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史上川陝蜀道到底有幾條?

《蜀道難》

李白

難於上青天

蜀道之難

蜀道

是古代由長安通往蜀地的道路

蜀道穿越秦巴山脈

道路崎嶇難行

詩仙李白的《蜀道難》

讓連接陝川兩地的蜀道天下聞名

陝川兩地間, 從蜀道到川陝路、寶成鐵路、高速公路、再到馬上開通運行的西成高鐵, 讓“蜀道難”變成了過去式, 也使得蜀道從中國歷史上的道路文化遺產演變成了新時代發展的華章。

今天

小布將帶你走近“蜀道”

回顧陝川交通的歷史變遷

☟☟☟

古時的蜀道, 狹義上講就是古代由長安通往蜀地(四川、重慶)的道路。 但從廣義上理解, 則是大關中區域(包括甘肅天水)與四川盆地之間通行道路的總稱。

古蜀道以漢中市為中心, 分南北兩部分, 北部主要有五條, 南部主要有四條。

北部(關中-漢中)從東到西五條蜀道分別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祁山道。 此外, 還有一條連通了陳倉道和褒斜道的短程棧道,

名叫連雲道。

南部(漢中-川渝)從東到西四條蜀道分別是:洋巴道、米倉道、金牛道、陰平道。

先說北部

子午道

路線:西安—子午鎮—寧陝—洋縣—漢中

子午道是由子午穀入山, 經寧陝, 洋縣抵達漢中。 因其正對長安城南, 古人將正南北稱之為子午, 故名子午道。

秦嶺山中子午道遺跡

也正是由於入子午穀就直接抵達長安城南, 三國時魏延就建議趁長安空虛之時, 帶五千精兵從子午道偷襲, 若成功則關中即為蜀漢所有。

儻駱道

路線:周至—華陽鎮—老縣城—洋縣—城固—漢中

儻駱道全面疏通於三國時期, 得名于其南口位於漢中洋縣儻水河口, 北口位於周至縣西駱峪, 是當時從長安通往漢中的古棧道中最快捷也最險峻的一條古道。

褒斜道

路線:眉縣—太白—留壩—漢中

褒斜道南起褒穀口(漢中市大鐘寺附近), 北至斜穀口(眉縣斜峪關口), 貫穿褒斜二穀, 故名褒斜道。

與其它幾條北部的蜀道相比, 褒斜道全程較短, 較捷近, 是開闢時間早、使用時間長的重要驛道, 只有褒斜道廢阻時才用其它道路。

西周時褒水流域有褒國, 烽火戲諸侯中的褒姒就是經褒斜道進獻給幽王的。

陳倉道

路線:寶雞(陳倉)—鳳縣—青泥嶺—略陽—勉縣—漢中

陳倉道因道路北端入山處為秦漢時的陳倉縣而得名。它還有一個名字,因為沿著故道水所以被稱為故道。

陳倉道在蜀道中最長,它繞開了秦嶺山勢最陡峭的部分,所以比較平坦,但相比於其他三道要遠很多。

成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中的陳倉,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陳倉區)。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大將軍韓信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比喻用假像迷惑對方以達到某種目的。但”明修棧道“一說最早出自元代戲文,之前並無此記載。

祁山道

路線:甘肅天水-祁山-禮縣-西和縣-成縣-徽縣-略陽

祁山道建成於春秋戰國時期,其位置大部分在現甘肅境內,但也屬古時關中通往四川盆地的一條重要通道。

小夥伴們腦海中的“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史書記載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僅有兩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說法出現於小說《三國演義》,由於《演義》在民間的影響力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漸漸成為諸葛亮北伐的代名詞。

再說南部

洋巴道(荔枝道)

路線:西鄉—鎮巴—萬源—通江—萬源—大竹—梁平—墊江—涪陵

陳倉道因道路北端入山處為秦漢時的陳倉縣而得名。它還有一個名字,因為沿著故道水所以被稱為故道。

陳倉道在蜀道中最長,它繞開了秦嶺山勢最陡峭的部分,所以比較平坦,但相比於其他三道要遠很多。

成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中的陳倉,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陳倉區)。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大將軍韓信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比喻用假像迷惑對方以達到某種目的。但”明修棧道“一說最早出自元代戲文,之前並無此記載。

祁山道

路線:甘肅天水-祁山-禮縣-西和縣-成縣-徽縣-略陽

祁山道建成於春秋戰國時期,其位置大部分在現甘肅境內,但也屬古時關中通往四川盆地的一條重要通道。

小夥伴們腦海中的“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史書記載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僅有兩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說法出現於小說《三國演義》,由於《演義》在民間的影響力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漸漸成為諸葛亮北伐的代名詞。

再說南部

洋巴道(荔枝道)

路線:西鄉—鎮巴—萬源—通江—萬源—大竹—梁平—墊江—涪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