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蘇聯倒臺,卻幫矽谷培養了一批電腦視覺的人才

2015年9月, Snapchat宣佈收購位於奧德薩的影像處理初創公司Looksery。 消息傳來, 烏克蘭初創社區和科技媒體圈都瘋了。

被以約1.5億美元的天價收購, 是烏克蘭人民記憶裡, 迄今為止, 最成功的創業故事之一。

這家勵志的本土公司Looksery有個很親民的應用。 這個應用可以幫用戶即時“變臉”, 例如在視頻聊天中添加有趣的動畫, 或者消除面部瑕疵, 改變眼睛顏色等。

該公司由連續創業者Victor Shaburov創立。 2013年, Shaburov遇見了後來成為Looksery首席運營官的Yuri Monastyrshyn。 後者當時還只是個大四學生。 當時,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係相對和諧, 產品團隊成員都來自俄羅斯城市索契。

公司被收購後, Looksery團隊遷至矽谷, 與Snapchat的同事們一起工作。

面部識別軟體下的本傑明.佛蘭克林

東歐技術, 矽谷之選

其實, 獲得成功的電腦視覺和面部識別的東歐初創公司並不少, 只不過Looksery第一個獲得了關注。

Looksery被收購的6個月後, Facebook收購了位於白俄羅斯明斯克的初創公司Masquerade。

該公司手上的視頻濾鏡應用MSQRD曾是App Store上最受歡迎的應用之一。 Facebook把MSQRD描述為“一款難以置信的配有世界級視頻技術的應用”。

一年多後, 另一家白俄羅斯公司AIMatter獲得當地投資者的200萬美元投資, 隨後短短幾個月內便被穀歌收購。 該公司的產品是一款名為Fabby的SDK, 可以在移動設備上進行照片和視頻的即時編輯, 號稱比任何解決方案都要快速。 Fabby最突出的功能之一(基於神經網路AI平臺), 就是讓使用者把編輯物件從原始背景中分離出來。

俄羅斯初創公司也非常熱門。 去年, 俄羅斯Mail.Ru集團員工Alexey Moiseenkov開發的一款應用在當地大火, 隨後在全球應用商店排名榜不斷攀升。 這款應用(也是基於神經網路)名為“Prisma”, 用戶可以給照片添加藝術效果,

使照片看起來更像藝術作品。

《Prisma》可以把照片變成世界名畫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新功能, 德國的《DeepArt.io》和俄羅斯的《Ostagram》都具備這種功能, 但《Prisma》的獨特優勢在於它的速度和移動格式。

2017年, Prisma團隊推出了全新應用《Sticky》, 用戶可以把自拍變成表情並分享到社交平臺。 這家公司目前仍然獨立,

但最近有傳聞稱, Facebook和Snapchat都盯緊了該家公司, 準備出手收購。

卓越的根源

移動端電腦視覺技術開發並不是單純的演算法。 由於目前很多移動設備的處理能力有限, 性能的優化非常重要。

Viktor Prokopenya是一名白俄羅斯連續創業者, 最近為AI創業公司發起了一項1億美元的投資專案。 他說:“沒有人需要一款只能在iPhone X上運行的AR應用。 世界上有數十億台設備, 貴重設備只占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如果你想打造一款走向大眾市場的移動應用, 那它就需要可以在iPhone 5s上運行, 同時達到每秒30幀。 這本身就是一個挑戰。 ”

東歐工程人才不斷解決技術挑戰的傳統, 可以說得益于蘇聯時期的教育體系。 雖然道德和經濟方面的建設成果不理想,

但共產主義擁有一種難得的能力:培養跨越多個領域的優秀科學家和工程師。

著名俄裔烏克蘭投資者Alexander (Sasha) Galitsky說:“在機器智慧領域, 瑪律可夫鏈、瑪律可夫隨機場和瑪律可夫模型都是深度學習的基礎, 而隱瑪律可夫模型(Ruslan Stratonovich提出)則是語音辨識的重要模型。 蘇聯和烏克蘭數學家Alexey Ivakhnenko今天仍被認為是‘深度學習之父’。 ”

蘇維埃最終倒塌, 數學教育體系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保留。

白俄羅斯國立大學電腦程式設計系教授Alexander Kurbatsky說:“這一轉型的過程逐漸進行, 而且一直在進步。 所以, 優質的數學教育為今天的數位化轉型營造了一個好的環境, 幫助大家走出了前蘇聯的大地。 ”他指的是過去20年大量IT工程師和企業家遷移至矽谷、柏林、以色列以及亞洲。

下一代初創企業,都擁有“貼心”的鏡頭

不過,仍有相當一部分IT人才留在了東歐地區,漸漸成為了面部識別領域和相關AR技術領域的新玩家。

被Facebook收購後,MSQRD團隊的兩名前成員Andrey Yanchurevich和Dmitriy Dorin創立了一家致力於“下一代AR內容”的初創公司AR Squad。

AR Squad表示:“好玩的面具只是MSQRD病毒性策略的一部分。今天,我們正在把用戶與AR之間的互動推向新階段。”這家年輕的公司聘請了這個MSQRD藝術團隊以及其他該領域的專家,為美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客戶提供服務。

初創公司Banuba成立於白俄羅斯,但通過香港和賽普勒斯的辦事處開展全球事務。最近,該公司為全球應用開發商和發行商開發了一款AR移動SDK。很大程度上,這項技術通過AI演算法識別人臉和身體,瞭解人們的情緒、面部表情、姿勢和手勢,估算用戶的種族、年齡和性別。

這個解決方案可以應用于各種應用,包括改善心情的內容建議和實用的推薦等。例如,你適合哪種髮型,你未來的樣子等。公司CEO Vadim Nekhai表示,Banuba的優勢在於它“可以在同一款設備混合各種技術,並通過優化這些技術實現開創性性能”。

2017年年初,Banuba獲得Prokopenya及其投資夥伴的500萬美元投資。隨後該初創公司啟動了面向全球應用開發商和發行商的“技術換股權”計畫。

Banuba與白俄羅斯初創公司Inventain簽署了第一份協議,計畫把該總司的技術用於AR手機遊戲開發。另外,一家名為Camera First的特殊目的載體公司在Banuba 120萬美元的資金支援下成立,專注于遊戲開發。

Banuba技術分析笑臉

移動AI和AR技術的作用遠遠不止製作炫眼的圖片和視頻效果。Prokopenya說:“這種技術可以應用於所有類型的APP。”

他展望有這麼一個未來:“所有應用都可以通過鏡頭理解用戶:性別、年齡、種族、壓力等,然後根據這些特徵對內容進行優化,實現最佳性能。”

這樣,健身應用就可以通過分析臉部瞭解你的體重變化,遊戲也可以根據使用者類型調整定價模式。Prokopenya並不認為這種應用會侵犯用戶隱私,相反,他看到了一些“貼心”的東西。他說:“這些應用會理解你臉部表現出來的情緒,然後相應地調整內容。”

在B端,俄羅斯初創公司VisionLabs開發出面部識別軟體Face IS。這個解決方案讓零售商根據客戶的面部變化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該技術還可以用於個性化廣告、物聯網、醫藥、交通、VR/AR等。

VisionLabs的另一個解決方案叫Luna,通過“獨特的品質和性能模式識別技術”,讓企業“瞬間確認和識別客戶”。

這項技術引起了穀歌和Facebook的關注。這兩家巨頭都支援VisionLabs在電腦視覺和神經網路領域發展專業社群。

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東歐地區還有一項前途無線的技術——FindFace。該技術由莫斯科初創公司NTechLab在2015年推出,號稱是“世界上最精確的可用於面部檢測、驗證和身份確認的面部識別技術”。

FindFace基於深度學習和神經網路結構。2015年11月,NTeachLab贏得了世界人臉識別競標賽的“百萬面部基準測試”(MegaFace Benchmark)。這項挑戰中,參賽應用需要在100萬張照片識別出盡可能多的人。該公司從100多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甚至打敗了穀歌。

這款應用登上了俄羅斯的各大頭條。社交媒體用戶只需要一張照片,就可以獲得照片中人物的名字。

這種技術可以幫助員警確認罪犯,但這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議:有的用戶通過FindFace匹配俄羅斯社交平臺Vkontakte上的圖片騷擾年輕女性。

儘管如此,這家初創公司最近仍然獲得150萬美元投資,Impulse VC領投。Impulse VC據稱與俄羅斯億萬富翁Roman Abramovich有關。

Yandex技術分銷總監Grigory Bakunov為此提出了一個防侵入方案。在工作之余,他開發出了一種“反臉部識別演算法”,通過化妝隱藏使用者身份。

“反臉部識別演算法”

Bakunov在採訪中說道:“這種服務提供未來妝容,只需幾根臉部線條即可欺騙智能相機。”然而,這個項目很快宣佈終止,因為Bakunov意識到不法之徒可能會利用這項技術欺騙銀行和員警。

他補充道: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決定不推出市場。它被用於不良目的的可能性實在太高了。”

本文原載於ewdn編譯:黑匣 曾慶樺

下一代初創企業,都擁有“貼心”的鏡頭

不過,仍有相當一部分IT人才留在了東歐地區,漸漸成為了面部識別領域和相關AR技術領域的新玩家。

被Facebook收購後,MSQRD團隊的兩名前成員Andrey Yanchurevich和Dmitriy Dorin創立了一家致力於“下一代AR內容”的初創公司AR Squad。

AR Squad表示:“好玩的面具只是MSQRD病毒性策略的一部分。今天,我們正在把用戶與AR之間的互動推向新階段。”這家年輕的公司聘請了這個MSQRD藝術團隊以及其他該領域的專家,為美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客戶提供服務。

初創公司Banuba成立於白俄羅斯,但通過香港和賽普勒斯的辦事處開展全球事務。最近,該公司為全球應用開發商和發行商開發了一款AR移動SDK。很大程度上,這項技術通過AI演算法識別人臉和身體,瞭解人們的情緒、面部表情、姿勢和手勢,估算用戶的種族、年齡和性別。

這個解決方案可以應用于各種應用,包括改善心情的內容建議和實用的推薦等。例如,你適合哪種髮型,你未來的樣子等。公司CEO Vadim Nekhai表示,Banuba的優勢在於它“可以在同一款設備混合各種技術,並通過優化這些技術實現開創性性能”。

2017年年初,Banuba獲得Prokopenya及其投資夥伴的500萬美元投資。隨後該初創公司啟動了面向全球應用開發商和發行商的“技術換股權”計畫。

Banuba與白俄羅斯初創公司Inventain簽署了第一份協議,計畫把該總司的技術用於AR手機遊戲開發。另外,一家名為Camera First的特殊目的載體公司在Banuba 120萬美元的資金支援下成立,專注于遊戲開發。

Banuba技術分析笑臉

移動AI和AR技術的作用遠遠不止製作炫眼的圖片和視頻效果。Prokopenya說:“這種技術可以應用於所有類型的APP。”

他展望有這麼一個未來:“所有應用都可以通過鏡頭理解用戶:性別、年齡、種族、壓力等,然後根據這些特徵對內容進行優化,實現最佳性能。”

這樣,健身應用就可以通過分析臉部瞭解你的體重變化,遊戲也可以根據使用者類型調整定價模式。Prokopenya並不認為這種應用會侵犯用戶隱私,相反,他看到了一些“貼心”的東西。他說:“這些應用會理解你臉部表現出來的情緒,然後相應地調整內容。”

在B端,俄羅斯初創公司VisionLabs開發出面部識別軟體Face IS。這個解決方案讓零售商根據客戶的面部變化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該技術還可以用於個性化廣告、物聯網、醫藥、交通、VR/AR等。

VisionLabs的另一個解決方案叫Luna,通過“獨特的品質和性能模式識別技術”,讓企業“瞬間確認和識別客戶”。

這項技術引起了穀歌和Facebook的關注。這兩家巨頭都支援VisionLabs在電腦視覺和神經網路領域發展專業社群。

技術是一把雙刃劍

東歐地區還有一項前途無線的技術——FindFace。該技術由莫斯科初創公司NTechLab在2015年推出,號稱是“世界上最精確的可用於面部檢測、驗證和身份確認的面部識別技術”。

FindFace基於深度學習和神經網路結構。2015年11月,NTeachLab贏得了世界人臉識別競標賽的“百萬面部基準測試”(MegaFace Benchmark)。這項挑戰中,參賽應用需要在100萬張照片識別出盡可能多的人。該公司從100多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甚至打敗了穀歌。

這款應用登上了俄羅斯的各大頭條。社交媒體用戶只需要一張照片,就可以獲得照片中人物的名字。

這種技術可以幫助員警確認罪犯,但這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議:有的用戶通過FindFace匹配俄羅斯社交平臺Vkontakte上的圖片騷擾年輕女性。

儘管如此,這家初創公司最近仍然獲得150萬美元投資,Impulse VC領投。Impulse VC據稱與俄羅斯億萬富翁Roman Abramovich有關。

Yandex技術分銷總監Grigory Bakunov為此提出了一個防侵入方案。在工作之余,他開發出了一種“反臉部識別演算法”,通過化妝隱藏使用者身份。

“反臉部識別演算法”

Bakunov在採訪中說道:“這種服務提供未來妝容,只需幾根臉部線條即可欺騙智能相機。”然而,這個項目很快宣佈終止,因為Bakunov意識到不法之徒可能會利用這項技術欺騙銀行和員警。

他補充道: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決定不推出市場。它被用於不良目的的可能性實在太高了。”

本文原載於ewdn編譯:黑匣 曾慶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