群眾辦事環境更加優化,辦事管道更加豐富通暢,居民在辦理綜合業務時,社會救助、計生、保障房、殘聯救助、黨組織關係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業務都可以隨時諮詢辦理,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免去了多處跑腿、重複提交材料的麻煩。

近年來,市北區在精准化服務上創新思路,通過簡化審批手續、進駐街道、納入“互聯網+”、增設連鎖超市、打造創業孵化平臺等便民利民舉措,營造出群眾滿意的基層服務環境。

講述百年海泊河的前世今生

市北區打造海泊河文史風情館

海泊河文史風情館位於青島市市北區敦化路22號,坐落於海泊河畔,是青島市唯一一座海泊河主題歷史展館。展館通過展示上百幅珍貴歷史圖片和眾多真實的老物件,再現青島城區“母親河”百餘年的歷史滄桑。

2017年,市北區鎮江路街道精心打造海泊河文史風情館,展館面積130平方米,從項目籌畫到建設完成,歷時15個月。展館內分設4個展廳,分別講述海泊河概貌、海泊河流域的原始村落、一戰德日交戰歷史、青島首個飲用水水源地、海泊河民俗文化、海泊河對青島經濟發展的積極貢獻、海泊河的污染治理等內容。

為真實再現海泊河在一戰中作為日德戰場的場景,籌建方專門從德國訂制了一戰德國士兵的頭盔和單兵裝備。籌建過程中,不少海泊河周邊村莊的老居民紛紛捐出家中珍藏的老物件:洗衣棒槌、風箱、量具、大金鹿自行車、青島牌電視機、青島牌照相機、國庫券、糧票、布票……展館共展出歷史物品70餘件,從收集的370多幅老照片中選擇展出120幅,展陳文字1萬餘字。展館運用動態展示、3D列印沙盤、電腦合成巨幅全景圖、視頻、音訊、動態燈光等特效展陳手段,給參觀者帶來不同的互動體驗。

方便上班族:“你休我不休”

市北區試行“彈性服務制”

近日,在青島市市北區台東街道步行街社區服務大廳,市民于先生順利地開具出一份戶籍證明。平時上班忙,請假不容易,所以他就利用中午時間到社區來辦業務。

針對轄區內有不少居民都是上班族這一實際情況,市北區台東街道率先在步行街社區試行“彈性服務制”,除了正常工作時間外,每天午休時間和雙休日早上9點到下午5點半,都有一名工作人員值班。

社區實行“彈性工作制”後,不僅方便了居民,還大大提升了社區工作者的能力。“彈性服務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社區工作人員“各管一攤”的分工狀態。“居民辦理的業務各不相同,這就要求社區工作者對各項業務都要‘吃得透、拿得起’,不斷提升自己為居民提供更全面優質的服務。”台東街道党工委書記朱宏年介紹說,為了讓居民辦事更方便,今年以來,台東街道還開展了上門服務,對於高齡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工作人員上門辦理業務,力爭一次性辦妥相關業務手續。

市北區加強檢察公共關係建設

實現社會良性互動

青島市市北區檢察院全面深化檢務公開,加強檢察公共關係建設,建成“一站式”檢察服務大廳,打造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視窗。

今年以來,該院運用律師預約查詢“十分鐘工作圈”模式,共受理律師閱卷申請350餘人次,群眾來電及微信查詢600餘次;開展了以“廉潤心田”為主題的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宣講12次;在4808廠、國際郵輪母港碼頭、人民路步行街等單位、場所,播放預防犯罪文化作品120餘場次;向社會提供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服務7522件次;成立宣講團,走進轄區中小學進行“法治進校園”宣講,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通過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視察工作、旁聽庭審、舉辦“檢察開放日”等方式,主動接受外部監督,確保檢察權的公正廉潔運行,實現檢察工作與社會公眾的良性互動。

全方位預防懲治校園欺淩行為

近年來,校園欺淩行為增多,社會關注度增高。青島市市北區法院審理涉校欺淩案件51件,訴前化解校園欺淩糾紛73起,14名社區矯正少年犯無一重新犯罪,逐步構建起“一個中心、兩個延伸”工作機制。

圍繞審判中心,實行特色審判。根據校園欺淩案件的性質和特點,予以“特別區分、特色審理”。建立“啟明涉少”特色化審判團隊,對輕微欺淩行為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相結合的宗旨,實行“庭前行為調查”“庭中教育警示”“庭後跟蹤回訪”三結合。

延伸訴前預防,強化源頭治理。與區教體局、公安分局、團區委等建立“預防懲治校園霸淩和未成年人性侵害”聯動機制。延伸訴後幫教,關愛未來成長。引入“雙向心理干預”機制,建立“心靈家園”工作室,努力實現犯罪未成年人“心理矯正”和受害未成年人“心理扶助”。

納入街道“道德模範資料庫”。

截至目前,水清溝街道推選出山東好人孟兆華、青島市文明家庭及“感動市北”“道德模範”等先進人物100余名,榜樣人物在社會各層面工作中進一步發光發亮,街道上下精神風貌煥然一新。

市北區實現基層公共服務一體化

青島市市北區遼源路街道人社中心裡李玉蘭阿姨正在辦理居民醫保一次性補繳業務。“現在查失業資訊、補繳保險在一個視窗就能辦完,而且街道社會救助視窗也在一個大廳裡。我是個低保戶,可以隨時詢問辦理退休後低保保障金調整方面的政策,真是太方便了。”

基層公共服務的一體化辦公是市北區推廣“綜合櫃員制”以來,視窗服務的又一大服務特色。人社中心與街道辦事大廳的結合,使得群眾辦事環境更加優化,辦事管道更加豐富通暢,居民在辦理綜合業務時,社會救助、計生、保障房、殘聯救助、黨組織關係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業務都可以隨時諮詢辦理,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免去了多處跑腿、重複提交材料的麻煩。

近年來,市北區在精准化服務上創新思路,通過簡化審批手續、進駐街道、納入“互聯網+”、增設連鎖超市、打造創業孵化平臺等便民利民舉措,營造出群眾滿意的基層服務環境。

講述百年海泊河的前世今生

市北區打造海泊河文史風情館

海泊河文史風情館位於青島市市北區敦化路22號,坐落於海泊河畔,是青島市唯一一座海泊河主題歷史展館。展館通過展示上百幅珍貴歷史圖片和眾多真實的老物件,再現青島城區“母親河”百餘年的歷史滄桑。

2017年,市北區鎮江路街道精心打造海泊河文史風情館,展館面積130平方米,從項目籌畫到建設完成,歷時15個月。展館內分設4個展廳,分別講述海泊河概貌、海泊河流域的原始村落、一戰德日交戰歷史、青島首個飲用水水源地、海泊河民俗文化、海泊河對青島經濟發展的積極貢獻、海泊河的污染治理等內容。

為真實再現海泊河在一戰中作為日德戰場的場景,籌建方專門從德國訂制了一戰德國士兵的頭盔和單兵裝備。籌建過程中,不少海泊河周邊村莊的老居民紛紛捐出家中珍藏的老物件:洗衣棒槌、風箱、量具、大金鹿自行車、青島牌電視機、青島牌照相機、國庫券、糧票、布票……展館共展出歷史物品70餘件,從收集的370多幅老照片中選擇展出120幅,展陳文字1萬餘字。展館運用動態展示、3D列印沙盤、電腦合成巨幅全景圖、視頻、音訊、動態燈光等特效展陳手段,給參觀者帶來不同的互動體驗。

方便上班族:“你休我不休”

市北區試行“彈性服務制”

近日,在青島市市北區台東街道步行街社區服務大廳,市民于先生順利地開具出一份戶籍證明。平時上班忙,請假不容易,所以他就利用中午時間到社區來辦業務。

針對轄區內有不少居民都是上班族這一實際情況,市北區台東街道率先在步行街社區試行“彈性服務制”,除了正常工作時間外,每天午休時間和雙休日早上9點到下午5點半,都有一名工作人員值班。

社區實行“彈性工作制”後,不僅方便了居民,還大大提升了社區工作者的能力。“彈性服務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社區工作人員“各管一攤”的分工狀態。“居民辦理的業務各不相同,這就要求社區工作者對各項業務都要‘吃得透、拿得起’,不斷提升自己為居民提供更全面優質的服務。”台東街道党工委書記朱宏年介紹說,為了讓居民辦事更方便,今年以來,台東街道還開展了上門服務,對於高齡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工作人員上門辦理業務,力爭一次性辦妥相關業務手續。

市北區加強檢察公共關係建設

實現社會良性互動

青島市市北區檢察院全面深化檢務公開,加強檢察公共關係建設,建成“一站式”檢察服務大廳,打造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視窗。

今年以來,該院運用律師預約查詢“十分鐘工作圈”模式,共受理律師閱卷申請350餘人次,群眾來電及微信查詢600餘次;開展了以“廉潤心田”為主題的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宣講12次;在4808廠、國際郵輪母港碼頭、人民路步行街等單位、場所,播放預防犯罪文化作品120餘場次;向社會提供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服務7522件次;成立宣講團,走進轄區中小學進行“法治進校園”宣講,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通過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視察工作、旁聽庭審、舉辦“檢察開放日”等方式,主動接受外部監督,確保檢察權的公正廉潔運行,實現檢察工作與社會公眾的良性互動。

全方位預防懲治校園欺淩行為

近年來,校園欺淩行為增多,社會關注度增高。青島市市北區法院審理涉校欺淩案件51件,訴前化解校園欺淩糾紛73起,14名社區矯正少年犯無一重新犯罪,逐步構建起“一個中心、兩個延伸”工作機制。

圍繞審判中心,實行特色審判。根據校園欺淩案件的性質和特點,予以“特別區分、特色審理”。建立“啟明涉少”特色化審判團隊,對輕微欺淩行為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相結合的宗旨,實行“庭前行為調查”“庭中教育警示”“庭後跟蹤回訪”三結合。

延伸訴前預防,強化源頭治理。與區教體局、公安分局、團區委等建立“預防懲治校園霸淩和未成年人性侵害”聯動機制。延伸訴後幫教,關愛未來成長。引入“雙向心理干預”機制,建立“心靈家園”工作室,努力實現犯罪未成年人“心理矯正”和受害未成年人“心理扶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