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總書記視察過的大飛機從這裡起飛

圖片來自網路

科技日報記者 李 豔 王 春

11月30日, 編號為102的國產大型噴氣式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進行了首次低速滑行試驗,

此舉標誌著第二架C919客機正式進入試飛準備階段。

時光回溯, 2014年9月19日, 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在新落成的中國商飛總裝製造中心開始總裝。 2017年5月5日, 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成功首飛。 11月10日, C919飛機10101架機順利完成首次城際飛行。

大飛機, 承載著中國人太多的情感和希冀。 每一次與大飛機相關的新聞都廣受關注, 是當之無愧的頭條。 而每一次, 我國大型飛機製造的新篇章都與中國商飛——這家位於上海的公司相關。

C919專案辦公室主任袁文峰表示, C919一直堅持“自主研製、國際合作、國際標準”技術路線, 攻克了包括飛機發動機一體化設計、電傳飛控系統控制律、主動控制技術、全機精細化有限元模型分析等在內的100多項核心技術、關鍵技術。

與此同時, 以第三代鋁鋰合金、複合材料為代表的先進材料首次在國產民機上大規模應用, 總占比達到飛機結構重量的26.2%;推動了起落架300M鋼等特種材料製造和工藝體系的建立, 促進了鈦合金3D列印、蒙皮鏡像銑等“綠色”先進加工方法的應用。

在袁文峰看來, C919最大的成就是通過C919大型客機項目, 建成了“以中國商飛為核心, 聯合中航工業, 輻射全國, 面向全球”的我國民用飛機產業體系, 舉全國之力, 聚全球之智, 發揮大型客機項目的引領帶動作用。

中國商飛公司目前的產品包括已經交付使用的ARJ21飛機、已經成功首飛的C919大型客機和中國與俄羅斯聯合研製的CR929遠端寬體客機。 在研發中心, 可以看到這些機型的模型及樣機。

科研人員正在對這些機型開展相關的測試和試驗。

袁文峰介紹, 這三種機型相比市面上同類機型都有各自的優勢。 其中C919大型客機與目前航線上運營的同類型現役飛機(B737A320)相比, 通過採取減阻、減重、減排措施, 做到更加安全、經濟、舒適、環保。 目前C919大型客機國內外使用者達到27家, 訂單總數達到730架。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商飛時強調, 我們要做一個強國, 就一定要把裝備製造業搞上去, 把大飛機搞上去。

對中國商飛的員工們來說, 總書記的要求一直都是他們的目標和方向。

為此, “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成為中國商飛選擇的發展模式, 即全球擇優選擇飛機材料及系統供應商的同時, 堅持“自主研製、國際合作、國際標準”技術路線,

壯大民機產業, 不斷帶動民機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 這種模式對於推動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帶動國產材料的發展、帶動國產航電系統的發展、帶動形成大飛機人才高地有極好的作用。

袁文峰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 清華、上海交大、北航、西北工業大學等國內36所高校參與了C919的技術攻關和研發, 建立了多專業融合、多團隊協同、多技術集成的協同科研平臺, 構建起“以中國商飛為主體, 以市場為導向, 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民用飛機技術創新體系。 這同時意味著, 我國終於擁有了一個國際標準的幹線飛機戰略發展平臺, 對我國民用航空工業來說是填補空白的一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