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韓國人懷念政變上臺的朴槿惠父親朴正熙 主要是這兩個原因

由於在日本佔領時期形成了朝鮮半島北方工業區,南方農業的經濟格式, 使得韓國戰後恢復更為困難, 經濟幾乎完全依賴國際援助勉強維持。

相比蘇聯對朝鮮的援助, 美國對韓國的幫助實在是相形見絀。 因此, 在戰後最初的1 0年, 半島南北經濟規模的差距日益拉大, 當時所有的西方學者無不對韓國充滿了最悲觀的評判。

停戰後, 韓國首先致力於恢復戰爭中被破壞的公路鐵路、電力、港口等基礎設施, 直到1957年才完成這些“緊急恢復計畫”。 1958年至1959年, 韓國穩定了因戰爭造成的物價飆升, 1960年, 韓國宣告完成戰後重建。

但李承晚任韓國總統1 2年期間放棄經濟建設而追求政治“統一”的政治取向, 嚴重影響了韓國經濟的發展。 1960年, 韓國人均國民收入為78美元, 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朴正熙時期, 韓國經濟開始起飛

年輕時期的朴槿惠與父親朴正熙

1961年5月16日, 樸正熙發動軍事政變, 推翻了當時的文人政府, 也開啟了韓國長達三十多年的軍事獨裁統治。

樸正熙上臺後, 他開始致力於發展本國經濟, 任期中以“經濟發展第一”作為政府工作的核心, 使韓國每年保持9.2%的經濟增長率, 綜合國力得到大幅度躍升。

1969年韓國的GDP首次超越朝鮮, 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GDP從1962年的8 7美元增加到1980年的1503美元, 使韓國實現了經濟騰飛。

獲取日本經濟援助

《韓日基本條約》

1965年, 樸正熙頂住國內的巨大壓力, 與日本在東京簽訂《韓日基本條約》, 兩國互設大使館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同時宣佈1910年8月22日前由大日本帝國和大韓帝國簽訂的所有條約無效,

韓國也事實上放棄了對日本的賠款索求。

日本向韓國提供5億美元, 這些援助與貸款有力地支持了韓國的經濟建設。

出兵越南獲取美國金援

此外, 樸正熙在任內推動韓國出兵越南, 以此獲得外交、經濟與國防上的利益。 出兵越南給韓國經濟注入了催化劑。

1965年到1972年間從美方獲得的越南特需實惠共計10億2,200萬美元。 這些從越南戰爭中得到的資金, 成為了樸正熙政府推動“五年計劃”經濟發展方案的動力, 為韓國打下了重工基礎, 奠定了“漢江奇跡”的根底。

越南戰場上的韓國士兵們

增強國防實力, 提升國民自豪感

韓國經濟高速增長大大增強了樸正熙政府的自信心, 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通過推進自主國防政策, 依靠本國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韓國的國家安全是可行的, 於是1970年代樸正熙正式推出了為期8年的“自主國防”建設計畫。

隨著經濟和工業實力不斷提升, “漢江奇跡”初現端倪, 強烈的自強意識和充足的軍費預算促使韓國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國防工業, 研發新式武器裝備,以降低對美國軍事援助的依賴。

通過防務合作拓寬國防工業發展管道,轉化外軍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新型裝備,全力開展武器裝備革新,使韓國裝備總體水準得到大幅提升。

可以說韓國的國防實力在樸正熙時期獲得了極大提升,有了一個清晰的發展道路。也可以認為是樸正熙為韓國國防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研發新式武器裝備,以降低對美國軍事援助的依賴。

通過防務合作拓寬國防工業發展管道,轉化外軍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新型裝備,全力開展武器裝備革新,使韓國裝備總體水準得到大幅提升。

可以說韓國的國防實力在樸正熙時期獲得了極大提升,有了一個清晰的發展道路。也可以認為是樸正熙為韓國國防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