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左宗棠主塞防:收復新疆!李鴻章主海防: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李鴻章和左宗棠是晚清的兩大名臣, 有了他們兩個晚清至少多活了五十年。 兩人作為晚清兩大名臣, 相愛相殺了三十年, 不分伯仲。 但是後世對兩人的評價卻有著雲泥之別:左宗棠是收復領土的民族英雄, 李鴻章是出賣國家主權的賣國賊。

李鴻章與左宗棠早期都是曾國藩的湘軍將領, 共同參與了平定太平天國運動, 後來兩人分別組建了淮軍和楚軍。 兩人都屬於洋務派, 李鴻章主張全盤西化, 左宗棠主張中體西用。 李鴻章主政朝廷, 創辦了北洋水師, 輪船招商局;左宗棠是封疆大吏, 創辦了南洋水師和福州船政局。 李鴻章支持官辦商人盛宣懷, 左宗棠支持民營商人胡雪岩。

曾國藩評價過他最為得意的兩個門生:“俞樾拼命著書, 少荃拼命做官。 ”這裡的少荃就是指李鴻章。 李鴻章情商很高, 在官場如魚得水, 可以調動可觀的資源辦洋務。 但是李鴻章本質上是個官僚,

比較在乎的是自己政治集團的利益。 他時刻想著保護自己那點政治資本——北洋海軍, 新陸軍, 面對外敵, 沒有捨命去打的勇氣和決心。 所以在與外國的戰爭中李鴻章都是主和派。 為此, 左宗棠就直言不諱地說“十個法國將軍, 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 ”

與李鴻章的圓滑相比, 左宗棠恃才傲物、粗獷直接、敢說敢做。 他沒有李鴻章心裡那麼多小九九和顧慮, 為了國家, 敢於豁出去。 在對外戰爭上, 敢於和洋人正面剛, 有自信和能力與外敵較量。 左宗棠的缺點就是做事不夠圓滑, 不能想李鴻章一樣左右逢源, 駕馭大局。 所以他在京城做軍機大臣沒多久就被排擠到地方。

清末列強環視, 東南沿海和西北邊疆同時出現危機。 清朝內部形成了以李鴻章為首的海防派和以左宗棠為首的塞防派。 李鴻章強調東南海防的重要, 主張放棄西北塞防, 把塞防經費用以擴充海軍。 因而反對出兵西征, 收復新疆失地。

塞防派的左宗棠深知新疆的戰略重要性, 上書朝廷“重新疆者, 所以保蒙古, 保蒙古者, 所以衛京師。 ”左宗棠力排眾議, 堅持出兵收復新疆, 率領八萬精銳, 抬棺出征, 以示決心。

為了打贏戰爭, 左宗棠積極練軍, 籌措軍餉, 因考慮國庫也不富裕, 他精打細算想盡辦法給國家省錢, 最終向朝廷申報了1000萬兩軍費, 朝廷東湊西湊只給了他500萬兩, 其餘的錢讓他自己去借。 因借錢宗棠也被搞得傾家蕩產。 有了破釜沉舟的勇氣, 左宗棠傾盡全力成功收復了新疆。

李鴻章也積極籌畫海防, 建設了號稱“亞洲第一, 世界第六的”北洋海軍。 但是在甲午戰爭中, 李鴻章為了保存自己的政治資本, “避戰保船”,終使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避戰保船”,終使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