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汽車照明是剛需,做品牌才是方向

今年不是說哪個行業不好做, 而是都不景氣, 做的比較累。 從上游的供應商, 到批發商, 再到門店都舉步維艱。 可能因為汽車燈光照明門檻低, 現在進入的人越來越多, 加上同行無序的惡性競爭, 使得從上至下都面臨壓力。 最終導致生產商也沒有利潤空間, 只能壓縮成本, 降低產品品質。

源頭採購需品控嚴格

現在有一種奇怪的現象, 就是大家為了降低成本, 在汽車車燈原材料的採購方面“東拼西湊”, 比如說從A供應商採購透鏡, B供應商採購燈泡, C供應商採購安定器, 這套拼湊起來的車燈產品, 當有品質問題時, 供應商互相推脫, 找不到責任方。 最後倒楣的只能是車主, 輕則損失錢, 重則可能對駕駛安全造成影響。 所以每一個品牌商都應該從源頭控制產品品質, 把好關, 這不是兒戲。

沒有取代, 只有共生

經常有人會問鹵素燈、HID、LED未來的發展趨勢, 這三者會不會誰被誰取代。 但其實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技術進步與發展, 產品不斷進行升級, 從1991左右年開始, 慢慢有HID燈, , 當時因為鹵素燈的亮度、性能等很多方面都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HID比鹵素燈有太多的優勢, 但是十幾年過去了, 鹵素燈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相信十年後都可能難以取代。 LED從節能、環保的角度, 作為一種新能源的光源來說, 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但可能10-20年LED也難以取代HID。 可能未來這三者的市場份額會此消彼長, 但不會有一種產品真正的消失。

車燈法律法規需儘早建立

AEA聯盟我們是希望他真的能起到一定作用的。 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法律法規, 否則就亂套了。 所以也希望有人能帶頭來規範行業, 成立照明行業的聯盟, 爭取早日實現與國家對話, 去完善相關制度法規, 如說燈泡有怎麼樣的檢測標準, 透鏡怎樣才算合格等。 這些都很重要。

汽車照明關乎行車安全, 而且是主動性安全, 因為去改車燈, 它不是原廠, 是不是合格, 產品本身有沒有安全隱患, 這些都是必須考慮的, 所以如果能從制度法規上能消除這些顧慮, 那會是整個行業的福音。

剛需市場要做品牌

現在車燈市場品牌繁雜, 也存在很多商人不負責任, 簡單的進行主件組裝, 然後註冊一個商標在市場上賣, 這對消費者非常不負責任。 但未來, 肯定只有品牌才能走下去,

而現在朝這個方向發展的太少。 因為想要打造一個品牌其實很費力, 我們現在正在做這樣的事情, 從產品方面, 透鏡、燈泡、安定器這三大主件, 要進行深度匹配, 不比價格, 而是產品品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