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新能源汽車並沒有獲得個人認可

儘管官方一再用補貼推動,

儘管媒體一再炒作銷量達到多少多少,

實際上,

新能源汽車並沒有贏得人們的認可。

2016年全年, 北京、上海和廣東是新能源消費者主要聚集地,

全年新能源汽車銷售50.7萬輛, 占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的比例超過1/3。

但是, 這個50萬輛的“光輝業績”卻是被嚴苛的限購和限行政策、極低的搖號中簽率逼迫的結果。

威爾森資料顯示, 當前傳統燃油汽車領域, 私人用戶占比高達98%。

相比之下, 新能源汽車私人用戶的占比僅為50%左右;而且在個人用戶領域, 一線限牌城市銷量明顯高於非限牌城市。

當前, 新能源車個人用戶銷量前十城市當中, 有六個限牌城市,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銷量排在前三。

但是, 在非限牌的城市當中,

大部分新能源汽車銷量來自為單位採購或用作專車領域;在私人用戶領域, 新能源汽車備受冷落。

業內人士指出, 當前在國內新能源車高銷量中, 大部分被租賃公司等公共消費市場消化。 部分車企通過合作方式成立汽車或新能源車租賃公司,

將生產的新能源車銷售給租賃公司, 事實上, 銷量中私人購車比例並不高。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指出, 新能源汽車在我國不同城市銷量表現得不平衡, 正顯示其在私人使用者領域尚未獲得高度認知。

原因是:

基礎設施不普及, 國產新能源汽車技術品質有待提高,

都制約著私人用戶接受新能源汽車。 以北京為例, 雖然新能源汽車指標很搶手, 但同時每年被迫“棄號”者也高達近萬人。 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此前發佈的資訊顯示, 當前北京有超過8萬人輪候未來兩年的新能源指標。 北京今年1-10月份的新能源小客車實際上牌量, 有近萬人“棄號”——因為各種因素沒有使用新能源指標。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只有私人消費成為新能源車市場的主流,才是剛性需求,讓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真正走強,也能拉動配套設施等全產業鏈的發展。

(原標題:新能源汽車賣給誰? 贏得私人用戶才是剛需)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只有私人消費成為新能源車市場的主流,才是剛性需求,讓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真正走強,也能拉動配套設施等全產業鏈的發展。

(原標題:新能源汽車賣給誰? 贏得私人用戶才是剛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