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我國古代十八位聖人,你知道幾個?

1、 酒聖杜康

​杜康又名少康, 字仲宇, 夏朝人, 是夏朝的第五位國君。 杜康是為中國史傳的“釀酒始祖”, 杜康作為酒的始造者, 開闢了源遠流長的華夏酒文化的源頭。

三國時, 曹操吟詠出了“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的千古絕唱。 故而後人稱之為“酒聖”。

2、文聖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 字仲尼, 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 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的創始者。 他發憤為學,

博學多能。 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 廣收門徒, 收的學生不管貧富貴賤, 相傳有弟子三千, 賢弟子七十二人。 他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 由於孔子的卓越貢獻和思想影響深遠, 他被中國人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孔子是人類的精神導師, 是人道主義的啟蒙者, 是世界上公認的偉大的思想家。 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3、亞聖孟子

​孟子名軻, 字子輿, 戰國時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 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正宗繼承者, 與孔子並稱為“孔孟”, 尊為“亞聖”。 他著作的《孟子》也是儒家的經典之一。

4、史聖司馬遷

​司馬遷, 字子長, 西漢夏陽人, 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 被後人尊稱為“史聖”。 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5、詩聖杜甫

​杜甫字子美, 號少陵, 河南鞏縣人,

我國唐代偉大詩人。 他一生寫了許多反映社會矛盾和現實生活的詩歌, 比較真實地反映出一個複雜、動盪的歷史時代, 所以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本人被後人尊為“詩聖”。

6、詞聖蘇軾

​蘇軾字子瞻, 又字和仲, 號東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 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蘇軾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7、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漢末南陽人,我國古代傑出的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一書。書中闡述的“辨證論治”的中醫理論和治療方法,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所以後人尊他為“醫聖”。

8、武聖關羽

​關羽(?-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為三國劉備手下第一大將。關羽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於世。

9、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人稱“王右丞”,山東臨沂人,東晉著書法家。他的字吸取了魏晉諸家書法的精華,創立了獨特的風格。他寫的楷書,進一步擺脫了隸法的形跡,達到了獨立完美的境地,人們稱讚他的字“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公認他為“書聖”。

10、草聖張旭

​張旭(675年—約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開元、天寶時在世,曾任常熟縣尉,金吾長史。其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中。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書法與懷素齊名。張旭性好酒,據《舊唐書》的記載,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時稱張顛。實也說明他對藝術愛好熱狂度,被後世尊稱為“草聖”。

11、畫聖吳道子

​吳道子(約680~759年),被玄宗賜名道玄,是中國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後世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吳道子的繪畫具有獨特風格,是中國山水畫之祖師。

12、茶聖陸羽

​陸羽字鴻漸,號東岡子,唐代夏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我國古代著名的茶葉專家。他不慕榮華,畢生研究茶事,終於撰寫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從而開茶葉研究的先河,所以後人譽他為“茶神”、“茶聖”。

13、兵聖孫武

​孫武,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出生于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大約與孔子(西元前551年-前479年)同時或略晚。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他是兵法家孫臏的先祖。孫武離開齊國後,到南方的吳國居住,後來輔佐吳王闔閭成就霸業。孫武著作《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14、謀聖張良

​張良,字子房,漢初三傑之一。傳為漢初城父(《後漢書注》雲:“張良出於城父”,即今安徽亳州市東南)人。先世原為韓國貴族。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蘇睢寧北)。秦末農民戰爭中,率部投奔劉邦,不久遊說項梁立韓貴族成為韓王,為韓司徒。後韓王成被項羽殺害,複歸劉邦,為其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期間,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都為劉邦所採納。漢朝建立,封留侯。

15、科聖 張衡

​張衡(西元78—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夏村),曾任尚書和河間相等職。他“天資氵睿哲,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舍晝夜。道德漫流,文章雲浮,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奇技偉藝,磊落煥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和政治家,其發明了渾天地動儀,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巍豐碑。

16、藥聖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傳世;還有《命門考》《瀕湖醫案》《五臟圖論》《三焦客難》《天傀論》《白花蛇傳》等。

17、商聖範蠡



​範蠡,字少伯,是春秋時期越王 勾踐手下大臣,幫助越王打敗吳國後,功成身退後,攜西施隱逸江湖,經商作賈,十九年間前後三次聚財千金,乃至巨萬,又數次散盡其財救濟貧困及親朋好友。賺錢自如,散錢亦自如,乃大智慧之人。在四大財神中,范蠡被稱為 文財神。

18、廚聖伊尹

​伊尹(西元前1649年—西元前1549年),伊姓,名摯。夏朝末年生於空桑 (今河南商丘民權縣 ,一說河南開封杞縣 ,一說山東菏澤曹縣),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為氏。 伊尹為中國商朝初年著名賢相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他也是中華廚祖,中原菜系創始人。

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蘇軾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7、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漢末南陽人,我國古代傑出的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一書。書中闡述的“辨證論治”的中醫理論和治療方法,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所以後人尊他為“醫聖”。

8、武聖關羽

​關羽(?-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為三國劉備手下第一大將。關羽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於世。

9、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人稱“王右丞”,山東臨沂人,東晉著書法家。他的字吸取了魏晉諸家書法的精華,創立了獨特的風格。他寫的楷書,進一步擺脫了隸法的形跡,達到了獨立完美的境地,人們稱讚他的字“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公認他為“書聖”。

10、草聖張旭

​張旭(675年—約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開元、天寶時在世,曾任常熟縣尉,金吾長史。其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中。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書法與懷素齊名。張旭性好酒,據《舊唐書》的記載,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時稱張顛。實也說明他對藝術愛好熱狂度,被後世尊稱為“草聖”。

11、畫聖吳道子

​吳道子(約680~759年),被玄宗賜名道玄,是中國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後世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吳道子的繪畫具有獨特風格,是中國山水畫之祖師。

12、茶聖陸羽

​陸羽字鴻漸,號東岡子,唐代夏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我國古代著名的茶葉專家。他不慕榮華,畢生研究茶事,終於撰寫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從而開茶葉研究的先河,所以後人譽他為“茶神”、“茶聖”。

13、兵聖孫武

​孫武,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出生于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大約與孔子(西元前551年-前479年)同時或略晚。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他是兵法家孫臏的先祖。孫武離開齊國後,到南方的吳國居住,後來輔佐吳王闔閭成就霸業。孫武著作《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14、謀聖張良

​張良,字子房,漢初三傑之一。傳為漢初城父(《後漢書注》雲:“張良出於城父”,即今安徽亳州市東南)人。先世原為韓國貴族。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蘇睢寧北)。秦末農民戰爭中,率部投奔劉邦,不久遊說項梁立韓貴族成為韓王,為韓司徒。後韓王成被項羽殺害,複歸劉邦,為其重要謀士。楚漢戰爭期間,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都為劉邦所採納。漢朝建立,封留侯。

15、科聖 張衡

​張衡(西元78—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夏村),曾任尚書和河間相等職。他“天資氵睿哲,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舍晝夜。道德漫流,文章雲浮,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奇技偉藝,磊落煥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和政治家,其發明了渾天地動儀,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巍豐碑。

16、藥聖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傳世;還有《命門考》《瀕湖醫案》《五臟圖論》《三焦客難》《天傀論》《白花蛇傳》等。

17、商聖範蠡



​範蠡,字少伯,是春秋時期越王 勾踐手下大臣,幫助越王打敗吳國後,功成身退後,攜西施隱逸江湖,經商作賈,十九年間前後三次聚財千金,乃至巨萬,又數次散盡其財救濟貧困及親朋好友。賺錢自如,散錢亦自如,乃大智慧之人。在四大財神中,范蠡被稱為 文財神。

18、廚聖伊尹

​伊尹(西元前1649年—西元前1549年),伊姓,名摯。夏朝末年生於空桑 (今河南商丘民權縣 ,一說河南開封杞縣 ,一說山東菏澤曹縣),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為氏。 伊尹為中國商朝初年著名賢相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他也是中華廚祖,中原菜系創始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