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索尼黑卡RX100 V三亞照片及當前“最值得購買降噪耳機”

下面這些照片就是這兩天裡我抽空拍的幾張RX100 V樣張:絕大多數照片只是原圖縮小而不做其他調整, 唯有其中一張直構圖的照片因為原始曝光有些過且空氣中略顯霧氣(三亞實在是只有霧而沒有霾), 所以在PS裡做了簡單的除霧處理(Dehaze)。 雖然這幾張照片大部分都只是我因為工作需求拍攝的圖示性質“踩點”照片, 並不需要講究什麼攝影技巧和藝術氛圍——只需要明確的交代周邊環境即可。 但我們還是可以從這幾張照片中看出索尼黑卡RX100 V在畫質上的良好表現。

總體而言,這些照片可以體現1英寸規格感光元件不可換鏡頭消費DC的畫質極限:優秀的中心/邊緣解析度、良好的色彩表現、精准的曝光控制、強有力的各類驅動模式(連拍等)以及當前相當火熱的4K與慢動作升格視頻。使用這樣的相機,我從來就是把它放在P檔甚至是Auto檔上而不去考慮任何手動控制。因為相機本身強大的場景分析和計算能力就能保證隨手按下快門便可獲得一張如此效果的照片。

簡而言之,作為黑卡系列的最新成員,雖然RX100 V的鏡頭規格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但由於處理器性能的提升也使得相機整體性能有所增強。不過,我的確已經幾乎無法想像未來的RX100還能在現有架構上有怎樣的提升?畢竟RX100 V使用的這枚鏡頭已經在黑卡系統上連續用了三代,差不多已經將2千萬圖元級別1英寸感光元件的解析力發揮到了極致;新機依託處理器性能提升連拍速度和4K/慢動作等功能得到進一步加強,但這種提升對拍靜照多於視頻的使用者而言價值提升不明顯;此外,新機的EVF雖然很有用(特別是在海南三亞的白熾陽光下)有必要提升尺寸,且我們都在熱烈期盼LCD觸摸控制的到來...

當然了,第五代黑卡RX100 V在對焦方面的確可以橫掃前四代產品。可儘管如此,但我覺得其實上代機型的AF表現也不算差,至少滿足日常的照片拍攝完全沒有問題。所以我始終保持著這樣的觀點:如果你有足夠預算那麼RX100 V就是你的最佳選擇,但如果想要節約一點銀子,那麼同樣也在銷售中的第四代黑卡RX100 IV也能夠提供你目前最好的卡片相機拍攝體驗。另外,正如我們認為富士X100F很可能會是該系列最後一款產品的話,同樣對索尼黑卡而言,當RX100出到第五代後,未來有必要做一次從鏡頭光圈到感光元件規格到處理器性能全面進行大幅度改進甚至是“革命”了。

——————————————————

另外,昨晚看到@Soomal數碼多網站 發表了對於索尼MDR-1000X耳機的評測。儘管沒有給出推薦評級,但可以看得出Soomal的朋友普遍對1000X評價很高。我之前曾經認為1000X在降噪性能上僅僅是稍遜於BOSE但在音質上(特別是有線模式下)明顯要比BOSE更出色,但Soomal方面則表示無論是音質還是降噪,索尼這款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的表現都超越了BOSE的同級產品。我的確很高興看到Soomal能對索尼新耳機給出那麼高的評價。要知道Soomal一直在音訊產品評測的權威性方面領先同儕,而過去已有多款索尼產品在他們的評測中裡“折戟沉沙”,甚至有人質疑Soomal是不是“索黑”。但這篇評測證明了Soomal評測的公正性: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和品牌無關,和歷史成績也無關。

不過,雖然索尼1000X表現出色,但現在我依然想提醒大家:考慮到使用便利性(攜帶體積、發熱)、降噪性能以及價格,目前依然在售的@BOSE QC20耳塞才是當前最值得購買的降噪耳機/耳塞!雖然無論是BOSE QC35還是索尼1000X,這兩款新耳機的表現都極其出色,但如果重點說起“降噪”這個關注點,我覺得目前依然是BOSE QC20的表現最為“黑科技”。 另外,我也再次提醒大家不要被某些人所謂的“BOSE聲音差、開了降噪後音質更差”的言論所蒙蔽。首先,無論是索尼還是BOSE的幾款降噪耳機都是開啟降噪電路後音質比不開啟明顯更好,其次儘管QC20不是什麼HIFI耳塞,但其音質水準足以滿足普通用戶在交通工具上欣賞各種類型音樂的需求,而且BOSE的聲音特色就是“即使長時間聆聽也不容易產生疲勞感”。

雖然BOSE官方旗艦店裡的QC20依然定價不肯鬆動,但實際上在幾家知名電商網站上都能輕易找到價格在兩千元以內的BOSE QC20正品(BOSE中國的同學別怪我,你們的官方定價的確可以考慮鬆動一下了)。所以,如果你有“降噪”需求的話——比如你每天都會有較長時間用於搭乘交通工具,或者和我一樣經常去外地出差),那麼小巧便攜且降噪強大的QC20最應該被列入你的“Wish List”。而且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它的音質表現也肯定不會讓你失望!請記住,降噪耳機最大的“黑科技”就是唯有它們能在嘈雜中為你創造一片聆聽音樂的寧靜天地。如果周圍的噪音讓你連聽都聽不清楚,那就算有再好的音質又有何用?

啥?又有人說我這段文字是BOSE的槍稿?呵呵,就算是槍稿又怎麼了?你咬我啊?

總體而言,這些照片可以體現1英寸規格感光元件不可換鏡頭消費DC的畫質極限:優秀的中心/邊緣解析度、良好的色彩表現、精准的曝光控制、強有力的各類驅動模式(連拍等)以及當前相當火熱的4K與慢動作升格視頻。使用這樣的相機,我從來就是把它放在P檔甚至是Auto檔上而不去考慮任何手動控制。因為相機本身強大的場景分析和計算能力就能保證隨手按下快門便可獲得一張如此效果的照片。

簡而言之,作為黑卡系列的最新成員,雖然RX100 V的鏡頭規格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但由於處理器性能的提升也使得相機整體性能有所增強。不過,我的確已經幾乎無法想像未來的RX100還能在現有架構上有怎樣的提升?畢竟RX100 V使用的這枚鏡頭已經在黑卡系統上連續用了三代,差不多已經將2千萬圖元級別1英寸感光元件的解析力發揮到了極致;新機依託處理器性能提升連拍速度和4K/慢動作等功能得到進一步加強,但這種提升對拍靜照多於視頻的使用者而言價值提升不明顯;此外,新機的EVF雖然很有用(特別是在海南三亞的白熾陽光下)有必要提升尺寸,且我們都在熱烈期盼LCD觸摸控制的到來...

當然了,第五代黑卡RX100 V在對焦方面的確可以橫掃前四代產品。可儘管如此,但我覺得其實上代機型的AF表現也不算差,至少滿足日常的照片拍攝完全沒有問題。所以我始終保持著這樣的觀點:如果你有足夠預算那麼RX100 V就是你的最佳選擇,但如果想要節約一點銀子,那麼同樣也在銷售中的第四代黑卡RX100 IV也能夠提供你目前最好的卡片相機拍攝體驗。另外,正如我們認為富士X100F很可能會是該系列最後一款產品的話,同樣對索尼黑卡而言,當RX100出到第五代後,未來有必要做一次從鏡頭光圈到感光元件規格到處理器性能全面進行大幅度改進甚至是“革命”了。

——————————————————

另外,昨晚看到@Soomal數碼多網站 發表了對於索尼MDR-1000X耳機的評測。儘管沒有給出推薦評級,但可以看得出Soomal的朋友普遍對1000X評價很高。我之前曾經認為1000X在降噪性能上僅僅是稍遜於BOSE但在音質上(特別是有線模式下)明顯要比BOSE更出色,但Soomal方面則表示無論是音質還是降噪,索尼這款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的表現都超越了BOSE的同級產品。我的確很高興看到Soomal能對索尼新耳機給出那麼高的評價。要知道Soomal一直在音訊產品評測的權威性方面領先同儕,而過去已有多款索尼產品在他們的評測中裡“折戟沉沙”,甚至有人質疑Soomal是不是“索黑”。但這篇評測證明了Soomal評測的公正性: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和品牌無關,和歷史成績也無關。

不過,雖然索尼1000X表現出色,但現在我依然想提醒大家:考慮到使用便利性(攜帶體積、發熱)、降噪性能以及價格,目前依然在售的@BOSE QC20耳塞才是當前最值得購買的降噪耳機/耳塞!雖然無論是BOSE QC35還是索尼1000X,這兩款新耳機的表現都極其出色,但如果重點說起“降噪”這個關注點,我覺得目前依然是BOSE QC20的表現最為“黑科技”。 另外,我也再次提醒大家不要被某些人所謂的“BOSE聲音差、開了降噪後音質更差”的言論所蒙蔽。首先,無論是索尼還是BOSE的幾款降噪耳機都是開啟降噪電路後音質比不開啟明顯更好,其次儘管QC20不是什麼HIFI耳塞,但其音質水準足以滿足普通用戶在交通工具上欣賞各種類型音樂的需求,而且BOSE的聲音特色就是“即使長時間聆聽也不容易產生疲勞感”。

雖然BOSE官方旗艦店裡的QC20依然定價不肯鬆動,但實際上在幾家知名電商網站上都能輕易找到價格在兩千元以內的BOSE QC20正品(BOSE中國的同學別怪我,你們的官方定價的確可以考慮鬆動一下了)。所以,如果你有“降噪”需求的話——比如你每天都會有較長時間用於搭乘交通工具,或者和我一樣經常去外地出差),那麼小巧便攜且降噪強大的QC20最應該被列入你的“Wish List”。而且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它的音質表現也肯定不會讓你失望!請記住,降噪耳機最大的“黑科技”就是唯有它們能在嘈雜中為你創造一片聆聽音樂的寧靜天地。如果周圍的噪音讓你連聽都聽不清楚,那就算有再好的音質又有何用?

啥?又有人說我這段文字是BOSE的槍稿?呵呵,就算是槍稿又怎麼了?你咬我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