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國藩:欲立不世之功,得成勳世偉業,非堅忍所不能也

曾國藩一生雖不能算是立下不世之功, 但也成為古今數一數二的大人物, 這和他終身所奉行的也是為人們所推崇的"堅忍"是密不可分的, "堅忍"者何?剛強牢固為堅, 勇毅強挺為忍。 君子持威重, 執堅忍, 臨大難而不懼, 視白刃若無也。 欲立不世之功, 得成勳世偉業, 非堅忍所不能也。 堅忍于戰則無敵, 於禮則大治;外無敵, 內大治, 厚道載物乎?這就是曾國藩的堅忍。

1854年11月27日曾國藩在給他諸弟的信中說:我自從服官及辦理軍務, 近幾年來, 心裡常常有郁屈不平的感受, 每每仿效母親大人指腹示於兒女們的樣式曰"這裡邊蓄積多少閒氣,

無處發洩。 "那些往年的許多事已不全記得了, 今年2月在省城河下, 凡屬我所帶領的兵勇僕從, 每次進城, 必定遭痛駡毒打, 這種情景都是四弟、季弟親眼所見。 謗怨之聲沸騰, 萬口譏笑嘲諷, 這也為四弟、季弟親眼所聞。 自四月以後兩弟不在這裡, 景況更加令人難堪。 我只有忍辱包羞, 屈心抑志。

曾國藩的一生靠堅忍成就了他的事業。 青少年時代靠堅忍的苦讀博取了功名, 取得了進身之階。 到中年以後更是靠"堅忍"戰勝了磨難。

曾國藩在江西帶兵的時候, 因為他所處的環境, 當時雖是督師, 實居客寄的地位, 籌兵籌餉, 一無實權, 二無實力, 州縣官都不聽他的話, 各省督撫又常常為難他, 只有胡林翼是誠心幫他的忙。

湘軍將士雖也擁戴他, 可是他們的官級, 有的比他還高, 他好像一個道義上的統帥, 當然是經不起敗仗的。 這時曾國藩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堅忍。 他在父親去世, 棄軍回籍奔喪, 甚至欲急流勇退的情勢下, 耐心地聽取了朋友的規勸, 並且深深地做了自我反省。

曾國藩全集 ¥98 領3元券

自率湘軍東征以來, 曾國藩有勝有敗, 四處碰壁, 究其原因, 固然是由於沒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未授予地方實權所致。 同時, 曾國藩也感悟到自己在修養方面也有很多弱點, 在為人處事方面固執己見, 自命不凡, 一味蠻幹。 後來, 他在寫給弟弟的信中, 談到由於改變了處世方法所帶來的收穫, 無非是"堅"中多了一些"忍", 結合時勢把"堅忍"二者的關係處理得更為妥貼了。

靠這種堅忍曾國藩終於走出了那種陰霾籠罩的心境, 度過了那段痛苦的日子。 因此曾國藩在他的處世中, 特別偏愛"堅忍", 他說:司馬遷崇尚黃老, 敬仰遊俠, 班固以此來譏諷他, 確合事實。 敬仰遊俠, 所以多次稱讚堅忍卓絕的操行。 比如屈原、虞卿、田橫、侯嬴、田光以及貫高都是此類人物。

"堅忍"是兩個奧妙的字, "堅"可理解為銳意進取, 挺而不軟弱:"忍"可理解為持之以恆、能屈能伸、不計屈辱。 體現在深受曾國藩影響的李鴻章身上, "堅"字可達到拼命的程度。 "拼命做官"是曾國藩送給李鴻章的雅謔, 後此論不脛而走, 天下人無不以為維妙維肖。 清史館為李鴻章立傳, 也用"自壯至老, 未嘗一日言退"概括他只想升、只想進的拼勁。

李鴻章少年時言志, 也說:"我願得到玻璃大廳之間, 都敞開明窗, 讓我在裡面辦公。 "但他拚命了卻了此願後, 卻不以此為足, 又拼命去追逐新的目標。 曾國荃就十分羡慕李鴻章的這股拼勁, 羡慕李"具辦事之誠, 有任事之量", 說李易於取得成功。 世人所說的豪傑人士, 基本是抱著濟世之才, 矢志不渝, 利祿不能動搖他的心, 艱難危險也不能使他失去士氣。 曾國藩的部下, 大多是血性忠義人士;他為了實現"取人為善, 與人為善"的思想, 總是用砥礪志氣的話相互勉勵。

"自古聖賢立德, 豪傑立功, 成功還是不成功, 一開始是難以預料的, 只是日積月累, 全在你自己了。 孔子所說的'誰敢侮', 孟子所說的'強為善'都是這個意思。

"這裡說的是人要自強。

"凡是做一件事, 無論艱險還是平易, 都必須埋頭去做。 掘井只要不停地去挖, 終究會有一天會出水的。 ……如果觀望猶豫, 半途而廢, 不僅對於用兵會一無所成, 就是幹別的事也是因自己停止而完不成。 "這裡說的是人應當有恆。

又在給李元度的回信中說:"軍事興衰, 全在於一兩個人的志氣, 所以我的意思是希望閣下暗暗的進行激勵吧。 "

為了去掉好勝好名的私念, 曾國藩常用"不忮不求"作為治心的重要內容。 他說:"我這一輩子粗讀儒家經典, 看見聖賢教人修身, 千言萬語中最重要的是'不忮不求'。 忮, 就是嫉賢害能, 妒功急寵。 所說'怠惰的人自己不能修養, 忌妒人的人又怕別人有修養'的人就屬於這一類。 求,就是貪利貪名,懷士懷惠。所說'沒得到的時候想著得到,已經得到了又怕失掉'的人就屬於這一類。'忮'不常常表現出來,每逢發生顯露都是在那些名聲事業相等,權勢地位相當的人之中;'求'也是不常表現出來的,每逢發生顯露都在貨物相互承接,升遷相互妒嫉的時候。要想造福,先要去掉'求'心,所說'人能夠完全沒有害人的心,那麼仁就用不完了。'要想樹立品德,先要去掉'求'心,所說'人能完全沒有偷竊的心,那麼義就用不完了。'不去掉'忮',滿懷都是荊棘;不去掉'求',滿腔都是卑污。我對於這兩項常常加以克服,只恨沒能夠掃除乾淨。你們要想心地乾淨,應當在這兩項上狠下功夫,並希望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警惕!"

每天都在功利場裡,能夠不忮不求的人,真可以說是大徹大悟了。可惜這番道理太高了,不能向平常人講說罷了!

"堅忍"者何?剛強牢固為堅,勇毅強挺為忍。君子持威重,執堅忍,臨大難而不懼,視白刃若無也。欲立不世之功,得成勳世偉業,非堅忍所不能也。堅忍于戰則無敵,於禮則大治;外無敵,內大治,厚道載物乎!

求,就是貪利貪名,懷士懷惠。所說'沒得到的時候想著得到,已經得到了又怕失掉'的人就屬於這一類。'忮'不常常表現出來,每逢發生顯露都是在那些名聲事業相等,權勢地位相當的人之中;'求'也是不常表現出來的,每逢發生顯露都在貨物相互承接,升遷相互妒嫉的時候。要想造福,先要去掉'求'心,所說'人能夠完全沒有害人的心,那麼仁就用不完了。'要想樹立品德,先要去掉'求'心,所說'人能完全沒有偷竊的心,那麼義就用不完了。'不去掉'忮',滿懷都是荊棘;不去掉'求',滿腔都是卑污。我對於這兩項常常加以克服,只恨沒能夠掃除乾淨。你們要想心地乾淨,應當在這兩項上狠下功夫,並希望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警惕!"

每天都在功利場裡,能夠不忮不求的人,真可以說是大徹大悟了。可惜這番道理太高了,不能向平常人講說罷了!

"堅忍"者何?剛強牢固為堅,勇毅強挺為忍。君子持威重,執堅忍,臨大難而不懼,視白刃若無也。欲立不世之功,得成勳世偉業,非堅忍所不能也。堅忍于戰則無敵,於禮則大治;外無敵,內大治,厚道載物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