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5個圩垸永久退垸還湖,湖北濕地面積中部第一!

楚天都市報記者潘錫珩

2016年汛期, 湖北第二大湖梁子湖水位一度高達21.48米, 該年7月14日, 省政府決定梁子湖破垸分洪, 同時永久性退垸還湖, 還湖於民、還湖于史、還湖于未來。

此後, 梁子湖、牛山湖、壋網湖、愚公湖等17個分洪民垸連為一體, 梁子湖面積增加100餘平方公里, 達到370平方公里。 同時減少養殖污染, 增強湖泊自淨功能, 提升水質, 修復生態。 根據我省印發的《湖北長江大保護九大行動方案》, 洪湖、長湖、斧頭湖、汈汊湖的45個圩垸, 將實行永久退垸(田、漁)還湖。

如果說湖泊是地球明亮的眼睛, 那麼濕地不僅是地球之腎,

還是天然的水庫、鳥類的天堂、生命的搖籃……曾有專家表示, 每公頃的濕地提供的服務功能相當於4.9美元。 近年來, 全省上下不斷加大濕地保護和修復力度, 濕地面積由減變增, 現有濕地面積2167萬畝, 居中部第一;濕地功能得到有效恢復, 投資5億元, 恢復濕地面積達1.5萬公頃;濕地保護體系基本形成, 已建各類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區168個, 其中國際重要濕地3個, 居中部第一;國家濕地公園63個, 居全國第三, 全省濕地有效保護率提高到40%。 “十三五”期間, 新增國際重要濕地1個, 新建國家、省級濕地公園20個。 鼓勵各地劃建市州級、縣級自然保護區(社區), 對全省長江中游區域13個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66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